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家坪鎮(柏家坪)

柏家坪鎮

柏家坪一般指本詞條

柏家坪鎮位於湖南寧遠縣境北部,距縣城34公里。東鄰鯉溪鎮,南接保全鎮仁和鎮,西界棉花坪瑤族鄉中和鎮,北連清水橋鎮。全鎮下轄28個行政村及社區。總面積160.56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2234.2公頃,46583人(2017年)。境內西、北面是高山,東北面為山地和丘陵,東南面和南部為低矮山丘。舂水流經腹地,中下游形成平川,沿河層層築壩,段段設堰,兼有大壩口水庫、觀音閣水庫和其他水利設施,灌溉極為方便。永連公路貫穿南北,陸上交通非常便利。

柏家坪鎮作為全縣的小城鎮建設示範區,擬在未來十年以該鎮二廣高速和 永連、柏新坦公路交匯地帶為中心,建成一個約3平方公里的集歷史文化、田園風光和工業商貿為一體的新型小城鎮。辦公會還為該鎮現場解決了初期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宋振平及縣財政、發改委、規劃、公安、交通、公路、地稅、文化、水利等十五個縣直單位負責人參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柏家坪鎮
  • 別名:舂陵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寧遠
  • 地理位置湖南寧遠縣境北部
  • 面積:160.56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6583人(2017年) 
歷史沿革,先秦,漢朝,現狀,歷史遺蹟,行政區劃,經濟,人文地理,文化教育,

歷史沿革

先秦

柏家坪鎮歷史悠遠,是湘南文明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古稱舂陵、北屏(意為寧遠北部屏障)。柏家坪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北部的一個古老小鎮,原名舂陵鎮,秦始皇統一天下時,曾在此設立郡縣,屯兵“南取百越之地”。

漢朝

漢代時為寧遠縣地域為舂陵侯國,公元前124年,漢武帝頒布“推恩令”,更在此詔封舂陵侯國,封長沙定王之子劉買為舂陵侯。後東漢光武帝劉秀便發祥於此。

現狀

時至今日,柏家坪集鎮依然是全縣最大的農村城鎮,更吸引遷入戶達600多戶,成為了全縣唯一一個天天趕集的小城鎮,集市貿易成交額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居全縣之首。早期的開發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讓該鎮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一直居於全縣領先地位,被譽為“北路糧倉”、“人才搖籃”。
鎮政府鎮政府

歷史遺蹟

柏家坪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中名勝古蹟舂陵古城遺址和舂陵侯墓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柏家坪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鎮上的一條長約一公里的老街,曾經的老街兩廂房子鋪面一對,中間的路接成了街。每間鋪面兩側立木柱,支撐滴檐。門面皆為木板壁,經歷風雨和歲月,下面部分泛黃,上面部分結集了風菸灰塵,顯現出深邃厚重的歷史滄桑感,檐下走廊和街道都鋪青石板,經年累月,被腳板和鞋底磨得平面光滑如鏡。但是,時過境遷,隨著年代的發展,腳下的青石板路漫漫變成了水泥路,垂垂老矣、搖搖欲墜的老房子要么隨著家族的變遷轟然倒地,要么隨著經濟的發展在逐漸被一棟棟磚混結構、漂亮的小樓房取而代之。
永連公路沿路規化永連公路沿路規化
鎮公祠內原有“翰林院”、“進士”、“文魁”、“經魁”、“會魁”等牌匾,由於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時全部被燒掉。一塊“御石碑”也不見蹤影。現僅存石鼓一對和圍桿石四根都已破損。
柏家坪鎮
舂陵侯墓遺址位於柏家井村。
2014年7月,柏家坪豎碑“舂陵古城”。
柏家坪鎮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柏家坪。
轄柏家坪居委會,雙井圩、北屏、禮仕灣3個社區,王家沖、崗之頭、可亭、瓦渣坪、蔡地里、嶺腳洞、皇家洞、馬頭上、柏家、眼頭、四元山、劉均申、井塘背、橋頭、鄭古元、唐家漯、左家、壩子頭、榜利元、新團結、潘花、興旺、都喜、神山下24個村委會。
鎮沿用柏家坪自然地名。清以前屬舂陵鄉,解放之前稱北屏鎮。解放後屬柏家區。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時由原柏家坪鎮、禮仕灣鄉、雙井圩鄉合併而成。

經濟

該鎮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是全縣有名的魚米之鄉。糧食作物,烤菸、甘蔗的種植面積與產量在全縣處於領先地位。集市貿易成交額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亦居全縣前茅。鎮年國內生產總值17473萬元,年財政收入320萬元。
柏家坪鎮(柏家坪)
境內有彩燈廠、鞋廠、紅磚廠、鋁製品廠、藕煤加工廠等。設有中學2所,國小39所,醫療機構3個。在柏家坪圩與柏家村之間的西漢舂陵侯城址和舂陵侯墓,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9年為革命捐軀的巾幗英雄柏忍(春芝),出生於該鎮柏家村。

人文地理

一、【柏家坪社區】轄柏家坪、柏家井、謝家、毛家壩、明水橋村、唐家村,社區居委會設在原柏家坪村。
二、【雙井圩社區】轄大路尾、長嶺上、雙井圩、下壩洞、黃泥壩、百佳洞,村部設在原雙井圩村。
三、【禮仕灣社區】轄小新屋、老屋、彭家、林里坊、茄子園、普洛洞,村部設在禮仕灣黨總支部活動中心.
四、【 北屏社區 】轄楊柳橋、蒿草坪、左洞村,村部設在原楊柳橋村。
五、【王家沖】 Wángjiāchōng
王姓始居此山沖得名。轄王家沖、觀音山、淌岩水、羅盤井、冷水源、羊角腦、覓水岩、吊水井、桐子山、四家屋、凼古里、獅子坪、天元山、呼家、九龍巖、西漯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13.5平方公里,耕地59.4公頃,319戶,1242人。
六、【崗之頭】 Gāngzhitóu
因村樹立在山崗之頭得名。村委會駐崗之頭,轄崗之頭、於家、南嶺、李子元等15個村民組。總面積4.9平方公里,耕地62公頃,439戶,1719人。
七【壩子頭】 Bàzǐtóu
村立壩頭上得名。村委會駐壩子頭,轄壩子頭、軍婆漯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3.4平方公里,耕地45公頃,272戶,1092人。
八【眼頭】 Yǎntóu
村立井眼前頭得名。村委會駐眼頭,轄8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39.4公頃,218戶,882人。
九【橋頭】 Qiáotóu
村立石橋邊得名。村委會駐橋頭,轄橋頭、石海、大板丘、陳家洞、蛟龍壩、五家嶺、石塘沖、苦株山、千斤窩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56.7公頃,336戶,1339人。
十【可亭】 Kětíng
村邊有一涼亭得名。轄可亭、羊角砠、下七里坪、中七里坪、七嶺腳、灣子裡、上七里坪、碟子塘、朱家山、黑面山、茶子山、鯉魚憑坡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72.8公頃,383戶,1491人。
十一、【瓦渣坪】 Wǎzhāpíng
村立舊房基上得名。村委會駐瓦渣坪,轄瓦渣坪、梅子漕、南沖漯、養義塘、油竹洞、毛坪嶺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5.1平方公里,耕地59.6公頃,322戶,1012人。
十二、【蔡地里】 Càidìlǐ
蔡姓遷走,高姓建房於蔡姓地基上得名。村委會駐蔡地里,轄蔡地里,大淌頭、百步嶺、鷓鴣山,白竹凼,形頭嶺,歐家、卿家、張家嶺、李子井、貓仔凼、羅家、宋家、唐家嶺、黃毛嶺、古木砠等20個村民組。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75.3公頃,344戶,1273人。
十三、【嶺腳洞】 Lǐngjiǎodòng
位於嶺腳下的田洞得名。村委會駐嶺腳洞,轄江家、唐家、灣子裡、大壩口、白毛沖、蔡山漯、曲水源、會事堂、沈家、芒古坪、油榨山、鳳形、華石板、牛仔田、鵝公插水、黃桶嶺、大腹漯等17個村民組。總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208.2公頃,526戶,1764人。
十四、【皇家洞】 Huángjiādòng
黃姓定居,後鄭姓遷入改為皇家洞。村委會駐皇家洞,轄皇家洞、榴塘井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5.7平方公里,耕地65.2公頃,358戶,1272人。
十五、【馬頭上】 Mǎtóushàng
村後山形似馬得名。村委會駐馬頭上,轄馬頭上、羊仔頭、塘下洞、廠屋裡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74.8公頃,474戶,1714人。
十六、【柏家】 Bǎijiā
柏姓來此定居得名。村委會駐柏家,轄31個村民組。總面積3.1平方公里,耕地88.5公頃,695戶,2656人。
十七【四元山】 Sìyuánshān
村後山形似牛,四周渾園而得名。村委會駐四元山,轄四元山、下眭家、牛塘坪、桃花井、前塘山、牛塘嶺,官山、鰱魚塘、唐家、上眭家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4.6平方公里,耕地49.9公頃,328戶,1304人。
十八、【劉均申】 Liújūnshēn
以族宗姓名得村名。村委會駐劉均申,轄劉均申、十五廟、河西鳳、蔡漯、毛栗山、下小泥漯等22個村民組。總面積8.1平方公里,耕地88.8公頃,523戶,2251人。
十九、【井塘背】 Jǐngtángbèi
村立泉井山塘背上得名。村委會駐井塘背,轄井塘背、腰江、潘家、老屋場、呂家、孫家、蔣家、牛角丘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4.6平方公里,耕地54.9公頃,323戶,1255人。
二十【左家】 Zuǒjiā
左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左家,轄左家、棉花漯等17個村民組。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70.5公頃,429戶,1691人。
廿一【板利元】 Bǎnlìyuán
村內昔有一棵板栗樹得名板栗園,後簡化為板利元,轄板利元、兩江口等17個村民組。總面積8.1平方公里,耕地89公頃,453戶,1750人。
廿二【新團結】轄三文洞、寒塘兩個建制村合併為新團結建制村,村部設在原三文洞村
廿三【潘花】轄花橋、潘家洞兩行政個村合併為潘花建制村,村部設在原花橋村。
廿四【興旺】轄馬頭崗、火燒石兩個建制村合併為興旺建制村,村部設在原馬頭崗村。
廿五【都喜】轄都堂嶺、西林寺兩個建制村合併為都喜建制村,村部設在原都堂嶺村。
廿六【神山下】村立神仙山腳下得名,轄牛軋丘、神山下,村部設在神山下村。
廿七【唐家漯】 Tángjiāluò
唐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唐家漯,轄唐家漯、大漯、新屋場等3個村民組。總面積4.9平方公里,耕地23.6公頃,132戶,482人。
廿八、【鄭古元】 Zhènggǔyuán
因祖先由姑母養大稱鄭姑養,後改為鄭古元。村委會駐鄭古元,轄鄭古元、新鋪坊、白排樓、油榨里、新立鋪、唐家、鳳家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50.5公頃,377戶,1372人。

文化教育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柏家坪鎮舂陵中學坐落在湖南省永州市內,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曾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師們憑著開放的教育思想,領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質,進取的態度,奉獻的精神和踏實的作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路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捕捉著現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之一。
柏家坪鎮(柏家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