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高級中學

柳州高級中學

柳州高級中學(Liuzhou High School,Guangxi),簡稱“柳高”,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前身為始建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的柳州府官立中學堂,後歷經“柳州八縣合立中學校”“省立第四中學”“省立柳州初級中學”“柳州中學”等時期,1962年定名為“柳州高級中學”。

柳州高級中學先後被確定為“廣西首批重點中學”“廣西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學校”“首批中國百強中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首批“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中華傳統美德學校”“廣西中國小規範管理十佳學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截至2018年6月,柳州高級中學高新校區占地面積408畝,柳南校區占地面積28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州高級中學
  • 外文名:Liuzhou High School,Guangxi
  • 簡稱:柳高、柳州高中
  • 創辦時間:1907年
  • 辦學性質:公辦高中
  • 學校特色: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
  • 主管部門:柳州市教育局
  • 現任領導梁樹穎(校長)
  • 校訓:全、勤、嚴、實
  • 校歌:柳高之歌
  • 校慶日:11月11日 
  • 地址:高新校區:柳州市城中區高新五路26號
    柳南校區:柳州市柳南區和平路139號
  • 主要獎項: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 知名校友馬飈林國強吳學謀匡吉
  • 知名教師:梁樹穎、周海乾、肖學鋒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學生成績,教師成績,學校榮譽,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社團活動,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校長,知名校友,政治、軍事界,學術、科技屆,文藝界,體育界,企業界,

歷史沿革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3月,時任柳州知府倪光熊奉令創辦“柳郡中學堂”,校址位於柳州木橋街、柳州舊營式倉地。學校與柳州各縣國小同時開辦,因此第一年的學生由各縣私塾選送,編為甲班,同時附設柳郡師範傳習所一班。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學堂改稱學校,更名為“柳州中學校”,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
1917年,學校更名為“柳州八縣合立中學校”,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
1919年,學校改名為“廣西省立第四中學”,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江西會館、柳州東台路。
1920年,學校首度提出“自強不息”的校訓。
1930年,柳州縣立中學併入。
1931年,馬平縣立中學併入。
1933年,廣西省立第四女子中學、柳州縣立初級中學併入,學校更名為“廣西省立柳州初級中學”,提出“自治、自給、自衛”的校訓,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江西會館、柳州東台路。
1938年,學校易名為“廣西省立柳州中學”。
1944年秋,日軍由湖南進逼廣西,學校遷址於羅城縣龍岸鄉。
1945年8月,學校回遷柳州。
1945年9月,學校定校址在東台路,將中山東路校部讓給了柳慶師範。
1950年,柳州中學和柳慶師範合併,稱“柳州高級中學”,分高中部、師範部。
1952年11月,柳州高級中學、龍城中學、新華中學三校合併,稱“柳州中學”。
1954年,被自治區教育廳指定為要求辦好的全區十一所中學之一。
1956年秋,學校改名為“柳州高中”,與國中剝離,成為單純的高中學校。
1959年,柳州高中被確定為首批自治區重點中學(全區13所)。
1960年9月,龍城中學、彎塘國小併入,學校改稱“柳州中學”,進行九年一貫制教育改革試驗。
1963年,龍城中學、彎塘國小分離,學校恢復單純高中,復名“柳州高級中學”。
1966年—1968年,學校因故停課兩年多。
1978年,學校恢復為區屬“重點中學”。
1980年—1990年,學校在廣西首先試行高中恢復三年制的學制改革。
2002年,學校被確立為廣西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年底,新校園動工興建。
2005年11月25日,學校完成校園東遷,校址位於柳州高新五路西。
2012年5月30日,啟動“柳州高中中美高中國際課程項目”。
2016年9月,柳州高中柳南校區正式開始辦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8年6月,柳州高級中學高新校區占地面積408畝,柳南校區占地面積280畝。

硬體設施

截至2018年7月,柳州高級中學共有教室100間,建有學生閱覽室、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網路教室等各種功能室,擁有寬頻千兆校園網,擁有一個1200人的大型報告廳、標準的室內體育館和游泳池、標準的足球場。
截至2022年1月,柳州高級中學兩校區有圖書館兩座,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藏書總計47萬餘冊,期刊200餘種,報紙30餘種,過刊約2萬餘冊。工具書1399種,教學參考書12130種,生均紙質圖書達60冊。設有報刊閱覽室兩間、教師書屋兩間、智慧書屋一間和六間藏書庫。所有書刊實行開架式服務,每周開放時達61小時。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2月,柳州高級中學共有教職工總數541人,其中博士2人,特級教師7人,正高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36人,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87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4人,區、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師45人;A類培養對象、國家級骨幹教師10人,B類培養對象1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4人,科技拔尖人才6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72人。
特級教師:林軍、韋振益、康翔、李忠於、王曉東、肖學鋒、周海乾、丁鋼、魯友祥、周行川、周麗雅、白莉
全國模範教師:康翔
全國優秀教師:肖學鋒
廣西優秀教師:林軍、李忠於、王曉東、肖學鋒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學科競賽
獲獎時間
競賽項目
獲獎情況/榮譽
2021年12月
第35屆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
銀牌4枚
2021年8月
第38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銅牌1枚
2019年6月
2019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廣西賽區
一等獎10人
2020年8月
第19屆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1金、3銅
2018年12月
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
2金2銀1銅
2018年8月
2018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決賽
金牌2枚
2018年6月
2018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廣西賽區
一等獎13人
2017年10月
第31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
省級一等獎12人
2016年8月
第33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金牌、一等獎
2015年12月
2015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1銀1銅
2015年8月
2015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決賽
金牌2枚
2014年11月
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廣西賽區
一等獎11人
2014年5月
第八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利匹克中國賽區
銅牌
2013年12月
2013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
一等獎8人
2013年12月
第27屆全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
1金、3銀、1銅
2012年10月
2012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廣西賽區
一等獎6人
2012年9月
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廣西賽區
一等獎4人
2012年7月
第29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金牌
  • 素質成績
獲獎時間
競賽項目
獲獎情況/榮譽
2023年3月
2022-2023耐克中國高中聯賽廣西賽區決賽
冠軍
2023年1月
2022年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中,獲得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在青少年科學DV作品競賽項目中,獲得2個三等獎
2022年6月
第八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區賽
區級二等獎1個、區級三等獎2個
2022年5月
第36屆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廣西一等獎2項
2021年11月
2021年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一等獎2個
2021年4月
第21屆全國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
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1人
2019年6月
柳州市第十五屆校園文化藝術節舞蹈集體項目
第一名
2018年6月
2018年“登峰杯”全國中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大賽區域複賽(省級賽區)
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
2018年3月
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一等獎6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
2015年4月
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
2014年10月
第66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
三金一銀
2014年8月
第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銀牌
2014年7月
第10屆中國青少年創造力大賽全國總決賽
團體金獎
2014年4月
2014年第十五屆全國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
二等獎
2014年3月
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

教師成績

獲獎時間
教師
競賽項目
獲獎情況/榮譽
2021年11月
李曉俐
第十九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學術活動
全國特等獎
黃倩
全國一等獎
彭培盛
張天天
吳靜
全國二等獎
林姿羽
2020年
鄒華
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
一等獎
2019年12月
李秋妍
廣西高中歷史優質課展示活動
一等獎
2018年12月
莫馨
2018年全區中國小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觀摩評選活動高中組
數學學科一等獎
覃榮蓓
文綜學科一等獎
李會真
語文學科三等獎
2014年12月
史鋼德
第二屆“華夏杯”教學技能大賽
特等獎
2014年7月
盧濤
第四屆“中語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
一等獎
2014年5月
羅燕
第七屆全國中國小互動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
一等獎
2014年4月
校化學組
2014年“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交流大會”
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
莫輝漢
現場說課比賽全國一等獎
2014年4月
陳伶
第六屆全國班(團、隊)會課大賽
高中組全國一等獎
2014年4月
汪世傑、羅燕
2014年第七屆全國中國小互動課堂教學課例大賽
一等獎
2013年4月
校課題組
2013年第八屆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交流大會
全國一等獎7項、全國二等獎10項
莫輝漢
現場教學比賽特等獎
2013年3月
校生物組
-
獲“柳州市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

學校榮譽

柳州高級中學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學校、“十一五”中華傳統美德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單位、廣西中國小規範管理十佳學校、廣西綠化模範單位。
2016年5月,獲得2015年“柳州市教育改革創新獎”一等獎。
2017年,獲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2021年9月,被評選為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
2023年1月,被評為“2022年科技教育創新優秀學校”。4月,校團委“共青團柳州高中委員會”獲評為“廣西五四紅旗團委”。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標
柳州高級中學校標由大寫的英文字母L和G組成。L象徵柳高的學子如雄鷹展翅高飛,G象徵柳高是學子們溫馨的“鳥巢”,是邁向成功、實現理想的階梯。圖案選用亮度最高,具有快樂、希望、智慧的黃色,象徵柳高多年來取得的輝煌辦學成績。
柳州高級中學
廣西柳州高級中學校標
  • 校徽
柳州高級中學的校徽標誌是枝繁葉茂的百歲古榕,它見證了柳高的歷史,陪伴一代代柳高人勇當挑戰。在柳高人的眼中,柳高就是那棵歷經滄桑卻愈發青春的古榕。它的老根深扎於重岩,軀幹挺立於風雨,氣須縱橫於四野,枝葉參聳於浮雲,四季常青,濃蔭清圓,庇護一方,包容百態。正因為這份沉穩博大、堅韌不拔、甘於奉獻的精神得以傳承,深植於每一代柳高人的血肉之中,柳高人才能擁有無盡的熱情和勇氣去建設社會,甚至超越時代,柳高才能一直湧現“老樹春深”的蓬勃生機。而古榕下方的“1907”則是柳高建校的年份。
柳州高級中學
廣西柳州高級中學校徽
全、勤、嚴、實
全:全面發展
勤:勤奮學習
嚴:嚴格要求
實:實事求是
1920年廣西省立第四中學時期校訓:自強不息
1933年廣西省立第四中學時期校訓:自治、自給、自衛
柳州高級中學校旗由校徽、校名組成,橙色的校名彰顯出柳高人的熱情與活力,校園的溫馨時尚;天藍的底色象徵學子們自主發展、翱翔理想的天空。
校名字型:隸書(隸書字形扁潤,內緊外松,象徵柳高張弛有度的管理特色)
杜鵑、桂花
火紅的杜鵑花生命力特別頑強,對應柳高“自強不息”的校風;桂花香氣宜人,象徵高雅、榮譽、收穫。
榕樹、樟樹
榕樹根深葉茂,四季常青,象徵柳高百年來深厚的文化積澱;樟樹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象徵柳高學子正直、大氣。
歌詞
圖片
秦冬玲曲穿越風雨的世紀之鐘,
守望記憶的百歲古榕,
大踏步走來一代代學子,
柳江波濤舉起無上光榮。
啊!柳州高中,
革命的搖籃,教育的先鋒,
我們走進陽光地帶陽光地帶,
升起心靈的彩虹。
親人期盼而道遠任重,
現代校園裡楓葉正紅,
為祖國搏擊浩瀚學海,
自主發展翱翔理想的星空。
啊!柳州高中,
百年名校,青春舞動,
我們燃燒金色年華金色年華,
鍛造一生的成功。
柳州高級中學
柳州高級中學校歌

社團活動

柳州高級中學日常舉行的學生活動有:元旦接力跑、春季趣味運動會、“五·四”匯演或合唱比賽、柳高好聲音、秋季田徑運動會、體育聯賽(籃球、足球、排球、桌球、羽毛球賽)、“秋實杯”歌唱比賽、冬季環校長跑、“我的盛典”社團展示等。
學生社團名單(高新校區)
學生會
校園之聲廣播站
新視角攝影社
琳琅周邊社
長纖維紙藝社
柳高模聯協會
FEC英語社
古榕文學社
FBL商社
孔子國學社
新科匯
Supernova天文社
AO話劇社
歆弦音樂社
豆泥灣相聲小品社
SKY街舞社
月見動漫社
JOKER魔術社
MY STYLE棍社
榕武道
球類聯盟
環保社
-
-
參考資料:
學生社團名單(柳南校區)
學生會
校園之聲廣播站
WIZ手工社
AI科技社
JOKER魔術社
新視角
POWEHI天文社
心域心理社
鏡-面話劇社
體聯
古榕文學社
跡行動漫社
ID推理社
清霽國學社
玖聆音樂社
環保社
跆拳道社
模擬聯合國
FBL商社
-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梁樹穎
黨總支書記
韋振益
副校長
王偉華、余超、覃方確、代紅亮、盧濤
參考資料:

歷任校長

姓名
到校年月
職務
翟文富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春)
監督
王憬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秋)
監督
林乾材
1907年(光緒三十四年春)
監督
王燾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秋)
監督
丁培珊
1909年(宣統元年春)
監督
白元麟
1909年(宣統元年秋)
監督
曹綬章
1910年(宣統二年)
監督
甘權
1911年(宣統三年)
監督
覃超
1912年(民國元年秋)
校長
張維嵩
1913年(民國二年三月)
校長
覃超
1914年(民國三年春)
校長
楊弢
1914年(民國三年秋)
校長
秦啟
1914年(民國三年秋)
校長
梁舒光
1916年(民國五年夏)
校長
唐貽彀
1920年(民國九年秋)
校長
黃南翰
1921年(民國十年春)
校長
姚乾丞
1922年(民國十一年)
校長
謝康
1925年(民國十四年春)
校長
黃煥乾
1927年(民國十六年)
校長
鄭賓
1927年(民國十六年秋)
校長
羅紹憲
1928年(民國十七年春)
校長
李駒光
1928年(民國十七年春)
校長
李庚
1929年(民國十八年秋)
校長
廖秉鈞
1930年(民國十九年四月)
校長
梁民武
1931年(民國二十年八月)
校長
莫一庸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四月)
校長
劉震霖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下半年)
校長
劉善繼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二月)
校長
潘振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春)
校長
周次抱(思寶)
1941年(民國三十年春)
校長
王劍功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上半年)
校長
莫若一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上半年)
代校長
黃公健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元月)
代校長
莫承萱
1949年11月至1950年底
校長
參考資料:
姓名
職務
任期
莫承萱
校長
1949年11月至1950年底
沈章平
校長
1951年底至1953年
王少白
校長
1952年11月至1955年2月
彭祖頤
校長
1955年3月至1958年8月
王少白
校長
1958年8月至1960年8月
余紹華
校長
1960年9月至1966年6月
曹軍宣
革命委員會主任
1968年9月
劉春華
革命委員會主任
1968年底
黃國良
革委主任
1970年2月起
姚洪福
革委主任
1974年5月至1978年7月
余紹華
校長
1979年3月至1984年10月
朱滄平
校長
1984年10月至1993年7月
郭雷鳴
校長
1993年7月至2001年3月
李昌林
校長
2001年4月至2017年9月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政治、軍事界

林國強
黃銘漢
吳集成
楊偉嘉
陳建林
王本吾
韋家國
韋獻猷
路藩
劉尚文
韋素華
沈章平
丘行
韋君毅
梁為揖
熊福強
韋毅
-
-
-
-

學術、科技屆

許祥泰
韋其寧
潘建
龍祖彭
李創采
黎平
韋春北
鄭梅
劉克夫
周繼揚
宋燕
卓斌
楊敏麗
唐洪
李良壁
鄭華山
海鎮環
王本吾
孫代文
章崇義
潘健
謝漢強
-

文藝界

吉聯抗
銀力康
王培堃
湯漾
梁榮中
朱錫華
丁憲文
-
-

體育界

張劍平
周耀東
楊毅

企業界

韋力清
姜援朝
劉耕
知名校友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