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城區

枳城區

枳城區為四川省已撤銷的地級市涪陵市下轄區(今重慶市涪陵區一部分)。枳城區是原涪陵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位於原涪陵市中部、長江烏江交匯之處。

枳城區境內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歷史遺蹟眾多。“水下碑林”白鶴梁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是全國首座水下博物館;北岩點易洞程朱理學發祥地之一,理學大師程頤曾長期在此講學、注《易》;巴國故里小田溪曾出土我國第一套戰國錯金雲紋編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枳城區
  • 行政區類別:縣級
  • 所屬地區:四川省涪陵市(今重慶市涪陵區)
  • 地理位置:四川東部(今重慶市中部)
  • 面積:1550平方千米(1997年)
  • 下轄地區:荔枝街道、崇義街道、敦仁街道等
  • 政府駐地:中山東路
  • 電話區號:0810(今023)
  • 郵政編碼:648000(今408000)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61.5萬(1997年)
  • 著名景點:點易洞、白鶴梁、烏江畫廊、武陵山、大木花谷、御泉河
  • 機場:重慶江北機場
  • 火車站:涪陵站、涪陵北站
  • 車牌代碼:川N(今渝G)
  • 方言:西南官話-成渝片-涪陵話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

建制沿革

1996年3月,撤涪陵地區,設地級涪陵市,撤縣級涪陵市,設枳城區、李渡區。地級涪陵市下轄新設立的枳城區、李渡區和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代管縣級南川市。1996年9月,涪陵市劃歸重慶市代管。 1997年,涪陵市改隸重慶直轄市。1998年12月,撤銷地級涪陵市和枳城區、李渡區,設立重慶市涪陵區,重慶市涪陵區轄原枳城區、李渡區的行政區域;原涪陵市所轄(代管)的南川市武隆縣豐都縣墊江縣改歸重慶市直接管轄。
枳城區
歷史痕跡

行政區劃

枳城區轄4個街道辦事處:敦仁街道、崇義街道、荔枝街道、江東街道
8個鎮:黃旗鎮、龍橋鎮、白濤鎮、焦石鎮、珍溪鎮、清溪鎮、南沱鎮、百勝鎮
6個鄉:山窩鄉、羅雲鄉、卷洞鄉、叢林鄉、仁義鄉、中峰鄉
區人民政府駐中山東路。

地理環境

枳城區東鄰豐都縣,北依墊江縣,西靠李渡區(今重慶市涪陵區一部分),南界武隆縣、南川市(今重慶市南川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