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是北宋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 作者:蘇軾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不羨腰金照地光,暫時假面弄西涼。
晴窗咽日肝腸煖,古殿朝真屨袖香。
說靜故知猶有動,無閒底處更求忙。
先生官罷乘風去,何用區區賦《陟岡》。

作者簡介

蘇軾,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洵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再中制科。為鳳翔府簽書判官,召試得直史館,攝開封府推官。神宗熙寧中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中,因詩托諷,逮赴台獄,後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會大旱,飢疾並作,軾請免上供米,又減價糶常平米,存活甚眾。杭近海,民患地泉鹹苦,軾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為翰林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後以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出知定州,後貶惠州。紹聖中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尋病逝常州。諡文忠。所作詩文清新暢達,作詞豪放,開拓內容,突破綺靡詞風,工書善畫。有《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