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特思維教程

柯爾特思維教程

英國劍橋大學認知研究基金會主任愛德華·德波諾從1970年開始致力于思維技能訓練問題的研究。他根據思維理論和豐富的思維技能教學的經驗,編寫了《柯爾特思維教程》(CORT Thinking)。該教程對世界許多國家都產生了很大影響。目前,英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委內瑞拉等國家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在進行思維教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柯爾特思維教程
  • 外文名:CORT Thinking
  • 作者:愛德華·德波諾
  • 單元:十個
柯爾特課程作者簡介,柯爾特發展,柯爾特在全球的影響,柯爾特課程目錄,CoRT 1:拓寬,CoRT 2:組織,CoRT 3:互動,CoRT 4:創造力,CoRT 5:信息與情感,CoRT 6:行動,

柯爾特課程作者簡介

柯爾特思維訓練系統課程,共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思維的廣度、思維的組織、思維的互動、創造力、信息和感覺、行動的結構。每部分由10個單元構成。柯爾特訓練用最簡單、實用和有趣的例子,讓學生容易理解和使用。課程以活潑生動、有趣的思考任務和活動,引發他們愉快地學習。
愛德華.德博諾博士 Dr. Edward de Bono,1933年5月19日出生於馬爾他的一個醫學世家,他早年在馬爾他聖愛德華書院求學,15歲成為馬爾他大學正式大學生,並在21歲取得了他的第一個博士學位——馬爾他大學醫學博士,之後又以優異的成績取得Rhodes Scholarship,前往英國牛津大學讀書,同時取得心理學及生理學的榮譽學位及醫科哲學博士。然後,他又在劍橋大學取得另一個哲學博士學位,並先後任教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及哈佛大學。1969年,基於醫學、心理學和哲學的專業背景,他成立了認知研究基金(Cognitive Research Trust, CoRT),用以繼續支持他的研究及把他的研究商業化。
德博諾博士將畢生精力用於創新思維領域的拓展與開發,他根據對人大腦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建構了世界上最龐大最具穿透力的思維訓練系統,創造出了“水平思考”,“平行思考”,“六頂思考帽”等廣泛套用於企業管理中的思考工具,被譽為“創新思維之父”。同時他開發的教育課程“CoRT”和“六頂思考帽”在全球已廣泛套用於美國、英國、愛爾蘭、加拿大、紐西蘭、以色列、馬爾他等50多國家的學校。

柯爾特發展

愛德華·德博諾自上世紀60年代末發現了“水平思維”之後,70年代初創立了世界上最龐大、最系統的思維訓練課程——柯爾特。1972年愛德華在劍橋建立了認知研究機構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認知研究機構 ),作為開展學校思維教育的慈善機構。
1973年6月-1975年3月,柯爾特教程6冊全部出版,成了愛德華的弟弟彼得的工作。直到1981年才由芝加哥的麥克斯韋·伯格曼和SRA(科學研究會)接管。之後被引入到中國授權德博諾中國公司負責推廣。
德博諾柯爾特思維打破了傳統教學的以知識為基礎的教育立場。 “如果知道,做起來就很容易——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這一點是柯爾特的關鍵元素。柯爾特重在“實用”——可操作性,是一套套用工具而不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學科(如歷史、地理等學科)。
在實踐中,柯爾特教程已經用於小到4歲的甚至兩歲的孩子,大到用於世界上的大型跨國公司的高級主管人員,甚至諾貝爾獎得主。它還用於小學生或成年人(比如在紐約的思維學校)。從天才到只接收IQ在140以上學生的學校,到英國的ESN(低能教育)學校,這種學校里的IQ範圍在75至80。使用它的領域貫穿委內瑞拉鄉村、倫敦、悉尼、多倫多這樣的地區,也有像尼日尼亞這樣的國家。
1976年,在英國的一家國防部中學進行了一項柯爾特研究實驗。顯示在受過柯爾特訓練之後,58%的人正在進行的高於他們的考試分數水平,87.5%的人正在進行的閱讀高於他們的分數水平,63.5%的人被鑑定超過他們的實際年齡。
1978年,德博諾的柯爾特思維課程就開始在委內瑞拉的全國國小4-6年級學生中套用,並培訓了4.2萬教師。後來引起北美國家的重視,在經過美國ASCD(課程發展監督協會)會議通過了全面推廣思維教學,在此期間竟然被當權派給“壟斷”了。不過後來在全球的校內校外的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證實了其真正價值。

柯爾特在全球的影響

在新加坡、澳大利亞、香港和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德博諾思維訓練課程成為高素質家庭孩子的校外必修 課。
美國教育發達的明尼蘇達州為培訓該課程的主要人員撥專款建立示範學校。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五個系將德博諾博士的書列為學生必讀教材。
委內瑞拉法律規定所有就學兒童每周必須花一小時來學習柯爾特教程。
新加坡有102所初級中學使用德博諾課程。
馬來西亞理科高級中學使用德博諾課程已超過十年。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共和國、英國,超過4000所學校使用德博諾博士的教程來教授學生思維方法

柯爾特課程目錄

CoRT 1:拓寬

第1課:對待觀點(PMI)有目的地檢查觀點正面的、負面的和有趣的方面,而不是馬上接受或者拒絕。
第2課:相關因素(CAF)儘可能廣泛地考慮有關情況的所有可能因素,而不只是考慮最直接的那些。
第3課:規則:基本的目的和相關原則,總結上面兩課。
第4課:結果(C&S)
第5課:目的(AGO)找出並定義自己的目的,清楚自己的目的同時理解他人的目的
第6課:計畫。基本的性質和相關過程,對前面兩課的總結。
第7課:優先權(FIP)選擇不同的可能性和備選方案,按照優先權順序排開。
第8課:備選方案(APC)產生新的方案和選擇,而不要限制在原來的方案上面。
第9課:判斷。不同的方法,總結前面兩課的大部分內容。
第10課:他人的觀點(OPV)暫時放下自己的觀點,考慮所有其他人對相關情況的觀點。

CoRT 2:組織

第1課:識別。有意識的識別某個情況從而更容易理解和處理它。
第2課:分析。兩種分析方法。有目的地把情況分解開來更有效地思考它。
第3課:對比。為了理解情況而使用對比。檢查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4課:選擇。有意識地尋找滿足要求的答案。從各種可能性中選擇。
第5課:尋找其它方法。探索解決問題的其它途徑。
第6課:開始。對實際情況開始進行思考。第一步該做什麼?
第7課:組織。組織解決實際情況的方式。
第8課:集中。考慮情況的不同方面。清楚當前所考慮的方面。
第9課:鞏固。取得了什麼進展。總結那些已經做了,那些還沒有做。
第10課:結論。得出一定的結論。即使最後得出沒有可行的結論也行。

CoRT 3:互動

第1課:同時考慮雙方(EBS)。在辯論中同時考慮兩個方面,而不是盲目的支持一方。
第2課:證據:類型。辯論中提出的證據的類型。區分事實和觀點。
第3課:證據:價值。訓練評定證據的價值。並不是每個證據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第4課:證據:結構。檢查證據:它是否獨立,是否依賴於另一證據,另一證據是否又依賴於其它證據,等 等。
第5課:同意,不同意,不相關。增加支持觀點的證據,去掉不支持觀點的證據。
第6課:保持正確1。兩種保持正確的方法:(1)檢查觀點本身,它的套用和效果。(2)參照事實、權威和 感覺。
第7課:保持正確2。另外兩種保持正確的方法:(1)使用名字、標籤和分類。(2)判斷,包括使用評價 詞。
第8課:錯誤1。誇大――錯誤地下結論,走極端。僅僅把結論建立在部分情況上。
第9課:錯誤2。另外兩種錯誤的方法:誤解和偏見。
第10課:總結。辯論完後得到了什麼?不能達成一致的7種可能的結果。

CoRT 4:創造力

第1課:正確,錯誤和PO。“PO”,是說明在沒有經過判斷或者分析的情況下就得出的有創造性的觀點。
第2課:手段。不只是利用觀點本身,還有他們引出的其它觀點。
第3課:隨意的輸入信息。那些輸入的無關的謬誤會使情況發生改變。
第4課:概念質疑。檢驗概念的“唯一性”會導致用另外的方式做事。
第5課:支配性觀點。大多數情況下都有占統治地位的觀點。為了具有創造性,必須擺脫這些觀點的束縛。
第6課:定義問題。對問題進行定義會使它更容易解決。
第7課:剔除謬誤。從觀點中找出謬誤並去掉它們。
第8課:聯合。通過考慮表面上沒有聯繫的觀點的性質,可以用融合或者結合的方式來創造新觀點。
第9課:要求。理解要求可以對創造性的觀點產生影響。
第10課:評價。某個觀點完全滿足要求嗎?它有那些優點和不足?

CoRT 5:信息與情感

第1課:信息。分析信息並評價它的完整性。考慮丟失了哪些有用信息?
第2課:問題。熟練使用問題。問題的目的和方向。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
第3課:線索。線索、推論和暗示。對給定信息的極大外推。把兩種線索結合起來。
第4課:矛盾。錯誤判斷,錯誤結論和其它錯誤的使用信息的方式。
第5課:猜測。信息不完整時使用猜測。好的猜測和差的猜測。
第6課:信任。可信性。如何評價我們獲得的信息。證明,確信,信任,一致同意,權威,媒體,奇聞,等 等。
第7課:已有的觀點。通常代替個人的思考――老套,陳詞濫調,偏見,大眾觀點,等等。
第8課:情緒和自我。情緒對思考的影響。通常的情緒和利己主義(必須正確,試圖扮滑稽,要面子,等 等)。
第9課:價值。價值決定著思考和最後結果的可行性。正確地評價價值而不要試圖改變它。
第10課:簡化和清晰化。最後歸結為哪一點?情況是什麼?思考的是什麼?

CoRT 6:行動

第1課:目標。思考要做的第一件事。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它將作為思考的主題。儘可能明確和集中的 選擇“思考目標”的重要性。
第2課:擴展。目標選好之後,下一步就是對它在深度、廣度和多樣性方面進行擴展。這是開放性思考。“對 於......儘可能多的思考”。
第3課:濃縮。第三步是把擴展思考濃縮成更切實、有用的東西:要點、摘要、結論、選擇。
第4課:TEC(TARGET-EXPAND-CONTRACT)--目標―擴展―濃縮。按次序使用上面三個工具。訓練確定目 標,思考主題並提取出可行的結論。
第5課:目的。搞清楚思考的確切目的。到什麼時候為止:作出決定,得到行動計畫或者觀點?思考的一般目 標和特定目的。
第6課:輸入。要考慮的情況、情景、框架、可用信息、因素和人。所有應該考慮的情況。
第7課:解答。各種備選的解決方案,包括最明顯的、傳統的和最新的。產生解決方案和補救缺陷的方法。
第8課:決定。決定的過程。從備選方案中選擇最好的。選擇的優先權和標準。決定的結果和評價。
第9課:實施。執行。得出思考的最後結果。制定實現最後選擇的步驟。把思考付諸實際行動。
第10課:TEC-PISCO。套用整個PISCO過程:目的―輸入―解答―決定―實施(Purpose-Input-Solutions- Choice-Operations)。合併所有的TEC-PISCO框架,使用前面的三個工具(TEC)來詳細定義 PISCO的每個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