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領導力:如何在校園中成就卓越

校長領導力:如何在校園中成就卓越

《校長領導力:如何在校園中成就卓越》是2020年1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曉娜、秦曉虹。

基本介紹

  • 書名:校長領導力:如何在校園中成就卓越
  • 作者:何曉娜、秦曉虹
  • ISBN:9787121369001
  • 頁數:212頁
  • 定價:58元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問責制時代,對校長的要求空前寬泛且其任務艱巨。校長是教育引擎中非常重要的驅動者。作為在開展有效的領導力研究並將其套用於學校和學區方面有著悠久歷史的美國監督和課程開發協會(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SCD)基於其研究成果,並結合各項標準,為呈現卓越的校長領導力的核心特徵提供了 “校長領導力發展框架”,以更好地協助校長扮演好4個關鍵角色,在崗位上成就卓越。針對4個關鍵角色,校長領導力發展框架提出了17條有效實踐的判斷標準,側重於那些對學校的文化和教學產生較大且直接影響的領導行為。然後,針對這17條有效實踐的判斷標準提供了47個工具、模板、操作規程和表格,以供將其策略落地實踐。
本書不僅為校長領導力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和理論指導,它更是一本工具書和操作指南,讓校長在邊閱讀邊操作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各層領導力的提升,並成功實施學校變革。

圖書目錄

第1 部分 為什麼要講領導力
第1 章 校長領導力發展框架
誰將從中受益
打造領導力的兩種路徑
第2 章 成長為反思型領導者
校長的持續性反思實踐
與校長領導力發展框架相關的校長持續性反思
反思性循環
向領導力最佳化階段前行
第2 部分 校長領導力建設
第3 章 校長作為願景式領導者
判斷標準一:能夠闡明、溝通、引領對學校使命和願景的協同實施及不斷改進
判斷標準二:能夠根據學校使命和願景,梳理所有的決策、實踐、政策和資源(人力資本、時間、預算和設備)
判斷標準三:能夠推進短期和長期學校發展計畫的協同創建、監督和最佳化
判斷標準四:能夠推動學區和學校支持共同使命和願景,並為達到這一目的而努力
成長為願景式領導者:反思性成長策略
判斷標準一
判斷標準二
判斷標準三
判斷標準四
如何著手進行
自我評估指南說明
第4 章 校長作為教學領導者
判斷標準一:能夠培養充滿活力的專業學習共同體,培養全體員工的協作能力
判斷標準二:能夠通過差異化監督、輔導、反饋和評估來培養全體員工的個人能力
判斷標準三:能夠確保嚴謹的課程、以研究為基礎的最佳教學實踐、形成性和總結性綜合評價方法的一致性
判斷標準四:能夠推動使用實時數據監測系統對教師、團隊和學校進行指導和干預
成長為教學領導者:反思性成長策略
判斷標準一
判斷標準二
判斷標準三
判斷標準四
如何著手進行
自我評估指南說明
第5 章 校長作為組織型領導者
判斷標準一:能夠始終優先考慮建立和培養有利於兒童全面發展的環境:健康、安全、投入、支持和挑戰
判斷標準二:能夠在家長群體、地區、商界、政界和更大的社區範圍內建立和培育夥伴關係,以支持學校使命和願景的實現
判斷標準三:能夠通過評估、分析和預測新趨勢,與全體員工和學校一起採用精通變革的方法,推動並引導積極的改變
判斷標準四:能夠保護社區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公平做法,倡導面向所有兒童,重視多元化
判斷標準五:能夠制定政策和措施,培養具有反思精神的員工
成長為組織型領導者:反思性成長策略
判斷標準一
判斷標準二
判斷標準三
判斷標準四
判斷標準五
如何著手進行
自我評估指南說明
第6 章 校長作為學習型和合作型領導者
判斷標準一:能夠提供深入、持續、適當的專業學習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判斷標準二:能夠從內部發掘領導者,培養分散式領導、集體責任和協作決策的環境
判斷標準三:能夠形成反思性實踐、自信、謙遜、堅韌且樂於不斷成長和終身學習的模式
判斷標準四:能夠定期參與專業學習組織、實踐共同體和領導者圈子的活動
成長為學習型和合作型領導者:反思性成長策略
判斷標準一
判斷標準二
判斷標準三
判斷標準四
如何著手進行
自我評估指南說明
第7 章 反思型領導者即將到來
領導力問題
作者最後的想法
附錄A 反思型領導者規劃模板
附錄B 反思型領導成長的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