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兩優4024

株兩優4024

株兩優4024是湖南農業大學、株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品種株1S×4024選育的稻種,屬秈型兩系雜交水稻。2009年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9年7月28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0901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株兩優4024
  • :植物界
  • :禾本科
  • :稻屬
  • :稻
  • 品種:株兩優4024
國審稻2009010,湘審稻2009005,新品種權信息,

國審稻2009010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早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0.2天,比對照金優402短2.5天。株型較鬆散,葉色濃綠,抗倒性一般,較易落粒,每畝有效穗數21.0萬穗,株高100.0厘米,穗長19.6厘米,每穗總粒數106.3粒,結實率87.7%,千粒重28.5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4.4級,穗瘟損失率最高9級;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9級;白背飛虱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2.4%,長寬比3.1,堊白粒率98%,堊白度18.6%,膠稠度7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4.9%。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長江中下游遲熟早秈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8.60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5.42%(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527.98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4.84%(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3.29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5.13%,增產點比例85.0%;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8.50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4.59%。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適時播種,旱育秧宜適當早播,秧田每畝播種量20千克,大田每畝用種量2-2.5千克,注意進行種子消毒處理,稀播勻播,培育多櫱壯秧。2.移栽:一般旱育小苗3.1-4.1葉拋栽,水育秧秧齡25-30天、4.5-5.0葉移栽。栽插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3粒穀苗,拋栽密度每平方米28穴,每畝基本苗8-10萬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土壤需施純氮10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鉀6.5千克,採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施肥方法。分櫱期乾濕相間促分櫱,當每畝總苗數達到25萬苗時及時落水曬田,孕穗期以濕為主,抽穗期保持田面淺水,灌漿期乾乾濕濕壯籽,切忌落水過早。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螟蟲、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熟期適中,產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和白背飛虱,米質一般。適宜在江西、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湘審稻2009005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兩系雜交遲熟早秈,在我省作雙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92 厘米左右,株型鬆緊適中,劍葉中長、較寬、直立。葉鞘、稃尖無色,熟期落色好。省區試結果:每畝有效穗20.6萬穗,每穗總粒數117.7粒,結實率81.3%,千粒重28.9克。抗性: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4.5,白葉枯病抗性7級,感白葉枯病。米質:糙米率80.2%,精米率71.6%,整精米率54.2%,粒長7.3毫米,長寬比3.0,堊白粒率96%,堊白度23.8%,透明度3級,鹼消值5.5級,膠稠度52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7.1%,蛋白質含量9.5%。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44.3公斤,比對照金優402增產7.23%;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555.23公斤,比對照增產0.31%。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49.74公斤,比對照增產3.77%,日產量5.03公斤,比對照高0.32公斤。
栽培要點:在我省作雙季早稻栽培,湘南3月20日播種,湘中、湘北適當推遲2~4天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18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2~2.5公斤,秧齡30天以內。種植密度:根據肥力水平採用13厘米×20厘米或1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3粒谷秧,每畝基本苗8萬左右。基肥足,追肥速,中期補,氮、磷、鉀肥結合施用,適當增加磷、鉀肥用量。深水活蔸,淺水分櫱,及時曬田,有水壯苞抽穗,後期乾乾濕濕,不宜脫水過早。注意對螟蟲、紋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於我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季早稻種植。

新品種權信息

新品種權申請或公告信息
申請日:2009/12/7
申請號:20090861.5
申請公告日:2010/5/1
申請公告號:CNA006211E
培育人:唐文邦;陳立雲;劉國華;肖應輝;鄧化冰
品種權(申請)人:湖南農業大學
品種權(申請)
本申請品種是以株1S為母本,以4024為父本配組而成的雜交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