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井正利

根井正利

根井正利博士(Dr.Nei Masatoshi),美國全美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分子進化學家與遺傳學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教授,日本遺傳學會和日本人類遺傳學會名譽會員,中性演化理論的堅定擁護者。現任賓州州立大學的生物學講席教授和賓州州立大學遺傳學研究所的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根井正利
  • 外文名:(Dr.Nei Masatoshi
  • 出生地:日本
  • 出生日期:1931年1月2日
個人簡歷,業績,研究領域,主要論著,

個人簡歷

1931年1月2日出生於日本。
1953年日本宮崎大學農學系畢業;
1959年日本京都大學農學系獲農學博士學位;
1958-1962年呈京都大學助教;
1962-1969年呈日本放射醫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及遺傳第二研究室主任;
1969-1972年呈美國Brown大學生物醫學部副教授,教授;
1983年與Walter M. Fitch共同創辦《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972-1990年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生物醫學院教授;
1989年呈日本遺傳學會外籍名譽會員;
1990年-至今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分子進化遺傳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1993年創立國際分子生物學與進化學會
1997年呈全美科學院院士
2002年獲國際生物學獎;
2006年獲美國遺傳學會摩爾根獎

業績

根井正利教授,長期從事群體遺傳學與分子進化學的理論研究,研究成果豐碩,對該領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與推動作用。特別是在套用分子進化的數據分析的統計學方法的開發方面卓有成就,尤其是計測群體間遺傳距離的統計量(根井遺傳距離),計測群體分化程度的GST 或FST統計量,用於建成分子系統樹的近鄰結合法(與斎藤成也共同開創)的開創性成就,對分子進化生物學的誕生・確立・発展有重大貢獻,廣受推崇。關於進化過程的機制,根井提出了著名的”新突變學說”,儘管該學說至今仍有爭論,但是它提出新的生物性狀可以通過突變而產生,自然選擇也可以適應環境。他採用最新的有關形態形成的分子遺傳學研究成果,繼承Thomas Morgan的遺傳理念而開創發展出現代版的摩爾根學說。該項學說與Fisher、 Haldane、Wright、Mayr發展的新達爾文主義相對抗。而最近有關支配嗅覺與免疫性等表現性狀的多重基因群的進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支持該學說的成果。根井正利總結運用分子生物學研究生物和人類進化成果,論證了分子人類學的基本原理。當前,根井正著重於重複基因的進化研究。

研究領域

根井正利長期從事群體遺傳學與分子演化的理論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豐碩,對該中性理論的完善和分子生物學序列數據的統計分析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貢獻,推進演化理論的研究。他和他的學生們在分析分子演化數據時,發展了許多統計學方法,開創了在分子生物水平的演化研究的新局面。在演化理論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新突變學說”:新的生物性狀可以通過突變而產生,自然選擇也可以適應環境。 儘管該學說至今仍很多爭論,但是他的理論綜合了形態發生學的分子遺傳學研究成果,並繼承摩爾根(Thomas Morgan)學派的遺傳概念,發展了摩爾根學說,同時也發展和完善了木村資生的中性演化理論。
他1987年出版的《分子演化遺傳學》(“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被認為是經典群體遺傳學的集大成之作。

主要論著

[1] Nei, M. Molecular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American Elsevier Pub. Co., 1975) ISBN 0-44-410751-7.(中譯本《分子群體遺傳學與進化論》,由中國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王家玉研究員譯,1983年6月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2] Nei, M., and R. K. Koehn (eds). Evolution of Genes and Proteins (1983, Sinauer Associates, Inc., 1983) ISBN 0-87-893603-3.
[3] Nei, M.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23-106321-0(分子進化遺伝學(培風館、1990年) ISBN 4-563-03887-3)
[4] Roychoudhury, A. K., and M. Nei. Human Polymorphic Genes: World Distrib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0-19-505123-8
[5] Nei, M., and S. Kumar.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Phylogene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19-513585-7(分子進化と分子系統學(培風館、2006年) ISBN 4-563-07801-8) (中譯本《分子進化與系統發育》由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呂寶忠,鐘揚,高麗萍譯,2002年由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 Nei, M. (1972)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opulations. American Naturalist. 106:283-291.
[7] Nei, M. (1973) Analysis of gene diversity in subdivided populations.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70:3321-3323.
[8] Saitou, N. and M. Nei (1987)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a new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phylogenetic tre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4:406-425
[9] Nei, M. (2005) Selectionism and neutralism in molecular evolution.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2:2318-2342.
[10] Nei, M. (2007) The new mutation theory of phenotypic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4:12235-12242.
Institute and address:
Institute of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328 Mueller Lab
University Park, PA 168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