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楊(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蘭州大學教授)

柯楊(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蘭州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柯楊(1935年8月——2017年5月16日),男,甘肅寧縣人,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學者,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生前歷任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民俗學會顧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等職。

1958年7月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先後任蘭州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長期從事民間文藝學和民俗學的教學與研究。講授過民間文學概論、中國民俗學、神話研究、花兒研究、民間文化研究方法論等本科生與研究生課程。1960年8月加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後改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兩次獲蘭州大學教學優秀獎。曾任蘭州大學中文系主任九年,兼任過國家教育部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民俗學會顧問、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甘肅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顧問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17年5月16日15時41分因病在蘭州逝世,享年8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柯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甘肅寧縣
  • 出生日期:1935年
  • 逝世日期:2017年5月16日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
  • 主要成就:先後任蘭州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 代表作品:《在蓮花山花兒會上 》
  • 性別:男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主要論著,主要獎勵,詳細介紹,

個人簡介

柯楊(1935 一2017),男,漢族,甘肅省寧縣人。歷任蘭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中文系系主任。系甘肅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為蘭州大學中文系碩士生導師。是我省著名的花兒學、民俗學專家。
蘭州大學柯楊蘭州大學柯楊

人物生平

他長期從事民間文學、民俗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經驗,並十分重視歷史文獻資料的考察求證,因此在民間文學、西北民俗、西北花兒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國內外引起了一定的反響,對將花兒推向世界起了重大作用。在研究生指導中,他所指導的美國和德國的兩名研究生均以“花兒學”長篇論文分別獲得印地安那大學和特里爾大學的博士和碩士學位。他主編的26卷本大型文獻叢書《西北民俗文獻》已於1990年正式出版發行,並參與了全國高等學校教材《民間文學概論》 (1980 )、《民俗學概論》 ( 1998 )和(中國風俗辭典) (1990 )及《中華民族飲食風俗大觀》(1992)等書的編輯撰寫工作。他自從 1958 年從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任教後,就開始留心民間文學,特別是流行於西北地區的花兒。1963年初上蓮花山,即被空前盛大的花兒會和深富地方風味的蓮花山花兒所深深打動。28歲的柯楊,以其流利的文筆、敏捷的思路,寫下了他踏上民間文學之路的第一篇記述性文章《在蓮花山花兒會上》 。文章約 6000 字,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他對蓮花山花兒的喜愛。文章中對蓮花山花兒和花兒會多角度多側面的描述,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對社會事象的洞察和綜合提煉能力。當歷史的巨輪步入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繼1951年《花兒溯源》在《蘭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二期)發表,柯楊的創作猶如火山爆炸,一發不可收拾。

主要論著

柯楊為人平易近人,樂於助人,有很好的人緣關係。他不但在大學執教,而且常常應基層邀請去傳經送寶,講學採風,不辭勞苦,為其他人修改作品,指導論文,深得廣大民間文學愛好者的尊重。他先後寫作發表了120餘篇學術論文,並與雪犁合編《花兒選集》(1980 年)、《西北花兒精選》(1987 年)、《中國風俗故事集》 等。他的主要事跡已收入《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1990 年)、《中國現代民間文學家辭典》(1993 年)、《中國文藝家傳集》《第四部》(1995 年)、《遠東及澳洲地區名人錄》英國,1988 年《世界名人大辭典》《英國,1990 年》及《國際傑出領導者名錄》《美國,1991 年》。論文《中國的山魅與巴西的林神》獲《民間文學論壇》 首屆“銀河獎”三等獎。柯楊教授最重大的貢獻是把花兒介紹到國外。他通過接待來甘肅蓮花山考察採風的外國專家學者,通過指導外國研究生,通過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通過寫文章,系統全面地向國外介紹洮岷及河涅花兒,讓中國西北花兒及花兒學傳遍世界。1981 年香港《文叢》 第三期上刊載了他的採訪記《西北高原的一穎明珠―甘肅蓮花山花兒會漫記》一文。他在文中向海外詳細介紹了蓮花山花兒與花兒會的情況。1992 年6 月,他又為《 金星》 雜誌撰寫了《“花兒”研究在國外》、《洮岷“花兒”在港台》兩篇文章,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花兒在國外及港、台研究的最新動態及成就。1997 年,他又去韓國參加國際民俗學術討論會,提交了《眺氓花兒中的祭祀性歌謠》論文,引起各國學者的極大興趣。進人新千年後,柯楊對民間傳統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深入。

主要獎勵

2000 年八九月間.他又應邀去荷蘭、義大利出席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並宜讀了《聽眾的參與和民間歌手的才能― 兼論“洮岷花兒”對唱中的環境因素》 ,引起了各國學者的關注。2001 年4月22日,他又寫了《蓮花山花兒程式論》一文。《蓮花山花兒程式論》 一文從“蓮花山花兒的創作程式類型”、“蓮花山花兒的對唱程式對歌手即興創作的影響”、“程式規限下民間歌手的創造性”等三個方面對蓮花山花兒程式作了全面深刻的論述。他多年來深入基層採風.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1 年5月21日,在中國文聯萬里採風活動表彰會上,柯先生獲採風“成果獎”,成為甘肅惟一獲此殊榮者。2002年2月18日,他的又一論文《社會轉型時期民間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和應採取的對策》脫稿。2002年6月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詩與歌的狂歡節——花兒與花兒會之民俗學研究》一書,該書獲得2004年8月獲得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第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第二屆學術著作獎二等獎。

詳細介紹

詳細介紹
柯楊(1935.8—2017.5 ),男,甘肅寧縣人,1958年7月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先後任蘭州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長期從事民間文藝學和民俗學的教學與理論研究。講授過民間文學概論、中國民俗學、神話研究、花兒研究、民間文化研究方法論等課程。1960年8月加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後改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兩次獲蘭州大學教學優秀獎。曾任蘭州大學中文系主任九年,兼任過國家教育部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等職。現任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甘肅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甘肅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近年還應邀在甘肅省各高校和省、市、州、縣所舉辦的基層文化幹部培訓班講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與傳承等問題達70餘次。
學術著作《詩與歌的狂歡節——花兒與花兒會之民俗學研究》(2002年)榮獲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於2004年8月頒發的第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另一部學術著作《民間歌謠》於2006年9月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發行。主編《西北民俗文獻》(26卷,1990年)、《中國風俗故事集》(上下冊,1985年),參與高校教材《民間文學概論》(1980年)、《民俗學概論》(1998年)和《中國風俗辭典》(1990年)的撰寫。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其中《甘肅永登縣薛家灣人的職業及其信仰習俗》(1988年)、《中國民間社團》(1986年)、《中國的山魈與巴西的林神》(1984年)、《民俗學套用研究漫議》(1988年)、《論伏羲神話傳說的文化史意義》(1994年)、《民間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和對策》(2002年)、《簡論春節的內涵與價值》(2006年)、《提高文化自覺意識,做好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工作》(2006年)、《振興傳統節日文化——中國文化崛起中的重要一環》(2007年)、《簡論古代文化遺址的開發及相關問題——以伏羲女媧文化遺址的開發為例》(2007年)、《“民俗主義”對花兒研究的啟迪》(2007年)、《剪紙藝術的創新之路》(2007年)、《一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關於甘肅省西和與禮縣傳統乞巧節的調查報告》(2007年)等,曾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或引用。先後發表古典詩詞創作100多首,於2006年8月榮獲中華詩詞協會首屆全國功勳杯詩詞大賽金獎,並獲功勳藝術家榮譽稱號。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先後訪問過美、韓、荷、德、意、法諸國,出席過多次國際學術會議,為中國民間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一定貢獻。曾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列入《遠東及澳洲名人錄》(1988)和《世界名人詞典》(1990)。2001年5月,榮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採風成果獎;2007年6月,榮獲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獎;2007年11月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頒發的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成就獎;2007年12月獲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