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碑林

桂海碑林

桂海碑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市小東江七星公園月牙山瑤光峰南麓,由龍隱洞、龍隱岩兩處石刻組成。此處“壁無完石”, 碑刻如林。桂林石刻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海碑林
  • 位於:位於桂林市小東江畔
  • 組成:龍隱洞、龍隱岩
  • 件數:共有石刻220餘方
  • 文物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述,特點,稀世珍品,名家妙品,

概述

共有石刻220餘方, 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檔案民族關係等。形式有詩詞、曲賦、銘文、對聯、圖象等。書體楷、草、隸、篆俱全。

特點

年代最早的,是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張浚劉崇龜的《杜鵑花唱和詩》。宋碑有130多方, 著名的《元祐黨籍》碑, 反映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是國內唯一完整的一塊, 史料價值很高。《平蠻三將題名》碑, 記錄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儂智高反抗朝廷的史實。梅摯的《龍圖梅公瘴說》,尖銳指出當世“民怨神怒”之源, 在仕宦群中普遍存在的“五瘴”, 而“仕者或不自知, 乃歸咎於土瘴, 不亦謬乎”!
桂海碑林桂海碑林
郭沫若讀後,贊為“梅公瘴說警人心”。石曼卿(延年)《餞葉道卿題》28字, 筆法堅勁, 是傳世稀品。米芾、程節《贈答詩》, 朱顏、章峴、方信孺以及明人周進隆、清人謝啟昆的題詩, 都有較高藝術水平。清康熙四年(1665)所刻陽線觀音像, 線條精細,面容豐滿, 髻堆上有三個小頭像, 額間有一隻小眼睛, 嘴唇上還有兩撇鬍鬚, 形象十分奇特。清人所書“佛”字, 糅書、畫為一體,匠心獨具, 頗有欣賞價值。龍隱岩左側現已增建碑閣, 展出歷代文化名人歌詠桂林山水的詩詞曲賦以及題榜、銘記的碑刻和拓片。
龍隱洞早期石刻為唐人張濬、劉崇龜的《杜鵑花唱和詩》及宋人方信孺的《龍隱洞題詩》;宋初,龍隱岩修建了釋迦寺,其後又建起以驂鸞閣、環翠閣,明代又相繼修建了準提閣、萬象閣等建築,規模蔚為壯觀。歷代名士到此題名題榜,題詩題記,摹刻書畫,歌詠山水,抒發襟懷,形成摩崖殆遍、壁無完石的碑林奇觀,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石刻史書。刻在龍隱岩上的《米芾程節贈答詩》,彌足珍貴。現存於龍隱洞的宋代蔡京《元祐黨籍》碑,記錄了發生在北宋時期的一場震驚朝野的黨派鬥爭,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秦觀等309人株連其中,對研究宋代的歷史和政治有著重要價值。龍隱岩中,還有宋代石曼卿《餞葉道卿題名》,刻有66個真書大字,顏筋柳骨,自然雄逸,沉著端重,氣勢不凡,寶為神物,是件極為難得的書法珍品。龍隱洞中,北宋著名將領狄青寫的《平蠻三將題名》,記錄了其率部飛渡天險、一夜平息叛亂的史實。

稀世珍品

桂海碑林碑閣內收集了桂林其它山岩上千件重要的石刻拓本,均為稀世珍品。拓自桂林城北鸚鵡山上的《靖江府城圖》,是國內現存的兩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圖之一,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圖。這幅地圖最早採用寫景式符號,是地圖設計史上的一個重大創舉。還有唐代韓雲卿的《平蠻頌》、《舜廟碑》,記載了唐王朝平定西原酋長潘長安的經過;宋代孔延之的《瘞宜賊首級記》、余靖的《大宋平蠻記碑》記述了宋王朝平定宜州歐希范的情況;南宋陳彌壽的《新建犒庫記》、李曾伯的《抗元記功碑》,記載了元軍進攻雲南、廣西、湖南,及宋軍阻截的經過。

名家妙品

桂海碑林中有很多是古代書法名家的妙品,篆隸行草,匯集於一堂。唐代顏真卿的“逍遙樓”榜書、鄭書奇的《新開獨秀山石室記》、宋代燕肅七星岩篆書題名、米芾還珠洞題名和陸游的《詩札》、柯夢的《迎享送神曲》,以及范成大、張孝祥、呂勝已、徐夢萃、梁安世、陳讜、陳孔碩等人題刻,無不墨筆精妙。除了精品、絕品,桂林石刻還有許多奇品,讓人拍案叫絕。清朝王靜山在龍隱岩刻了一個高70厘米、寬82厘米的佛字草書,上百年來引來無數遊人的濃厚興趣。遠望,它如一個梳著髮髻的老太婆,雙手擎香,虔誠地跪著燒香拜佛,筆畫間可見香菸繚繞。近看,卻是一個四筆揮就的“佛”字。這種字形和字義之間的神似形似,真是絕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