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箐村

桂花箐村

桂花篝行政村屬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蘇甲鄉,地處鄉邊蘇甲北邊,距該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昭陽區66公里,東鄰井底村大丫口,南鄰魯甸新街鄉坪地營村陳家海子,西鄰布興村書布局,北鄰永善武寨鄉白雲村勺寨,轄溫家海子、白髮溪、桂花篝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25戶,有鄉村人口1908人,其中農業戶人口1902人,勞動力102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47人。 全村國土面積18.2平方公里,海拔2800米,年平均氣溫10℃左右,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洋芋、蕎子、燕麥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476畝,人均耕地1.82畝,林地55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6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桂花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鄉村人口:1908人
  • 海拔:2800米
  • 平均氣溫:10℃左右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人文地理,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57戶飲用自來水,有268戶飲用井水,有278戶存在飲水困難,占65.4%;安裝固定電話的農戶有23戶,有行動電話的農戶65戶,分別占總數的5.4%和15.3%。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路面為 土路;村內主幹道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7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4輛,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53畝,人均1.5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組通電,12個組通路,12個組通電視。11個組通電話,有8個組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8戶居住土要結構住戶,還有125戶居住其他結構的住戶。
進村道路進村道路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9萬元,占總收入的28.16%;畜牧業收入83萬元,占總收入的33.9%,林業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14.7%;第二產業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1.63%;工資性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0人(點勞動力14.7%)在省內務工45人,到省外務工105人。
村民民居村民民居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5戶,共鄉村人口1908人,其中,男1001人,女907人。其中農業人口1902人,勞動力102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苗、奕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516人,苗族363人,奕族29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13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19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院,該村距鄉衛生院17公里。
村莊村莊

人文地理

當地執士人情:主要以節日為主、採用、唱歌、跑舞、嗩吶、鑼鼓,自騙山歌等為娛樂。歷史:該村以前叫桂花大隊,後改為桂花鄉,再改為桂花篝村民委員會至今。文化發展,以住教育基礎差,沒有學校,借用民房,至修建學校以來,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農民有很好收入。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板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桂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蘇甲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17.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14人,中學生1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76.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8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2人,黨員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0人。 團員5人。

發展重點

存在的主要困難是:還有6個自然村的道路沒有硬化,交通基本處於癱瘓狀態;上下走馬場兩個村人畜飲水困難,格基沖小河急需治理,特別是甸頭村後嚴重的地質災害滑坡,威脅著30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需築截洪溝減輕滑坡程度,但沒有自己治理;由於搬遷,有46戶村民飲水困難,村民沒有衛生的生活用水,有損村民的身體健康,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