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寺行宮

桃花寺行宮

桃花寺行宮位於薊縣城東17華里的桃花山上,據道光《薊州志》記載:“桃花山,在州東十八里,山有桃花,放時較他處獨先,以此得名。山半有滌襟泉,紆曲流繞,碧澄可愛。有剎名桃花寺。東接皇陵五十里,為鑾輿必經之路。乾隆十八年建行宮于山半。”桃花寺行宮有乾隆御題八景,即:涌晴雪、小九疊、吟晴簌、坐霄漢、雲外賞、滌襟泉、點筆石、繡雲壁,桃花寺行宮於民國間被毀,現存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桃花寺行宮
  • 地理位置薊縣城東17華里
  • 占地面積:近30畝
  • 開放時間:全天
桃花寺位於薊縣漁陽鎮桃花山上,占地近30畝,始建於唐,明萬曆十五年重修,清乾隆八年奉敕重修,並在寺旁建成桃花寺行宮。清乾隆八年(1743年),桃花寺奉敕重修,在寺旁建桃花寺行宮。行宮分東宮、西宮兩部分,東宮為住所,西宮位於正殿西側,仿照故宮而建,有正殿、配殿、朝房等幾十間房子。乾隆御書匾額“清淨法界”“雲外香台”“忠貫人天”懸掛寺內。2001年4月18日,薊縣馬伸橋鎮中學在翻修校舍時發現了一塊乾隆皇帝的御筆詩碑,據考此碑原在薊州城東桃花寺行宮內“綠野潤沾三月雨,繡岩芳斗一天春。”是乾隆皇帝《桃花寺行宮即目》中描寫春日遊覽薊縣敕建桃花寺行宮的詩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