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腐線蟲病

根腐線蟲又叫短體線蟲。分布廣泛,世界各地都有這個屬線蟲的危害。近20年中,我國陸續報導有20多個種,並證實危害的作物有:小麥玉米、小米、高粱、大豆、油菜、花生、棉花、苧麻、馬鈴薯、番茄、草莓、桃等。

一、症狀和危害
根腐線蟲以4齡幼蟲和成蟲,趨向活寄主的根系,破壞根的皮層部分;傷殘根腐線蟲卻危害桃的幼根;有的種在某些寄主上,也可危害維管束組織。根腐線蟲侵染根部,在侵染點附近,形成小的枯斑,許多根腐線蟲結集時,病斑聯合形成一個較大複合病斑,長而窄,呈黑色。但病斑變色不能作為判斷危害的唯一特徵,因有的寄主酚含量少,受侵後變色反應很輕,可呈褐色或無色。寄主被破壞到一定程度時,根腐線蟲從受病組織中游出,向新的寄主根靠攏。同種根腐線蟲危害不同寄主,可表現完全不同的症狀,如斯克里布納根腐線蟲危害馬鈴薯塊莖,群集於表皮下的組織中,引起塊莖表面長出丘疹或皰斑;危害玉米,病株根系稀少,根部發生壞死斑,地上部瘦弱矮小。
玉米根係為大的鬚根系,根腐線蟲取食或固著在鬚根皮層組織內。皮層組織是表皮和維管束組織之間運送養分的中間組織,所以皮層細胞受損,會嚴重削弱這一生理機能。根腐線蟲危害寄主的症狀,常常與其他病原,或不適宜的環境條件等產生的症狀相似。根腐線蟲引起的玉米田間症狀為部分植株矮化,其結果導致全田植株高矮不一,受害單株喪失活力;褪色;吸收養料能力減退;花粉減少;穗小;易倒伏,而最主要的特徵是造成減產。
可是,人們並不知減產原因是根腐線蟲所致。根腐線蟲侵染後的寄主,又可遭受頂茼孢菌(引起根皮腐爛)、鐮刀菌(引起根、維管束腐爛)、輪枝孢霉(引起維管束壞死)等病原真菌的繼發侵染,造成病害更為嚴重,難以防治。長期以來給人的錯覺,以為單純是真菌所致,而忽略主要是線蟲因素引起。根腐線蟲是遷移型專性內寄生,當寄主破壞到一定程度,線蟲轉移至另外健株的根部,而原來植株被線蟲破壞的部分,易受上述真菌的再次侵染。所以,人們在觀察時,不見線蟲存在誤認為真菌危害。我國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四川七省(區)苧麻大面積爛蔸曾以為病原是鐮刀菌,後經確診為咖啡根腐線蟲是致病病原後,問題才迎刃而解。
二、根腐線蟲的形態與鑑定
存在於土壤中的小型線蟲,圓柱形,兩端鈍圓,唇區有縊縮,口針發達,基部球粗大,後食道腺肥大呈耳朵狀,延伸並覆蓋在腸前端腹側。雌蟲單卵巢,直生,前伸。後陰子宮囊退化。雄蟲單精巢,交接刺成對,引帶槽狀,抱片包到尾尖,尾部側尾腺口易見,在肛門後方。種的鑑定可根據尾形、體長、唇環數、尾環有或無、後陰子宮囊是體寬的倍數、受精囊有或無、口針長短,食道腺長短等。
三、防治根腐線蟲
僅在茶和咖啡中選有抗病品種,多數作物均未發現有抗病的材料。栽種前用化學藥劑處理土壤;或處理播種材料;或霑化學藥劑,是有效的防治措施。決定是否用殺線蟲劑處理土壤,不僅考慮土壤中根腐線蟲的密度,還應考慮將要種什麼作物。根腐線蟲可自由活動於土壤和寄主根內,所以必須同時檢查土壤和根內的線蟲數量,估計田間的匯流排蟲數量。土壤中有多少根腐線蟲才能造成顯著的危害?
因線蟲種類不同,它們的生活史與寄主的相互關係、增長率以及生態適應性等方面都不同,因此必須制定適合於每一種具體情況的閾值。日本、美國長期的研究,指出在大田中根腐線蟲,每400g土中超過100條,便會造成對作物的危害,需要進行防治。每500cm3土壤的幼蟲臨界密度,花生為25條、菸草200條、馬鈴薯500條、洋蔥5條。套用內吸殺線蟲劑克線磷顆粒劑,可隨播種時施於種植溝中或穴中,也可在幼苗出土後,直施於株行間。
具體施藥量因線蟲和作物種類不同而不同。在玉米播種時處理土壤用5%克線磷,每100m2施藥量有效成分5kg,用於防治斯克里布納根腐線蟲,防效在90%以上。10%滅克磷土壤觸殺劑,不能與種子接觸。有顆粒劑或液劑型(後者藥效高,但殘效短)。各種劑型施藥後應與土壤混合,也可採用局部帶狀施藥法和播種行施藥法。10%克線丹顆粒劑,也是土壤觸殺劑。可以苗床撒施、種植時帶施、鬆土時帶施或側施。必須採用低劑量殺線蟲劑控制根腐線蟲的群體數量,如果連續用藥,可導致線蟲的耐藥性和抗藥性,斯克里布納根腐線蟲對呋喃丹已產生了抗藥性。有些植物可間作萬壽菊,根腐線蟲便明顯減少,因萬壽菊能產生2-3-噻嗯,它是一種強殺線蟲物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