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輥

柳輥是明朝發明並套用於黃河治理中的重要水利設施。

一個柳輥通常長150尺,圓周20尺,製作的方法是先用植物和泥土像織地毯一樣構成長塊,再用大樹和繩索造成中心卷架,然後把這塊“地毯”卷在架上,用大樹枝和大繩索四周擁緊。這一用泥土、樹枝製造的大圓柱體遇水可以膨脹,因而不致被急流沖走。

在河堤合龍和迫使河水改道的工程中,明朝水利學家潘季馴使用“柳輥”作為有力的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輥
  • 年代:明朝
  • 發明人:潘季馴
相關設計者,流傳歷史,實物研究,

相關設計者

潘季馴(1521.5.28 - 1595.5.20)字時良,號印川。明朝湖州府烏程縣人(今屬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明朝治理黃河的水利專家。世界水利泰斗,德國人恩格斯教授嘆服道: “潘氏分清遙堤之用為防潰,而縷堤之用為束水,為治導河流的一種方法,此點非常合理。”高傲的西方人這才開始對中國古代的水利科技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潘季馴。這位水利專家提倡“河道緊縮說”。

流傳歷史

1565-1592年,潘季馴的一生中,4次治河,歷時近10年,一次又一次的治黃實踐,使他從一個對黃河和河工技術一無所知的人,逐步磨練成一位治河專家,被比譽為“千古治黃第一人”。如果說他首任河官初識水性,二任河官則已深知堤防的重要性,三任總理河道時,他形成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思想並付諸實踐,四任河官時,潘季馴就總結前人經驗結合自己大量的實踐,形成了他的治河理論。習知地形險易,成績顯著。他主張綜合治理黃河下游。認為黃河運河相通,治理了黃河也就保護了運河,黃河淮河相匯,治淮也就是治黃,既不能離開治黃談保運,也不能拋開治淮談治黃。他指出,黃河下游善徙的主要原因,在於水漫沙壅。因此治理上應築堤束水,借水刷沙。由於黃河挾帶大量泥沙,有“急則沙隨水流,緩則水漫沙停”的特點,因此要使水流湍急,必須束水歸漕。他主持修築的堤防,包括“束水歸漕”的縷堤,縷堤外的遙堤,以及二堤之間的格堤(橫堤),三堤構成攔阻洪水的三道防線。隆萬之際,黃河和淮河,經他治理後,“兩河歸正,沙刷水深,海口大辟”,使黃、淮、運河保持了多年的穩定。著作有《宸斷大工錄》、《兩河管見》、《河防一覽》、《留余堂集》等。

實物研究

潘季馴使用的柳輥在何地賀龍和迫使河水改道中騎到了重要作用,是潘季馴治黃治沙的重要工具。這種柳輥通常長150尺,圓周20尺,製作的方法是先用植物和泥土像織地毯一樣構成長塊,再用大樹和繩索造成中心卷架,然後把這塊“地毯”卷在架上,用大樹枝和大繩索四周擁緊。這一用泥土、樹枝製造的大圓柱體遇水可以膨脹,因而不致被急流沖走。每一柳輥由成百上千的民工拖運到選定的地點,當地尚有上裝大石塊的舢板,早已準備停當。柳輥就位,舢板鑿沉。隨著一聲號令,大批的民工,把他們已經擺在肩上的泥土以最快的速度堆放在這倉碎搶護而成的土堤上。待到決口堵塞,再逐步把堤壩加固。很多地段日後還加砌花崗石,遠望一線白色,頗為美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