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說

格物致知說是古代認識論命題。源於《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嗣後,學者對其解釋各有不同。北宋理學家程頤說:“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鑠我也,我國有之也,因物而遷,迷而不悟,則天理滅矣,故聖人慾格之”(《二程遺書》卷二五),“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矣”(同上,卷十八)。

朱熹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大學章句》)心學家陸九淵從“尊德性”和“發明本心”出發,認為“聖人之言自明白,且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是分明說與你入便孝,出便悌,何須傳注,學者疲精神於此,是以擔子越重,到某這裡,只是與他減擔,只此便是格物”(《陸九淵集·語錄下》)。事功學派陳亮認為“格物”是要考盡天下事物,“故格物致知之學,聖人所以惓惓於天下後世言之而無隱也。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塗萬轍,因事作則”(《陳亮集·與應仲實》)。明心學家王守仁本“心即理”,認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大學問》),“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傳習錄》下)。明清之際王夫之從唯物論角度解釋,認為“大抵格物之功,心官與耳目均用,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學問之事。致知之功,則唯在心官,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所學問者乃以決其思辨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資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權,而心可廢也”(《讀四書大全說》卷一)。清顏元將“格物”說成身體力行,親手實做其事,“手格其物而後知至”;“如講究禮樂,雖十分透徹,若不身為周旋,手為吹擊,終是不知,故曰:‘致知在格物’”(《四書正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