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桂林靖江王府景區)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

桂林靖江王府景區一般指本詞條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由獨秀峰景區和靖江王府景區組成,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占地面積20平方千米。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以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地為範圍,是整個桂林城市的發祥地。它涵蓋了桂林三大歷史文化體系,是桂林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流傳於世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千古名句即源於獨秀峰石壁。

2012年,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
  •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春秋季:07:30~18:00,夏季:07:30~18:30,冬季:08:00~18:00 
  • 景點級別:AAAAA級
  • 門票價格:成人票89元,兒童票及學生票50元
  • 占地面積:20 km
  • 著名景點:讀書岩、月牙池、靖江王府獨秀峰廣西貢院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主要景點,獨秀峰,靖江王府,廣西貢院,讀書岩,月牙池,文化活動,所獲榮譽,旅遊信息,門票,開放時間,交通,

歷史沿革

宋代時,這裡為鐵牛寺。
元代,改鐵牛寺為大國寺,後又稱萬壽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守謙被分到桂林做靖江王,並決定將府邸建在獨秀峰下。
明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年完工。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靖江王府基本建成。
清朝時,定南王孔有德占靖江王府而成為定南王府。
清順治九年(1652年),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後,孔有德縱火自焚,使王城大半化為焦土。
清順治年間(1644年~1661年),王城被廢,朝廷在此建立了廣西貢院。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
靖江王府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占地面積20平方千米。
獨秀峰王城景區

地形地貌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位於南嶺山系西南部、桂林—陽朔岩溶盆地北端中部,處在“湘桂夾道”中。地形為西部、北部及東南部高,中部較低。以中山或低中山地形為主,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越城嶺主峰貓兒山海拔2141.5米,稱華南第一峰。平樂縣海拔低至97米。山峰與盆地間的相對高差為600~1600米,坡度20°~45°。市區東西兩側為低山丘陵地形,海拔標高300~600米,相對高差200~300米;南北兩端為低緩的丘陵。崗壟丘地形,海拔標高160~200米,相對高差10~20米,中部為典型的岩溶地貌,峰奇水美,呈現為岩溶峰林及地勢開闊平坦的孤峰平原和河谷階地,地面海拔標高150~160米,峰頂標高200~300米。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
獨秀峰

氣候特點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夏長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熱基本同季,氣候條件較為優越,唐代詩人杜甫以“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讚譽桂林的氣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1981年~2010年)年平均氣溫接近19.1攝氏度。7、8兩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8攝氏度左右,1、2兩月最冷,平均氣溫為9攝氏度左右,最低氣溫偶爾降到0攝氏度以下,年平均降水日數166天,連續降水最長日數30天,年平均降雨量1887.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全年風向以偏北風為主,平均風速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47.1小時,平均氣壓為995.1百帕。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
獨秀峰

主要景點

獨秀峰

獨秀峰是桂林市的標誌之一。素有“南天一柱”的美譽,史稱桂林第一峰。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砍,周圍眾山環繞,孤峰傲立,有如帝王之尊。登山306級可達峰頂,是鳥瞰桂林全景的最佳觀景台。獨秀峰海拔216米,高出平地66米,北距疊彩1000米,東距伏波500米,遠近諸山環繞,猶如群臣朝拜,形成“孤峰不與眾山儔”之王者氣象,笑傲群山,被稱為“群山之首,眾山之王”。峰壁摩崖石刻星羅棋布,縱橫出世,其中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出自於此。更有太平岩內的世界文化奇觀——“太歲”摩崖石刻。南麓南朝文學家顏延之的讀書岩,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桂林四大名池之一的月牙池蕩漾于山腳,青山碧水,相映成趣,為桂林古八景之一。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桂林靖江王府景區)
獨秀峰

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位於桂林市中心的獨秀峰下。宋代時這裡是鐵牛寺,元代改為大國寺,後又稱萬壽殿。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他將的侄孫朱守謙分到桂林做靖江王,管轄廣西、雲南、貴州三省,並將府邸建在獨秀峰山下。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年才完工。整個王府占地面積為18.7公頃,約和283畝地。它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左建宗廟,右築社壇,亭台閣軒,堂室樓榭,無所不備,紅牆黃瓦,雲階玉壁,輝煌壯觀。王城周圍是3里長的城恆,內外以方形青石修砌,較為堅固。城開東南西北四門,分別命名為“體仁”(東華門)、“端禮”(正陽門)、“遵義”(西華門)、“廣智”(後貢門)。堅城深門,氣勢森嚴。靖江王府共有11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過,歷時280年之久,系明代藩王中歷史最長、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後來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為定南王府。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後,孔有德縱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大半化為焦土。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桂林靖江王府景區)
靖江王府

廣西貢院

廣西貢院,清順治年間,王城被廢,朝廷在此建立了廣西貢院,以利八桂學子應試科舉、求官報國。貢院規模最大時,共有5000餘間號舍,可見廣西雖地處偏遠,民間也是很重視教育。整個清朝,一共開考了正科恩科112科,廣西因為先有南明抗清,後有太平天國,因戰亂影響,只開考了100科,卻考取了590餘名進士(298名桂林人)、4名狀元(4名狀元全是桂林人),考取的狀元數居全國第五位,其中有科舉史上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獲得者陳繼昌。從這裡走出的舉子中有陳宏謀、岑春煊等人。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桂林靖江王府景區)
廣西貢院

讀書岩

讀書岩位於獨秀峰東麓,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岩洞。岩內構造奇特,冬暖夏涼,我國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顏延之任始安郡太守時,常在岩洞內讀書寫詩,開創了桂林儒學之風。後人為了彰益他開創的文教之風,將他在獨秀峰讀書的岩洞命名為“讀書岩”。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桂林靖江王府景區)
讀書岩

月牙池

月牙池位於獨秀峰東簏,為人工開鑿。與白龍、春濤、聖母並稱為桂林四大名池,因形似初月,故名“月牙池”。
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桂林靖江王府景區)
月牙池

文化活動

2021年5月4日,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舉辦了“靖江王府·復古國風”主題活動。
2021年11月12日,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舉辦了“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暨孫中山誕辰155周年、孫中山駐節廣西桂林督師北伐10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2022年3月4日,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舉辦舉辦了“鯉躍龍門 一峰獨秀”研學實踐活動。

所獲榮譽

2012年,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18年1月30日,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獲得了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

旅遊信息

門票

成人89元,兒童票及學生票50元。

開放時間

春秋季:07:30~18:00,夏季:07:30~18:30,冬季:08:00~18:00。

交通

乘坐公車1、2、9、10路等到十字街(解放東路)(王城)站;或乘坐公車11、99、100路到十字街(中心場)(王城)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