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試馬

柳營試馬

故事來源於漢高祖劉邦的老友周勃, 有個兒子叫周亞夫, 子承父蔭, 封為條侯,任為河內太守。 劉邦死後, 所封的子侄, 初還相安, 後來為了王權和皇權而爭執, 漸漸的有反抗中央政權的跡象。 尤其是吳王齊濞領導的一次吳楚七國大叛亂最為嚴重。 吳王濞是漢高祖的二哥劉仲的兒子, 初封浦侯, 追隨叔父以騎將縱橫在淮南, 大破英布, 那時他才二十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營試馬
  • 注音:liǔ yíng shì mǎ〝
  • 用法:作賓語定語
  • 意義軍紀嚴明
基本信息,釋義和出處,典故,

基本信息

成語:柳營試馬
注音:liǔ yíng shì mǎ〝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軍紀嚴明
示例:周亞夫柳營試馬的故事廣為流傳。■

釋義和出處

釋義:柳營:軍營。比喻帶兵的將領紀律嚴明。
出處:《史記》景帝本紀。

典故

後來天下大定, 高帝把濞封為吳王,劃出三個郡五十三個城, 作為吳國的屬地。 吳國離漢帝國的轄境較遠, 在劉邦死後, 呂后專政的十五年中, 由於他僅僅是高帝的侄兒, 利害上與呂后關係不大 故未牽連。 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 是最安定的一段時期。 因為漢帝國忙於生產建設, 吳王國也忙於生產建設, 大家都忙得相安無事。 吳王濞四十年的經營, 使吳國成為一等強國, 他開山取銅, 煮海為鹽, 使國庫日漸充實, 就對中央集權不肯服貼了。 文帝在位,與吳王濞還是平輩,到了景帝, 吳王已是長輩身份了。 這個侄兒皇帝, 越發不恭順。 漢帝對他碰也不能碰, 一碰就出毛病, 但不碰也要出毛病, 這就是晁錯所說:「 削之亦反, 不削亦反。」 吳王濞看到楚、齊、趙、膠西這幾個國, 都在晁錯的削藩政策下, 削了地, 眼看就要削到他大伯伯的頭上。 於是聯合楚、齊、齊北、膠西、膠東、濟南、淄川,以及趙國, 來個九國聯軍, 以 「誅漢賊晁錯」 為名向長安進兵。 漢景帝得報後, 焦灼得睡不著, 先還想和平解決, 聽了袁盎的話, 殺了晁錯,以謝吳王。 誰知晁錯雖誅, 吳王仍不止兵, 因為他的最終目的, 是要這個侄兒把皇位讓出來, 由他來坐。 景帝到這時候, 才後悔殺了晁錯,即拜條侯周亞夫為太尉, 率領三十六員將軍, 迎擊吳楚聯軍。 周亞夫的戰略, 是不打硬仗的, 用堅壁的方法,以守代攻。 他把兵駐屯在昌邑(今山東金鄉), 在柳樹葉密的地方扎了營, 整天的在這裡操縱兵馬。 吳王濞的軍隊要攻長安, 必經梁國, 梁王齊武是傾向中央政權的, 阻住吳王去路, 吳王就盡力攻打梁國。 梁王幾次請周亞夫發兵援助, 周亞夫不理, 急得梁王派使到景帝面前控告周亞夫。 景帝下詔, 要亞夫速援梁國, 亞夫不奉詔, 堅守不出, 卻暗中以輕奇切斷了吳楚的後路, 把糧道斷絕。 吳王濞在梁地消耗的軍力很大, 率軍與周亞夫對陣, 周亞夫還是老法子, 堅守不戰。 吳楚軍的糧食盡了, 不戰自潰, 吳王知事不可為, 下令退兵。 這時周亞夫出兵了, 突擊兵像海浪洶湧過來的一樣, 僅打一回, 吳楚軍徹底地垮了。 楚王齊茂自殺, 吳王齊濞也被殺死, 人頭送至長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