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鋒

林輝鋒

林輝鋒,男,1977年生,福建漳州人。歷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99年9月至2005年 7月就讀於中山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博士學位。2005年8月起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任教,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政治史、文化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輝鋒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7年
  • 職業:歷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課程信息,科研項目,著作、教材,代表性論文,

課程信息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料學
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科研項目

《從帝制到共和轉型期傳統政治精英的處境與抉擇——以徐世昌為中心的考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8年度一般項目,主持。
《近代中國武術的轉型與再造:民國時期的國術改良運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度一般項目,主持。
《馬敘倫與民國教育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度一般項目,主持。
《新四軍史料的徵集、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1年起,參與。
《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0年起,參與。
清史《傳記·類傳·學術》項目,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2009年起,參與。
《民國時期顧炎武研究資料彙編》,崑山市顧炎武研究會,2018年起,主持。
“歷史學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2018年起,參與。
“香港教育專項研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2016~2017年,參與。

著作、教材

《馬敘倫與民國教育界》,獨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國命革命與北伐戰爭》,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義務教育教科書《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參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主編,嶽麓書社2018年。

代表性論文

《錢玄同筆下的1920年北高師校長風潮——兼論五四後至北伐前夕的校長風潮》,《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8年第3期。
《墓葬與時局:抗戰烽火中的章太炎墓》,《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3期。
《重慶大隧道慘案與國民政府的應對》,《抗戰史料研究》,2018年第1輯。
《徐世昌與洪憲帝制前後的袁世凱》,《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1期。
《第三屆“近代文化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史學史研究》,2016年第3期。
《馬敘倫先生的人生傳奇》,《民主》,2015年第5期。
《崔適生平事跡述略》,《史學史研究》,2015年第1期。
《從〈韜養齋日記〉看徐世昌與遜清皇室》,《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吳佩孚逝世後的社會輿論反應》,《學術研究》,2015年第1期。
《張之江國術思想述略》,《廣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
《張之江與民國時期國術的推廣和普及》,《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4期。
《民國時期中學國史教科書中的甲午戰爭》,《理論界》,2014年第10期。
《清末五大臣出洋內幕》,《團結報》(文史周刊),2014年11月27日。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校讀》,《光明日報》(理論版)2014年10月22日。
《中央國術館述論》,《團結報》(文史周刊),2014年6月26日。
《吳佩孚晚年追隨者王崇屏口述回憶——吳佩孚之死》,《團結報》(文史周刊),2014年1月16日。
《〈清史列傳·何秋濤傳〉補正》,《團結報》(文史周刊),2013年12月12日。
《“無政府黨”一詞始於〈知新報〉》,《團結報》(文史周刊),2013年9月12日。
《孫中山基督教葬禮問題再探——從宋慶齡與斯諾的一段糾葛談起》,《廣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
《困擾近現代中國的一道世紀性難題》,《亞洲研究》(香港),總第65期,2012年9月。
《第十二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綜述》,《史學史研究》,2012年第2期
《陳澧參加會試次數考》,《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1期。
《強學會成立時間考證補——兼談強學會與強學書局的關係》,《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6期(收入《近代文化研究》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14年)。
《再談孫中山“國父”尊稱的由來》,《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第5期。
《〈清國史〉〈清史列傳〉〈清史稿〉朱次琦傳校讀》,《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2期。
《五四運動後至北伐戰爭前夕的教育界風潮》,《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團結報》論點摘要)。
《南京國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爭》,《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第3期。
《中國女學會到底成立於何時?》,《文史知識》,2009年第2期。
《馬敘倫與五四運動後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爭》,《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第3期。
《再論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的由來》,《史學月刊》,2008年第3期。
《馬敘倫與教育特稅督辦公署》,《西部法學評論》,2008年第1期。
《“五四”運動中的“留蔡助蔣”再探》,《學術研究》,2007年第1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論點摘要)。
《“近代中國與近代文化”學術研討會綜述》,《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6期。
《馬敘倫與民國初年北京大學的新舊之爭》,《學術月刊》,2007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光明日報》論點摘要;收入《近代文化研究》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7年)。
《從史學到文字學:馬敘倫早年學術興趣轉變的內在思路》,《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5期。
《馬敘倫加入過同盟會嗎》,《光明日報》(理論版),2007年6月29日。
《上海廣肇公所的重建及其職能》,《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3期。
《旅滬廣幫與近代上海社會文化的多元化》,《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5期。
《“張祿”是馬敘倫的化名嗎》,《文史知識》,2005年第9期。
《旅滬廣幫與清季十年的對外交涉》,《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移民與故土:旅滬廣幫與晚清廣東社會》,《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2期。
《廣幫與潮幫:晚清旅滬粵商管窺》,《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5期。
《旅滬廣幫與首次官派幼童留美》,《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4期。
《晚清時期粵港渝貿易關係淺探》,《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太平洋戰爭時期中英印度問題交涉淺探》,胡春惠等主編:《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年出版。
《孫中山與巴黎和會》,《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2001年第3期。
《康、梁“虛君共和”方案淺析》,《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2000年第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