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城獅舞

林城獅舞

林城獅舞是林城鎮富於地方特色的一種民眾性傳統文化,它不僅帯有一般獅舞的特徵,同時又獨具特色,是江浙地區優秀的民間舞蹈之一。獅舞源於佛教,最早以“花會”形式出現,肇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林城人一直以獅子為避邪之物、吉祥象徵,因此在許多的房屋門口,橋頭兩側等公共場地都能見著形態各異的石獅,並在敬神祭祖時,以舞獅習俗寄託豐收、太平的良好願望。獅舞一般在正月或喜慶節日,由獅子班組織進行活動。每遇獅子班進村演出,都有專人報信,而且吹號、敲鑼、打鼓、放鞭炮、熱烈非凡,示意吉祥降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城獅舞
  • 節日時間:正月或喜慶節日
  • 節日類型:傳統民俗
  • 流行地區:江浙
  • 節日起源:民間發起
  • 節日活動:舞獅
  • 節日意義:驅邪避災、象徵吉祥
  • 設定地點:長興縣林城鎮
歷史沿革,風格特色,傳承現狀,

歷史沿革

林城獅舞流傳於當地的歷史源頭有兩種說法:
一是“林城青獅”說。據說古代有一頭“青獅”,它英勇善戰,為了保衛國家,忠貞不屈,死守皇宅,還平反了奸賊內亂,皇帝為了獎勵它,賜予王位,授予田宅,並欽筆“獅王鎮宅”,20世紀初由客居長興的河南人傳入本地。之後經過流傳演變,林城人扎獅舞獅還用綠色材料做獅皮,林城青獅由此而來。
二是“林城雙獅”說。20世紀初由在上海從藝的長興劉井村人“二和尚、三和尚”(藝名)收徒授藝而傳入當地,流派屬北方的“小架獅子舞”。由於表演時是兩頭獅子一起上陣,因而稱為林城雙獅。

風格特色

林城獅舞動作名目繁多、技藝超群,除了一般的平地表演動作外,其具有獨特的高空表演形式。從第一張桌子開始,再搬上第二第三張桌子,獅子依次周旋騰跳而上,直至加一條板凳(俗稱“三桌半”),站在凳上。然後又臨高騰空而下,打滾起舞,技藝驚險,如猛虎下山,顯得十分雄威;平地表演時,如在山林中蹣跚,悠閒自得,時而狂暴作威,大有嚇人之態,技藝精湛,如同活獅。林城獅舞以打擊樂伴奏,有小鼓、蘇鑼,小鈸、小鑼、馬蹄鑼五種,伴奏曲調有路調和演出調兩種。路調主要是在行進途中及平地趣味性表演時使用,演出調用得較多,可根據舞獅的節奏、情緒,分快慢輕重演奏,起到較好的陪襯作用。林城雙獅一般由“急急風”鑼鼓入場(也可播放專門的音樂),每頭獅子由兩人合扮,前者雙手握住獅頭道具戴在頭上,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的腰帶,身披著用麻、羊毛編織加工而成的獅皮。一對獅子(一雌一雄)歡躍起舞,其動作有蹦跳、歡跳、獅子直立、雙獅對吻、搔癢、獅子攀桌、獅下桌前跳、獅下桌側跳、獅子打滾等,舞獅者動作難度較大,要經過不斷艱苦操練方能勝任。為突出觀賞性,舞獅者往往增加舞蹈難度,設定桌、凳、梯等不同的攀沿道具,獅子要從“一桌半”登高直至“三桌半”(疊起3隻桌子和一隻凳子約3米高)。在大戶人家辦喜事時會有“拜門子”表演,屆時,舞獅者會以表演能達到的高度來“討彩”,舞得越高越險,邀請獅舞表演的戶主給的“彩頭”就會越多。林城雙獅演出時間因觀眾需要而定,一般可達10—30分鐘。有時根據需要,還會設定拋繡球表演(舞蹈稍有變化)。

傳承現狀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林城獅舞活動較頻繁,每逢過年或喜慶節日,雙獅都應邀演出,尤其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林城雙獅要到鄰近村莊挨家挨戶拜年,稱作“拜門子”。1956年林城雙獅參加原嘉興地區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一舉成名。隨即參加浙江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一等獎,並且被選中去北京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後因一隊員政審未過關,故未能成行。其間,林城雙獅曾受得京劇大師蓋叫天指導。1958年由浙江歌舞團演員排演“林城雙獅”節目,隨我國文化代表團參加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聯歡會。1959年林城獅舞赴杭州參加國慶10周年踩街活動,後又應邀到上海、金華、紹興巡迴演出40餘場,影響廣泛。20世紀60—70年代“文革”期間,林城雙獅因配合政府宣傳文化活動的需要,因而並沒有被停演。
20世紀90年代後,縣文體局及鎮文化站對獅舞的道具、服裝、技巧等作了改進,並建立了4個活動基地(有向陽、石英、泥抖、大雲寺四個班底),全鎮有舞獅人員120餘名,並多次請縣文化館老師輔導培訓。1999年獲得湖州市民間藝術大賽二等獎,2002年參加第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2003年獲長興縣鄉鎮文藝匯演一等獎。90年代後,大多數場合已不設板凳等道具,而是以增設小獅子和增加大獅子數量(4隻至20隻,甚至更多)來突出氣勢,展現喜慶場面。改進後的雙獅表演有一至兩隻小獅子參加演出,單人扮演的小獅子,獅皮與四肢是連在一起的整體服裝。每隻小獅子由一位12歲左右的小男孩表演,表現獅子靈活、天真、可愛的一面,小獅的行動較為自由,但不能影響大獅的表演。小獅可多作“跑跳”、“歡跳”、“打滾”、“翻斤斗”,出進場均可騎在大獅背上,增加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