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年譜

林散之年譜

《林散之年譜》是由邵川編寫的傳記,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

《林散之年譜》,逐年逐月記錄了林散之先生從出生到逝世90餘年的生命歷程,詳細記述了林老求學、交遊、創作等的經歷,記錄了一個藝術家從歷史的變換中執著走來的踽踽足印,再現了一個老人生命的韌性和長度。

該書獲得了2016年度中國書法風雲榜“書法學術著作”獎,以及鳳凰傳媒集團的“2016鳳凰好書獎”,2016中國好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林散之年譜
  • 文學體裁:傳記
  • 作者:邵川
  • 首版時間:2016年7月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具有編年體傳記性質的年譜。以公開出版的史料為基礎,佐以大量林散之的書畫作品,梳理史實,去偽存真,釋疑祛蔽,詳細記錄了林散之九十餘年的生命歷程,包括求學、交遊、創作等多方面的豐富經歷,較完整地再現了林散之的藝術人生。

創作背景

林散之先生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書法家之一,對當代書壇影響深廣。20世紀70年代,林老的書法率先走出國門,為中國當代書法掙得世界性的讚譽。日本友人視林老手跡如至寶,20世紀80年代,更是尊林老為中國的“當代草聖”。“當代草聖”一名,由此響徹墨林。林散之“詩書畫”三絕,畫名、詩名惜為書名所掩。
繼2015年4月16日央視紀錄片《百年巨匠——林散之》在南京求雨山林散之紀念館舉行開機儀式後,江蘇文藝出版社擬推出《林散之年譜》,經過一年的編輯工作,於2016年7月下旬《林散之年譜》終於出版了。
《林散之年譜》一書的編著者邵川先生是林散之老人終生摯友邵子退老人的嫡孫,現為林散之研究會理事,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會員。他在《林散之》和《江上詩存》以及近年來報刊上有關林散之的文章基礎上,積十數年之功,通過走訪林散之家人、親戚、朋友,搜尋第一手資料,儘可能地弄清楚每一個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再現了一個老人生命的韌性和長度,記錄了一個藝術家從歷史的變換中執著走來的踽踽足印。
作者對林老的一些交遊事跡進行了考訂和澄清。比如《林散之》一書中提及“1946年林老於蕪湖舊貨攤購得呂留良蟲蛀硯台”。邵川經過對比《林散之序跋文集》,以及去揚州登門拜訪李秋水老師,終於解開謎團,林散之應該是“1945年自古廬州得呂留良蟲蛀硯一方。”原來,1945年,蕪湖上二街有個柳春園,是清朝李鴻章長孫李惠龍的住宅。“硯在李氏書房書櫥內,塵封已久,人未之識,林老袖歸旅社,用清水數盆洗之,現出廬山真面,赫然呂留良鐫刻之蟲蛀硯,誠為希世之珍,硯作卣字形,上有火捺紋,冰箸紋、鱔血,為水坑上上品。”這個考訂和林散之《跋呂留良蟲蛀硯》序言吻合:“抗戰期間,余自古廬州得呂留良蟲蛀硯一方,喜極。作古風一首以跋。”

作品鑑賞

《林散之年譜》記錄了一個書畫家從歷史的變換中執著走來的踽踽足印,再現了一個摯愛書畫的老人生命的韌度、廣度和深度。概而言之,做到了有序、有史、有料、有證。
有序。全譜時間跨度為林散之的生卒年,共91年,接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可以大略分為三個階段:少年磨練,中年積澱,晚年歸真。林散之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與他的前輩們尚且沒有分別。整體上仍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特徵,個人所受教育仍然來自於私塾世界。青年時代拜師課徒,師從范培開、張栗庵,言傳身教。成年之後記敘逐漸豐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日積月累,蛻變提升。晚年是一種升華。歷經歲月霜河,時代穩定,迎來人生暮年,卻是書法收穫的黃金期。書風產生了返璞歸真的變化。作者所記詳實而不瑣碎,豐富而不堆砌,細緻而不累贅。
有史。全譜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輔之以時代背景,呈現出的是一個三維空間圖景。林散之所處的時代,正值從晚清民國向現代社會轉型的當兒,是整個二十世紀變化最劇烈的時期,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書法而言,賴以生存的古典環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個人命運會因為時代轉型而出現各種不可預料性,關鍵在於自身如何去把握。林散之的成功見證了這一點。
有料。《林散之年譜》逐年逐月記錄了林散之先生自出生至去世,共九十餘年的生命歷程,詳細記述了林老求學、交遊、創作等經歷。在看似“流水賬”的記錄中,因為視角獨特,時常有一些“新發現”。這些微小的細節連綴起來,往往可能是一些奇蹟。正如作者所言,“研究林散之,不能僅限於《林散之》和他的詩集《江上詩存》,而要做大量的細緻調查工作,並且通過走訪家人、親戚、朋友,搜尋第一手資料,儘可能地弄清楚每一個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奪范曾毛筆那一節,可以看出林散之的真性情,在細節上生動地刻畫出林老不拘於世俗繁文縟節的形象。
有證。雖然林散之先生的逝去,離當下並不遙遠,但不可否認,時間正以加速度的方式迅速流動,信息的紛繁蕪雜,各種傳播途徑的真假難辨,都有可能造成真相被掩蓋,甚至造成謬種流傳,以訛傳訛。釐清真相首當其衝。比如編者在後記中所提到的,“以往書籍難免出現個別交遊事跡與實際不符的現象。這些年來常見報刊上有關林散之佚事的文章發表,其中有些內容往往以文學創作的手法加以宣揚,有些內容則被人當作史實,其間的謬誤需進一步考訂或澄清”。比如《林散之》所涉及的“得硯之事”,編者通過梳理史實,還原了事實真相。可以說,正因為編者不完全依賴和盲從現有的一切史料,有自己的推理和判斷,才有許多新的“閃光點”呈現,也因此有了可讀性和權威性。
讀完年譜全書,如果嘗試要用一個字來概括林散之,其一生不脫一個“真”字。年譜本身就做到了真實記錄和還原真相。林散之不僅僅是一個書人,還是詩人和武人,完全是那種典型的“複合型”的角色,不同於時下的專職書家和專業書家。當然,林散之更是真人,有真性情,畢生留下的關於書法的言論並不是特別多,然皆為度世真經。反視當下,做作成風,甚至張牙舞爪、搔首弄姿,“變態”成為一種“常態”,遠離了自然。因為功利性的扭曲,失去自然的心態,閉門造車,不注重在自然中修煉,而林散之所遵從的仍是“外事造化,中得心源”的傳統。但另一方面,書法對於他來說,從來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甚至就像有的人所說的,不過是“雕蟲小技,壯夫不為”,一生所作所為可謂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然而卻需要一輩子的堅持和虔誠,用一生的光陰來實踐。
但不能不說,年譜卻無意中揭示了林散之成長所經歷的各種“苦”。除了需要面對各種生活的貧困和磨難之外,書法本身需要勤學苦練之外,最無意義當數“應酬之苦”,年譜中多處可見種種無奈。

作品評價

邵川仁弟辛苦十載,多方搜羅資料翔實,成林散老一書。無過情之譽,實事求是,誠良史也。實為研究林散老一生最有價值之資料。
——李秋水(林散之二婿,書畫家)
邵川新著《林散之年譜》出版,此舉將對“百年藝術巨匠林散之研究”有重要推動。同時,該著於史料學術價值上也有特殊意義,在當今浮泛學風盛行之下,尤為難得,足為學林藝界重視。
——陳世強(美術史學者,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林散之先生老友邵子退文孫邵川兄披星戴月,硯耕十載,編就皇皇巨著《林散之年譜》,詳盡忠實,完整地記錄了草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該書名聞士林,風行書壇,必將垂之久遠。
——張昌華(作家,資深出版人)

作者簡介

邵川,林散之老人終生摯友邵子退老人的嫡孫,現為林散之研究會理事,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