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衛平(原子能院副院長)

柳衛平(原子能院副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柳衛平,男,1962年10月出生,遼寧瀋陽人,研究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所所長。1986年9月參加工作,200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北京大學原子核物理專業本科畢業,1986年原子能院核物理專業碩士畢業,1998年原子能院核物理專業博士畢業。先後10次在國際會議及國外實驗室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衛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個人榮譽,人物事跡,

個人履歷

1986.09——1987.05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實習研究員;
1987.05——1989.05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1989.05——1996.09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助研,副研究員;
1996.09——1998.09 德國GSI重離子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8.09——2000.07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員;
2000.07——2005.08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所長;
2005.08—-原子能院副院長。

人物生平

1979年,柳衛平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習。從此,他就與核物理結下了不解的情緣。隨後,他進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攻讀碩士研究生,1986年畢業後留在原子能院工作。1987年,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柳衛平,被選派到日本理化研究所做訪問學者。當時,日本理化所新建成一座回旋加速器,25歲的柳衛平被任命為尋找新核素的課題組負責人。在日本理化所的歷史上,這還是頭一次由外國人擔此重任。帶著為國爭光的決心,柳衛平刻苦研究、頻繁實驗,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尋找新核素的方案。在他的主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刻苦攻關,課題組發現了豐質子新核素鎵-61、鍺-63存在的重要證據,並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論文。
1989年,柳衛平作為訪問學者的期限已滿,理化所的負責人一再挽留他。留下還是回國?柳衛平陷入了矛盾之中。如果留下來繼續工作,自己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鎵-61和鍺-63的人,論文發表後就能獲得日本理化所的博士學位。況且,他的妻子也來到了日本,無論是從前途還是從家庭考慮,留在日本無疑都是有利的。但是,柳衛平報效祖國的決心已定。“祖國正需要我,我的事業在中國!”他沒有過多地考慮自己的得失,想到的只是:祖國培養了我多年,應該報效祖國,在國外即使做出再大的成績,也是屬於人家的。他毅然回到了祖國。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對次級放射性核束的研究與套用方興未艾。為了打進這一物理領域的前沿,柳衛平開始了次級束流實驗方案的調研和氣體探測器的研製工作。1990年,對次級束流頗有見解的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員白希祥提出,在我國現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造次級束流線,開展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柳衛平意識到,這是一個追趕世界水平的大膽構想。於是,29歲的柳衛平和56歲的白希祥結成了老少搭檔。多少個日日夜夜,試驗、試驗、試驗……沒有試驗就沒有數據,沒有試驗就沒有把握,沒有試驗就沒有發言權。1993年11月20日,一條立足現有條件、具有先進物理思想和技術路線的束流線誕生了,並在世界上首次產生了低能碳-11和氟-17次級束,其技術水平與美國及日本同類裝置相當。
1994年2月,這一成果順利地通過了部級鑑定。專家們認為,它構思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設備,縮短了建造時間,所需經費僅為國外同類裝置的10%,達到了很高的性能價格比,填補了我國在次級放射性核束物理實驗和套用領域的空白,使我國核物理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前沿領域。

個人榮譽

1996年,柳衛平榮獲由楊振寧陳省身等國際知名學者組成的香港求是基金會評審會推薦的“傑出青年學者獎”,成為國核心物理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1998年,他領導的項目組獲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核工業科學基金的資助,完成的基金項目被評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成為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建議人和子項目負責人。2005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人物事跡

1962年出生的柳衛平,1979年考入了著名學府——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後他進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攻讀碩士研究生,1986年畢業後留在原子能院工作。1987年,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柳衛平被物理所領導選派到日本理化研究所作訪問學者。當時日本理化所新建成一座回旋加速器,25歲的他剛去就被國際知名的核物理學家Tanihata教授任命為尋找新核素的課題組負責人。在日本理化所的歷史上,這還是頭一次由外國人擔此重任。柳衛平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尋找新核素的方案,在他的主持下,工作進展得很順利。經過一年多的刻苦攻關,他負責的課題組發現了豐質子新核素鎵—61、鍺—63存在的重要證據,並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論文。1989年,柳衛平作為訪問學者的期限已滿,理化所的負責人極力挽留他。如果留下來繼續工作,自己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鎵—61和鍺—63的人,論文發表後,就能獲得日本理化所的博士學位。況且,他的妻子也來到了日本,回國後,妻子的工作也成問題。無論是從前途還是從家庭考慮,留在日本無疑都是有利的。但是,柳衛平還是於當年5月如期回國了。此後日本和美國開展的後續研究工作,都使用了柳衛平的上述實驗構想,最終合成和鑑別了包括鎵—61、鍺—63兩個核素在內的一系列豐質子新核素。為了打進這一物理領域的前沿,回國後的柳衛平開始了次級束流實驗方案的調研和氣體探測器的研製工作。1990年,對次級束流頗有見解的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員白希祥提出,在我國現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造次級束流線,開展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為了節約資金,他們從退役10多年的舊回旋加速器上借用了兩極磁鐵和四極透鏡作為主要部件;為了籌措資金,柳衛平申請到了當時最高限額的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6萬元。
1993年11月20日,一條立足現有條件、具有先進物理思想和技術路線的束流線誕生了,並在世界上首次產生了低能碳—11和氟—17次級束,其技術水平與美國及日本同類裝置相當。1994年2月,該成果順利地通過了部級專家鑑定。它構思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設備,縮短了建造時間,所需經費僅為國外同類裝置的10%,達到了極高的性能價格比。它的建成和出束填補了我國在次級放射性核束物理實驗和套用領域的空白,使我國核物理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前沿領域。建成的次級放射性核束實驗裝置,在開展核物理基礎研究的同時,也為次級放射性核束在核醫學、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套用創造了條件。柳衛平領導的研究集體,在1994年使用 7Be 束流開展了離子注入生物學研究。這是一項開拓性的交叉學科實驗,他們不僅定量地得出了不同能量 7Be 離子沉積在種子表皮和內部的份額,而且觀察到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討的生物學效應。該實驗表明,放射性次級束流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探針,在核醫學、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有廣泛的套用前景。
1995年,柳衛平在一份資料上看到這么一個構想:用鈹—7打擊氘反應的角分布,通過漸近歸一化常數方法,導出鈹—7打擊氫反應在零能量的天體物理S17因子,從而估計太陽高能中微子的數目。白希祥和柳衛平提出一個獨特的方案,利用串列加速器,把鋰—7加速,轟擊氫,產生鈹—7,然後純化、加速鈹—7,在次級束流線里轟擊氘靶,產生硼—8,通過測量硼—8的角分布,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導出S17因子。由於實驗準備的不充分,第一次實驗無情地失敗了,第二次又接著實驗……成功的時刻終於來了,儀器上測出了鈹—7轟擊氘產生硼—8的角分布。柳衛平經過對實驗數據進行理論處理,得出的S17因子與外國同行用其它實驗方法得出的S17因子數值基本相同,從而進一步證明了:從太陽內部熱核反應截面分析,太陽中微子確實存在著失蹤現象。美國的權威刊物《物理評論通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刊載了柳衛平這一實驗的論文,這是該刊創立40年來第一次發表中國實驗核物理領域的論文。國際知名核物理學家在評價這項工作時多次稱其為“一個傑出的實驗”,認為“這是一個足夠重要的結果,應儘快在國際物理學界散布,以激起廣泛的討論”。這項成果還被列入“′96中國科技十大新聞”之一。
1996年9月,柳衛平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認識了德國GSI 重離子實驗室的E.Roeckl教授。當時,他已被錄取為丁大釗院士的在職博士研究生。他想進一步拓寬自己的學術思路,研究一些新的課題。在丁大釗院士、白希祥研究員及有關領導的支持下,他應E.Roeckl教授的邀請到德國GSI 重離子實驗室工作了兩年。在那裡,他主持了在中能次級束流線FRS 上測量40Ti的衰變性質的實驗,並將40Ti數據用於 40Ar 中微子吸收截面的計算。這是國際上第一次利用實驗室數據計算該截面,其結果比國際中微子權威Bahcall教授的預言大了三倍。他的研究工作首次實現了用實驗刻度了可以探測中微子振盪的ICARUS探測器。作為第一作者,柳衛平已在國際物理雜誌《物理》(Z. Physics)和《物理評論C》(Physical Review C)上發表了該成果。他還參加了在同位素分離器上測量56Cu 衰變性質的研究課題,這是國際上第一次對該核的衰變性質進行測量。柳衛平在實驗中起了關鍵作用,因而代表實驗小組在德國物理學會年會報告該成果。1998年9月,從德國歸來的柳衛平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太陽中微子問題相關的兩個核物理實驗》,並通過了答辯,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從1998年開始,柳衛平投入了測量11C(p,γ)12N反應的研究。該反應是天體物理過程熱的pp鏈內部的重要反應。該實驗雖然在核天體物理中具有重要意義,但由於11C次級束流的產生與鑑別和次級核反應的測量困難,在國際上各個實驗室一直無法完成。柳衛平通過選擇先進的技術路線,對次級束流線GIRAFFE進行了以安裝飛行時間測量系統為標誌的關鍵技術改造,使這種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並於1999年底完成了高統計精度的實驗數據測量,從實驗上否定了國際核天體理論界認為直接俘獲反應可以忽略的結論。可以預期,這個實驗結果, 將加深對天體物理過程的了解。由於以上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在國際各大實驗室存在激烈競爭。如2H(7Be,8B)n反應的研究在美國Texas T&M大學、40Ti衰變測量在法國GANIL國家實驗室都同時開展。由於柳衛平領導的研究集體採用了先進的物理思想和巧妙的技術路線,在以上課題的研究的競爭中,研究成果都走在了國際前列。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和好評,多次應邀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實驗室作報告。先後發表30餘篇研究論文,被SCI收錄9次,引用24次。
柳衛平曾先後十次應邀在國際會議上或國外實驗室里作報告;他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8月,他還榮獲過由楊振寧、陳省身、周光召等國際知名學者組成的香港求是基金會評審會推薦的香港求是科技基金“傑出青年學者獎”,成為國核心物理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1996年10月,他被破格晉升為研究員,1998年,他被推選為中央國家機關傑出青年;他領導的項目組獲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兩項重點基金)、3項核工業科學基金(包括重點基金)的資助;完成的基金項目被評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他為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建議人和子項目負責人;2000年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同年被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還被推選為中國物理學會核物理分會副理事長;2003年,他被中組部、中宣部、統戰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授予“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並被頒發“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柳衛平在放射性核束和核天體物理中的許多研究成果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得到了國際同行的承認和好評。國際著名放射性核束物理學家 Tanihata 教授認為:“柳衛平博士是中國最優秀的青年科學家之一。” 由於他在核天體物理實驗中的優秀成果,他被選為2004年加拿大NIC8 國際會議我國唯一一名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