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建

林凡建

林凡建,男,壯族,廣西南寧人,1987年9月生,本科學歷,2009年參加工作,農工黨黨員,現任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雜誌社、 新媒體部副主任, 中國扶貧網執行總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凡建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地:廣西南寧
  • 出生日期:1987年9月
  • 職業:《中國扶貧》雜誌社,新媒體部副主任
人物履歷,扶貧文章,

人物履歷

林凡建,男,壯族,廣西南寧人,1987年9月生,本科學歷,2009年參加工作,2017年11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現任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雜誌社、 新媒體部副主任, 中國扶貧網執行總監。

扶貧文章

為實現貧困農民增收脫貧的目標,近年來,廣西桂林市資源縣立足本地優勢,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產業對貧困戶脫貧增收的帶動作用,實現了產業發展、村集體增收、貧困戶脫貧的目標。資源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展現出蓬勃生機,開拓出精準扶貧脫貧的一片新天地。
“以前,我主要靠種植水稻、蔬菜以及販賣豬仔來維持生活,那時我家每人年收入不到1000元。如今可不一樣了,在政府的幫助下,我通過養竹鼠發家致富,每年收入好幾萬元。後來,在政府扶持下,我帶領全村41戶貧困戶建立竹鼠養殖基地,大家共同戶脫貧致富,每戶每年增加5000元以上的收入呢。”廣西桂林市資源縣瓜里鄉大坪頭村曾經的貧困戶蔣楊傑接受採訪時臉上溢滿喜悅之情。
該縣積極引進具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按照“3+”模式,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業大戶帶領農戶創品牌、闖市場、增效益,努力使貧困戶家家有產業、戶戶能增收。
在旅遊採摘式銷售渠道方面,該縣利用合作社帶動、資產性收益、“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三種形式並舉,成功打造“人民公社”、“農家飯票”等具有資源特色的旅遊採摘基地。今年以來,該縣利用旅遊優勢,擴大產業種植、養殖,直接或間接增進崗位500多個,帶動132戶貧困戶345人次脫貧致富,實現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銷售渠道的拓展,暢通了產業從產地到銷售的完整通道,使藏在“深閨”的特色產業順利走向市場,從而充分激活了扶貧“造血”功能,最終實現脫貧大格局。
據了解,2016年,資源縣全年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814.1271萬元,實現了12個村脫貧摘帽,7000餘人脫貧。目前,資源紅提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車田西紅柿、車田辣椒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有機蔬菜獲得有機認證和供港認證,資源縣被評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