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森(民國工兵之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柏森(1897-1960)廣東 梅州蕉嶺人,民國工兵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柏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梅州蕉嶺藍坊鎮峰口村
  • 出生日期:1897
  • 逝世日期:1960
  •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林柏森(1897-1960)廣東 梅州蕉嶺人。1923年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九期工兵科,後入日本炮兵學校深造。曾任營長、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工兵主任,1932年8月任中央陸軍工兵學校校長,後退任中央陸軍工兵學校教育長,實際仍主持該校校務。1935年4月授少將軍銜,1936年20月晉升中將。1938年2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事訓練部工兵監,繼續主持培養陸軍工兵技術人員事宜14年,先後開辦各類訓練、研究、特別班數十班期,為抗日戰場培訓工兵技術人員 22000人(次),先後主持建立6個工兵獨立團和35個工兵獨立營,被稱譽為國民革命軍“工兵之父”。抗戰期間多次參加工兵作戰。1946年任陸軍總部中將參謀長兼後勤總司令部部工兵署署長。同年以軍隊代表出席“制憲國大",1949年任民國的陸軍副總司令、總統府戰略顧問。
林柏森林柏森

人物生平

林柏森,蕉嶺縣藍坊鎮峰口村人。他在蕉嶺中學畢業後,考入北平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畢業後到邊防軍第3師工兵營入伍,即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9期工兵科,1923年畢業後,回廣東在鄧仲元的第1師工作,不久調入孫中山大本營軍政部講武學校任區隊長,升任第1師少校參謀。1925年隨第一師參加東征,在東征戰役中,他判斷敵情,擬定作戰計畫,對打敗陳炯明叛軍起了決定性作用。廣東戰局平定後升任第1軍少將參謀處長,曾參加北伐中著名的龍潭、蚌埠及徐州等戰役。
1928年,林柏森被保送入日本陸軍炮工學校高等科,1930年畢業回國,受命籌辦中央陸軍工兵學校,1932年該校正式成立,被任命為校長,次年晉升為陸軍中將。1935年蔣介石兼任國民黨中央各軍事院校校長後,林柏森改任教育長,實際主持工兵學校的一切工作,他在工兵學校長達14年,先後畢業學員、幹部計22萬人。林還親自建立35個工兵營及6個獨立工兵團。他們所構築的工事,既接受自然界的風吹雨打,又經得起炮火的考驗。當年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工兵,所構築的工事大都經得起嚴峻的考驗。林柏森本人,當年被譽稱為“工兵之父”。
抗日戰爭中1939年的“崑崙關之役”,林柏森親臨戰場指揮,崑崙關的防禦工事,固若金湯,日軍一籌莫展,其學生還協助主力部隊衝鋒陷陣,日軍22師第5旅團中村正雄旅團長,就是被張其中師及林柏森手下的工兵們打敗竄逃的。
抗日戰爭勝利後,林柏森任國民黨中央工兵署署長、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及陸軍副總司令,1960年11月8日在台北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