桉蓑蛾

桉蓑蛾

桉蓑蛾(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屬鱗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桉蓑蛾是棕櫚科植物上為害較為嚴重的一類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桉蓑蛾
  • 拉丁學名: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鱗翅目
  • :蓑蛾科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中國華南,東南
簡介,形態特徵,幼蟲,蛹,成蟲,生活習性,種群分布,危害,防治方法,

簡介

桉蓑蛾(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屬鱗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棕櫚科植物分布地域。危害較大。雌雄蟲形態差異較大。

形態特徵

幼蟲

胸足和臀足發達,腹足退化呈跖狀吸盤,桉蓑蛾各齡幼蟲的頭殼寬度之比為1個常數(約1.3左右)。幼蟲利用咬碎的葉片營造護囊,並連帶護囊移動。

雌蛹體長5~8毫米,雄蛹體長4~5毫米,黃褐色。袋囊小型,長8~18毫米,圓錐形,灰褐色,囊外粘附碎葉片及樹皮碎屑,內層絲織,灰白色。

成蟲

雄蟲
桉蓑蛾雌雄成蟲異型,雄成蟲體長4~5mm,翅展11~18毫米,體黑色被白色毛。觸角黑色,羽毛狀。胸背明顯隆起,腹部各節黑褐色,節間橙黃色。前後翅淺黑棕色,後翅反面淺藍色,有光澤。
雄成蟲一般取食花蜜水或露水。

  

  

  
雌蟲
  雌成蟲蛆形,體長6~8mm,頭小,足、口器、觸角、複眼、翅膀均退化消失。紡錘形,黃褐色,兩端色較深,腹部第3~6節背面後緣各有一列刺突。

生活習性

桉蓑蛾初齡幼蟲,群集蓑囊表面,吐絲下垂,隨風飄散,隨後在葉面、樹枝上吐絲造,藏於其中。老熟幼蟲將囊用絲固定懸掛在植物上,在囊內化。雄蛾羽化後,從囊下端飛出。雌蛾羽化後仍棲息在囊內,伸出頭、胸部等待雄蛾飛來交尾。
桉蓑蛾在福州地區一年發生2代,以幼蟲在護囊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幼蟲開始化蛹。5、6月為成蟲羽化盛期,7~9月為害最為嚴重。幼蟲共6齡,主要取食棕櫚植物葉片來完成生長發育。在18~30℃溫度範圍內,該蟲發育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符合線性回歸模型。
桉蓑蛾在浙江省一年發生2代,第一代於3月開始活動,6月中旬幼蟲孵化;第二代於8月中旬出現。

種群分布

桉蓑蛾在中國南部多有分布,主要宿主為棕櫚科植物。
桉蓑蛾

危害

桉蓑蛾是棕櫚科植物上為害較為嚴重的一類害蟲,大發生時常把樹葉吃光,在樹上掛滿蓑囊。吃光樹葉後還能轉移到附近的作物上繼續為害,造成果實、種子產量的下降。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明顯加重。
據調查結果顯示,桉蓑蛾在海棗上的蟲株率在72.5%以上,最高達到85.0%;蟲葉率在盛發期時有78.1%。蒲葵上桉蓑蛾的為害情況,蟲株率4月份最低,有65.0%的植株受害,峰值出現在9月份,蟲株率有72.5%,蟲葉率最高為64.8%。從總體上看,桉蓑蛾在海棗上的雌雄性比為1.0∶0.8;在蒲葵上的性比為1.0∶1 .3。

防治方法

桉蓑蛾對4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其LC50值為87.7118mg/L。
即選擇在幼蟲孵化盛期和低齡幼蟲期,以傍晚噴藥效果較佳。藥物可選用5%銳勁特懸浮劑1500倍液,或20%抑食肼懸浮劑400-6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2-3次。在進行藥物防治的同時,可結合人工摘除害蟲蟲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