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立筋

架立筋

架立筋是指輔助箍筋架立的縱向構造鋼筋,其主要作用是把受力鋼筋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上,並與受力鋼筋連成鋼筋骨架,從而充分發揮各自的力學性能。對於一般的鋼筋混凝土簡支梁來說,由於其在荷載作用下上部受壓,故在樑上部不需要配置受拉鋼筋,但為了施工時架設箍筋的需要,在樑上部一般布置兩根通長的鋼筋,圖中表示為2Ф1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架立筋
  • 外文名:auxiliary steel bar
  • 術語所屬:建築術語
  • 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 作用: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便於施工
概念,直徑選擇,平法標註,構造要求,

概念

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壓區,並且直徑較小。當梁支座處的上部布置有負彎矩鋼筋時,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需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紮。在設計時樑上部如果需要布置受壓縱筋時,受壓縱筋可兼作架立鋼筋。

直徑選擇

架立鋼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
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 9.2.6條規定:梁內架立鋼筋的直徑,當梁的跨度小於4m時,不宜小於8mm;當梁的跨度為4m~6m時,直徑不應小於10mm;當梁的跨度大於6m時,不宜小於12mm。
一般來講,如果樑上部分別布置有架立筋和縱向受力鋼筋時,判別樑上部的鋼筋的方法就是比較上部鋼筋的直徑,直徑較小的是架立筋,直徑較大的是縱向受力鋼筋。

平法標註

在梁的集中標註中,樑上部的架立筋的配置是必注值。所注規格與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套用加號“+”將通長筋與架立筋相聯。注寫時應將角部縱筋寫在加號的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後面的括弧內,以示不同直徑以及與通長筋的區別。當全部採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寫入括弧內。
例如:2Ф22+(4Ф12)用於六肢箍,2Ф22為通長筋,4Ф12為架立筋。

構造要求

由於架立筋在設計時不受力,故只要根據梁的跨度滿足最小的架立筋直徑的要求即可。並且因為梁支座處會受到負彎矩的作用,在樑上部配置有負彎矩鋼筋,因此負彎矩鋼筋與架立筋之間需要通過搭接方式連線在一起。由平法圖集11G101-1可得,對於非抗震框架梁與抗震框架梁,其中的架立筋與支座負筋的搭接長度均為150mm。
KL縱向鋼筋構造KL縱向鋼筋構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