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教授)

林益(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益(1959),也稱為Jeffrey Yi-Lin Forrest,是賓夕法尼亞州立高等教育系統 (Slippery Rock校區)以及中國幾所重點大學的數學、系統科學、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自80年代中期以來林益一直統科學研究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福建福州
  • 出生日期:1959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西北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工作,系統研究,

人物經歷

林益於1959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福州。他於1982年在西北大學(西安)獲得了理論數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得一般拓撲學碩士學位。在1985年至1988年期間,他在美國 奧本大學的Ben Fitzpatrick的指導下學習並於1988年獲得博士學位。在1990至1991年期間,他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匹茲堡)的Stephen Fienberg的指導從事統計學的博士後研究。從1988年之今,林益任教於賓夕法尼亞州立高等教育系統(Slippery Rock校區數學系)。從1988年到1992年,他任助理教授;從1992年到2002年,任副教授;從2002年起,任數學教授。1997年夏季,林益擔任德國國家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的GMD計算機工程及軟體技術學院的訪問教授。1997年至2002年,林益擔任河南農業大學(鄭州)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的客座教授。1998年以來,是河北經濟貿易大學(石家莊)的兼職教授。2001年至2004年任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的客座教授。2004年 - 2006年是重慶當代系統科學研究院的名譽顧問。2000年到現在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客座教授和博士生指導老師;2008年至今,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灰色系統理論研究所的執行主席;2009-2011年為國防科技大學(長沙)數學與系統科學系的特聘教授。 2009年以來,林益擔任世界控制論和系統組織董事會的董事。
數年來林益數次全球講學並舉辦各種全球性大型會議,這些會議涉及來自8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學者和50多個不同學科的代表。他是一般系統研究國際學會(IIGSS)的創始人之一,並自1993年該學會成立以來一直擔任該學會的主席。自2008年以來,林益一直是“系統評價,預測和決策”系列叢書的編輯,該叢書由世界著名泰勒和弗朗西斯集團CRC出版社出版。
1999年,林益榮獲諾伯特?維納最優秀論文獎(Kybernetes 1998年卷)。 2002年,因為一篇被高度讚揚的論文(2001年),林益的一項工作被Literati Club評以嘉獎。 2002年,林益的一篇聯名論文被世界控制論和系統組織評為第12屆國際大會WOSC最佳論文。同年,林益入選了WOCS榮譽院士 。

研究工作

林益的研究涵蓋了從數據分析到守恆定律,從宇宙的基本結構到家庭的種種奧秘,從人類文明的潛在規律到人的自然稟賦,等題材的廣泛領域。儘管如此,他的大部分科研工作主要出現在系統理論與套用、數學與系統建模和基礎數學領域。

系統研究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林益在George Jiri Klir, Mihajlo D. Mesarovic和 Yasuhiko Takahara的影響下從事研究多關係系統的一般理論,並把該理論套用於科學領域的不同方向,包括公共衛生,社會學,材料科學等等。他在這方面的工作已被認定為當代數學系統論的代表作。自1995年以來,在IIGSS名義下,林益定期舉辦了系統研究和套用的多種國際會議。
潰變理論
出於對一般系統混亂的繼續研究,從1995年開始,為了提高預測災害性天氣的精度林益同Shoucheng OuYang一起聯合建立了研究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潰變現象的潰變理論。在1998年林益編輯出版了題為 “Mystery of Nonlinearity and Lorenz’s Chaos” 的專著。在隨後的一年裡,林益及同事等部門收到了來自一千多位學者的來信。這方面的工作成果已經被成功地運用於中國幾個省份的天氣預報實踐 。
灰色系統理論
始於1997年年初,林益與劉思峰一起研究在部分知道與部分不知道的情況下數據分析的新理論。這個理論最初由華中科技大學(武漢)鄧聚龍創立的,他於1982年在國際期刊《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當時由Roger W. Brockett編輯)發表了題為《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s》的論文。 2007年,他們成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灰色系統研究研究所,並開創了命名為“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的 IEEE會議系列。
危機中的數學基礎
1987年受Ronald Mickens邀請, 林益和 Wendell Holladay (美國范德比爾特(Vanderbilt)大學)、Saunders Mac Lane (芝加哥大學)、John Polkinghorne (英國劍橋)以及其他人,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Eugene P. Wigner“數學不合理的成效性”的論斷上從系統研究的角度表達了他的意見。為了繼續這個工作,在1997年林益(與同事一起)研討了的物理世界可知性問題。然後在2008年,林益在國際期刊Kybernetes客編了關係數學基礎第四次危機的特別卷,並指出為什麼第二次和第三次危機在歷史上沒有得到解決的技術細節。
系統的yoyo模型
在他的1998年和2002年工作的基礎上,2008年林益對一般系統理論正式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該模型稱作系統yoyo,希望這種模型可以像歐氏空間在現代數學中的作用一樣在系統科學的研究中發揮作用。結果發現,該模型可以很自然地套用於研究各種類型的組織和結構。
演化科學
基於他的潰變理論及在災害性天氣的預測與系統建模方面的工作,林益,Shoucheng OuYang及潰變理論研究中心的其他成員一起研究了現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出現在中國,為什麼儘管在預測(近乎)零機率災害性天氣實踐中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微積分這樣的理論仍然可以獲得巨大成功。在指出現代科學的局限性之後,林益與他的同事一起在先解決了什麼時間的問題以後,描繪了後現代科學將是怎么樣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