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乾湖(松原市水利風景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吉林省松原市查乾湖景區,是國家水利部批准的水利景區。以松原市查乾湖為中心,包括周邊文化遺存、漁業文化等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查乾湖
  • 外文名稱:CHAGANHU
  • 地理位置:嫩江與霍林河交匯的水網地區里
  • 氣候類型: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345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08:00~18:00
  • 門票價格:25元
  • 著名景點:王爺府、妙音寺、鴻鵠公園、博物
  • 所屬地區: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主要景點,漁業文化,歷史沿革,景區建設,交通線路,

主要景點

妙音寺:票價 35元/人/次(此價格有查乾湖旅遊提供)
妙音寺是查乾湖旅遊區的一個重要景點之一,最早建於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建國後曾遭嚴重毀壞。
直至2000年,經吉林省政府批准恢復重建,至2002年7月建成。建築面積6999平方米,占地面積為60000平方米。該寺坐北朝南,主要採用了藏漢蒙結合式建築,依照傳統中軸對稱式格局建成,整體布局莊嚴雄偉,氣象萬千。
其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院內有鐘樓、鼓樓、法物流通處、蒙醫診所和東西僧房左右配殿龍王廟外,還有藏式白塔及蒙古族特色的敖包,白塔前陳列有寺內出土一億三千年的古樹化石。
初游妙音寺,遠遠看見山門氣勢恢宏,奇麗壯觀。進入山門,大有進入洞天仙府之感,似乎覺得到了清淨之地,有了仙風道骨般的清爽與超脫。在大門正中首先看見一個法輪在轉,這是一個外面鑲有金色花紋的圓柱形手動法輪,據說前來遊覽和朝拜的人轉動它,可以為自己帶來好運。
郭爾羅斯王府:票價 35元/人/次
查乾湖畔的王爺府是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齊默特色木丕勒的府邸,位於查乾淖爾大街北側,引松河西側,是一座大型仿晚清古建築群,占地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213平方米,連同前面的廣場,後面的花園總占地面積四萬多平方米。王爺府建築布局嚴謹,氣勢恢宏,以四合院為單元,六進六出,呈現出博大精深,豪華壯麗的塞北名府的特色,為蒙地少有的宮殿式的府宅。東西兩區為商業區,中部是主展區,是集旅遊觀光、歷史展覽、民俗探源、人文開發、餐飲娛樂、商務洽談、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
王府歷史展廳,展示的是末代旗王齊默特色木丕勒之王公世家、重建府第、王府統治、興辦學堂、王室生活、政教一體、抗墾鬥爭等概況。亦是郭爾羅斯近、現代歷史的一個縮影。
王府民俗展廳,選取了衣食住行、婚俗節令、禮儀信仰、民間文藝、體育與娛樂、社會生產等六個方面,展示出素有“歌舞為伴、詩史為鑑”的蒙古族遊牧文化、遊牧風俗、遊牧精神,在滄桑巨變中,留下的良風美俗。
查乾湖漁獵文化博物館暨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博物館:票價 35元/人/次
位於吉林省松原市查乾湖景區,是我國惟一一座以漁獵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於2011年7月落成,並向遊客開放。漁獵活動是人類原始時期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查乾湖及松花江沿岸的青山頭紅石砬子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文化遺址證明,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查乾湖畔繁衍生息。從傳說中的肅慎、東胡、穢貊三大部落到夫余、渤海時期,查乾湖畔的先民們依然以漁獵為主要生活方式。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環境,使這種原始、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續了1000多年,直到遼金時期,隨著北方地區的遊牧文化、漁獵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日益交流與融合,查乾湖畔的農耕文化才逐漸發展。從遼代至元代,皇帝每年春天都要帶領群臣、嬪妃來到查乾湖進行“春捺缽”,在湖畔舉行盛大的祭湖儀式,鑿冰捕魚,設“頭魚宴”款待群臣使節。相傳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攻占金國重鎮塔虎城後,來到湖畔青山頭,面對查乾湖親奉九種禮貢焚香祭拜,並將查乾湖稱為“聖水”。至明、清時期,查乾湖的漁獵活動已經空前繁盛,成為漠北的漁獵天堂,人間的樂土。
滿蒙文碑,
孝莊祖陵陳列館及滿蒙文碑
孝莊祖陵陳列館及滿蒙文碑
俗稱庫里碑。碑文為滿蒙兩種文字。1981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此碑為吉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滿蒙文碑”,全稱為“追封忠親王暨忠親王賢妃碑”。滿蒙文碑是後金及清初滿族統治者實行滿蒙聯姻政策、清王朝與科爾沁關係的重要歷史見證。碑體雄偉,造型奇特,雕刻精美,巧奪天工,是蒙地罕存的清代藝術珍品,也是吉林省清代碑刻中規模較大、雕工精細、藝術處理比較完美的石碑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石碑為火成岩,碑額、碑跌呈褐色,碑身呈淡灰色。石碑由碑額、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通高5.82米。碑額呈長方體,頂端兩角略圓,高145厘米,寬130厘米,厚40厘米。碑身呈板狀長方體,高292厘米,寬125厘米,厚34厘米。碑面上共陰刻383個印刷體滿蒙兩種文字,每種文字的第一行皆為“追封忠親王暨忠親王賢妃碑”。碑座為一完整巨石雕刻而成的石龜。尾長310厘米,高145厘米,最寬處132厘米。龜四足撐地,身上紋飾雕刻精美。
滿蒙文碑為清代孝莊文皇后的生父生母碑。孝莊,又名布木布泰,清初內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有“滿蒙第一美女”之譽。《清史稿.外戚表》載:“孝莊文皇后父寨桑,莽古斯子。順治十一年五月壬辰,追贈和碩忠親王”。《清史稿.列傳.后妃》也有同樣記載:“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來歸。崇德元年,封永福宮莊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世祖即位,尊為皇太后。順治十一年,贈太后父寨桑和碩忠親王,母賢妃”。忠親王寨桑就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外祖父,忠親王賢妃,即順治皇帝的外祖母。兩人死後,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被皇帝追封為和碩忠親王和賢妃,順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按順治皇帝及孝莊太后旨意,由寨桑夫婦的長孫和塔立碑於墓前。
區內八景:
(1) 查乾湖光:查乾湖號稱“北國明珠”,水質澄澈、煙
蓮花池
蓮花池
波浩淼、水鳥翔集、蘆葦如濤,景觀壯美、靜謐而蒼涼,給人以震撼性的美感;
(2) 草原天堂:郭爾羅斯草原位於松嫩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遼闊。引松運河像閃亮的緞帶鑲嵌其間,灌溉著稻田,也滋養著草原;蒙古屯鄉蒙族族風情純正濃郁。那達慕大會、祭火、新年、祭敖包、成吉思汗大祭、端午獵日等節事活動豐富多彩,對遊客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3) 蘆葦蕩漾:查乾湖水波浩淼,蘆葦蕩漾,一片煙水迷離。查乾湖的蘆葦盪,不僅是重要的造紙原料,也是鳥類重要的棲息避難所,同時還是蔚為壯觀的旅遊景觀;
(4) 百鳥爭鳴:查乾湖是吉林省重要的濕地保護區,鳥類生活的棲息地和遷徙中轉之地。新甸泡位於查乾湖保護區的核心地帶,蘆葦叢生,水草豐茂,一到鳥類繁衍遷徙季節,這裡百鳥雲集,堪稱鳥類天堂;
(5) 冬漁奇觀:查乾湖盛產青魚、鯉魚、鰱魚等數十種魚類,每到冬季,漁民鑿開厚達1.5米的堅冰,將200米長漁網徐徐送入水中,喊著號子,將成千上萬斤的魚拉出水面,運向四方,場景非常壯觀;
(6) 鴻鵠憑欄:鴻鵠樓位於查乾湖濱制高點上,樓高29米,取意查乾湖為鳥類天堂,號稱鴻鵠樓。飛檐斗角、雕樑畫棟,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登樓遠眺,只見水天一色、白帆點點、雲水無邊、百鳥翔集,實為人間佳境;
(7) 百舸爭流:魚汛季節,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場景異常壯觀;
(8)水上樂園:廣闊水面上的遊艇等現代娛樂設施構成吸引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水上樂園。
境外八景:
(1) 青山日出:青山頭三面環水,被查乾湖環抱。日出時節,煙水迷茫,雲蒸霞蔚,景致壯美;
(2) 大壩日落:油田大壩西臨查乾湖,水面遼闊,是觀賞日落的絕佳位置。日落時分,夕陽燦爛,水上金光閃閃,景致讓人沉醉;
(3) 長山煙雨:長山不高,宛如臥龍,橫亘在查乾湖北面,煙雨之中,山形奔走,彷佛要騰空而起,場景奇妙;
(4) 佛寺曉月:歷史上的妙因寺曾是前郭地區的宗教文化中心,廟宇規模宏大,香火鼎盛,四方朝拜信者,絡繹不絕。在原址上重建的妙因寺,依山面水,建築精美,體現了正統的藏傳佛教風格,是人們修身養性、觀光旅遊的勝地;
(5) 藍天白云:天高雲淡,白雲朵朵,大地遼闊,牛羊成群,草原勝景美不勝收;
(6) 飛雪迎春:漫天風雪,籠罩了查乾湖和草原,預示著春天即將來臨;
(7) 原馳臘象:冬季,冰雪覆蓋了草原大地,一片銀裝素裹。低山在草原上微微隆起,好一派原馳蠟象;
(8) 草原風暴:茫茫草原一到冬季就成了狂風肆虐的世界,呼嘯的寒風,裹挾著冰雪,穿過蒙古高原來到這裡,颳得天地一片蕭條,讓感覺遲鈍的現代人,感覺到自然的風格和力量。

漁業文化

查乾湖冬捕,一種古老的漁獵方式。2004年,中國城市研究會依據《亞太人文生態價值評價體系》,把查乾湖冬捕評審列入“中華百大美景奇觀”並載人《亞太國際卓具保留價值的生態歷史財富》藍皮書目錄。2008年查乾湖冬捕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查乾湖冬捕景觀成功人選“吉林八景”,被譽為“冰湖騰魚”。
查乾湖冬捕前要舉行跳舞祭湖醒網等儀式,這一習俗從遼金延續到當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頭魚拍賣更是熱鬧,一條魚能賣到上萬元。吃頭魚能帶來好運據說歷來帝王就喜歡吃查乾湖的頭魚預示江山穩固風調雨順。查乾湖冬捕曾獲單網捕魚量最多的世界吉尼斯記錄,一網最多能捕十多萬斤。
查乾湖是目前唯一仍然保留蒙古族最原始的捕漁方式,因此令這個活動被列入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也因此令查乾湖成為了吉林省新興的旅遊景點[7]。冬捕每年舉行,以令這個傳統得以流傳下去。漁夫會在湖上厚冰鑽多個鑽孔來下網,然後透過透明的冰層追蹤魚群的動向。捕漁的網的網孔遵照傳統保持疏織,以確保魚齡在五年以下的幼魚可以游離漁網,以確保將來的漁獲[8]。即使如此,在2005年捕魚曾創下一次下網捕獲104,500公斤的漁獲而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這個紀錄於2008年被168,000公斤的漁獲打破。
“查乾湖冬季捕魚節”是查乾湖每年冬季的核心旅遊賣點,加上附近的妙因古剎(藏傳佛教)、查乾湖滑雪場等景點,大力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而基於這個日益商業化的活動,冬捕每年的頭魚往往成為當地富有階層搶購的目標,亦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早在一萬年前,古老的查乾淖爾人就在這裡以漁獵為生。古代的蒙古族之所以稱查乾湖為聖水母親湖,主要是他們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生於斯、長於斯,以湖為生,惜湖如命,愛湖 如母,尤其是在寒冷漫長的冬季,他們更是依靠傳統的捕魚方式(查乾湖冬捕)戧勝嚴寒,維繫生活,繁衍生息,世代傳續。真正的查乾湖冬捕可以追溯到遼金時期。據史料記載,遼帝最喜歡吃“冰魚”。每年臘月,遼王都要率領家眷來北方,在查乾湖湖面上搭建帳篷。在帳篷里把腳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紙片兒,這時可以看見魚兒在冰下遊動。看夠了想吃時再將薄冰打開,鮮活的魚兒就接二連三地跳上冰面……歷史上習慣把這種冬捕稱為“春捺缽”。查乾湖冬捕不僅是一種漁獵文化,更是一種民族文化。冬捕是一項集體活動,使得各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得以交流,一切文化和精神在冬捕的日子裡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和傳承。查乾湖冬捕是人類生存成果的一次大的,全面的,輝煌的展示和普及。
查乾湖冬捕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現代人對它的傳承和發揚。查乾湖開發區成立以來,深入挖掘整理查乾湖冬捕這一獨具特色的漁獵方式,重現了祭湖醒網儀式、冬網捕魚等。同時,在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上又增加了查瑪舞、民族歌舞、頭魚拍賣、現場觀魚和大型文藝活動等,不斷豐富內容。截至目前,查乾湖開發區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2006年,查乾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被中國旅遊產業年會評為“中國十大生態類節慶”。
曹保明先生在《最後的漁獵部落》一書中這樣說:“這種古人類生存的文化形態至今仍能讓人直接去體驗和感受這種原色的地方如今已為數不多了,走近查乾湖冬捕,有一種走進遠逝的樓蘭古地之感,又好似來到秘魯印第安人古老的生存部落,你會感受到大自然在平凡的接納你,又在生動地擁抱你。是的,這兒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後一處被自然和人類完整保存下來的漁獵部落。在現在文明中保存著傳統文化生活的內涵這是對歷史的一種延伸,它的價值不單單在於記錄了人類文化的走向,還記載了人類精神的歷程。”
查乾湖冬捕前要舉行神秘的“祭湖·醒網”儀式。歷史上的蒙古族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山祭水之俗。據說,1211年,成吉思汗率領九翼鐵騎,在晨曦時分,來到位於查乾湖北岸的“青山頭”台地。在“蘇魯錠”的引領下與眾人一道手托“九九禮”,在九堆沖天聖火的噼叭聲中,掛其帶於頸,懸其冠於腕,站在祭台前,面對查乾湖,對日九跪,對湖九拜,齊聲高誦《查乾湖祭詞》。接著將芳香的奶酒灑進查乾湖,意為讓芳香的奶酒與一望無際的查乾湖永久溶為一體。
查乾湖
查乾湖(19張)
這一千百年來延襲下來的、帶有傳統宗教色彩的“祭湖·醒網”儀式流傳至今天,場面壯觀而神秘。由身穿蒙古袍,落腮虬髯的漁把頭宣布儀式開始,震天的鑼鼓,轟鳴的法號驟然響起。手持法鈴吹奏著海螺、牛角號,圍繞擺放著九種供品和點燃九炷檀香的供桌、掛滿哈達插滿松柏枝的敖包和熊熊燃燒的炭火轉三圈後合掌站立在供桌前誦經;查瑪舞隨之舞起;身穿白茬羊皮襖,腰系寬板皮帶的漁工和身系彩條頭掛串鈴的高頭大馬拉著裝滿冬捕魚具的爬犁威武地進入祭湖醒網場地。漁把頭左手端起盛滿醇香奶酒的大木碗,面對蒼天聖湖高聲誦祭湖詞,隨後雙膝跪在冰面上,用右手中指沾酒分別彈向天空、地面,然後將碗中的酒倒人湖面鑿出的冰洞,眾喇嘛也邊誦經文邊將供桌上的供品拋人冰洞。漁把頭從蒙古族少女,手中接過哈達系繞在插滿松柏枝的敖包上,蒙古族青年歡跳著將手中的糖果拋向人群,將桶里的牛奶灑向天空、地面。
祭湖醒網是祭祀天父、地母、湖神,保佑萬物生靈永續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所表達的是湖區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對大自然恩惠的感激,也是查乾湖人精心打造的一張民族旅遊的特色牌。
祭詞
儀式開始:朝著查乾湖行過九次大禮之後,眾人高聲朗誦《查乾湖祭詞》——
查乾湖啊,蒼天的寶鏡;
查乾湖啊,大地的眼睛。
所有的生靈,所有的生命,
都聚在你智慧的懷中。
查乾湖啊,聖潔的標記;
查乾湖啊,母親的象徵。
所有的先民,所有的民眾,
都握在你庇護的手中。
獻上九九禮呀,奉上一個心誠。
湖上層層浪花,跳動八方精靈。
插上九炷檀香,插上九枝青松;
獻上九條哈達,白馬青牛為供。
查乾湖冬捕 演繹別樣風情!

歷史沿革

1986年8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6)131號文〕批准建立吉林省查乾湖自然保護區,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設立吉林省查乾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由前郭縣政府領導,吉林省環境保護局負責業務指導。
200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吉林查乾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2007年4月6日,國務院(國辦發[2007]20號)正式批准查乾湖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景區建設

2002年,經省政府批准查乾湖旅遊經濟開發區(省級)成立。查乾湖位於查乾湖旅遊經濟開發區內,蒙古語為“查乾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南北長37公里,東西平均寬17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億立方米,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查乾湖環境優美、景色秀麗、風光迷人、資源豐富,盛產鯉魚、鰱魚、鱅魚等,年可產鮮魚6000噸,蘆葦5萬噸,其中查乾湖鱅魚(俗稱胖頭魚)獲得了國家AA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雙認證及“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湖區現有鳥類16目47科239種,有國家一級保護的丹頂鶴、白頭鶴、東方白鸛等9種,有國家二級保護的黑臉琵鷺、灰鶴、雀鷹等35種。
自開發區成立以來,縣委、縣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積極挖掘查乾湖歷史文化,依託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快速發展旅遊業。累計投入資金5億多元,建設了妙因寺、成吉思汗召、王爺府商業區等一系列景觀景點,修建了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開發了竹筏游湖、水上娛樂、冬網捕魚等遊樂項目,完成了遊客服務、商貿服務、郵電通訊等服務設施,把原來的小漁村建設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全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查乾湖冬捕被評為中華百大美景奇觀,成功入選“吉林八景”,被譽為“冰湖騰魚”,單網捕魚最高產量16.8萬公斤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在旅遊規劃方面,在開發區成立之初,聘請了北京大學編制了《查乾湖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暨中心區詳細規劃》和《查乾湖旅遊度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推動了旅遊區健康發展;2006年,又重金聘請國內知名的甲級設計單位—與英國合資的上海奇創旅遊規劃設計公司進行查乾湖旅遊戰略運營策劃和詳細規劃修編,對未來旅遊區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在旅遊宣傳方面,連續舉辦了十屆“中國·吉林查乾湖蒙古族民俗旅遊節”和十屆“中國·吉林查乾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包括韓日、港澳台等國內外重要新聞媒體紛紛來查乾湖採訪報導。旅遊節期間,舉辦了攝影、書畫、詩歌、楹聯和垂釣等大賽。2006年“查乾湖蒙古族民俗旅遊節”和“查乾湖冰雪捕魚旅遊節”分別被評為“中國十大民俗類節慶”和“中國十大自然生態類節慶”。近期分別又被評為“最具旅遊人氣中國節慶”和“最具文化傳承價值中國節慶”。開發區還通過參與、協助拍攝影視劇等進行宣傳促銷,先後有《聖水湖畔》、《美麗的田野》、《天道無欺》、《成長》和《關東漁王》等影視劇在查乾湖拍攝,其中《聖水湖畔》在中央一套及地方台電視台熱播後,取得了轟動性的效果,極大地宣傳了查乾湖,推動了查乾湖旅遊業的迅猛發展。
目前,查乾湖旅遊度假區形成了夏季以大湖濕地、草原風光及蒙古族風情為特色,冬季以冬網捕魚、展現查乾湖悠久漁獵文化為主要內容,集觀光、娛樂、休閒、度假、餐飲、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交通線路

查乾湖地理位置為東經124°03′-124°34′,北緯45°09′-45°30′,地處吉林省西北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和吉林省的金三角地區,同時是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三江交匯處和東北平原、松嫩平原、科爾沁草原三原重疊處。它西鄰乾安縣,北接大安市,東靠圖門至烏蘭浩特公路和長春至白城鐵路。查乾湖交通便利,三個近距離機場(長春龍嘉機場、哈爾濱閻家崗機場、大慶機場);四條主要鐵路:京哈鐵路、京齊鐵路、長白鐵路、通讓鐵路;數條主要公路幹線:明沈線(203國道)、長白線(302國道)、京哈線(102國道)以及科鐵、琿烏、廣大高速等國省級公路幹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