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蚌鄉

板蚌鄉

板蚌鄉位於廣南縣境內,東與富寧縣花甲鄉接壤,南接本縣八寶鎮,西接鄰楊柳井鄉,北毗鄰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板蚌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300
  • 地理位置:廣南縣東部
  • 面積:297平方公里
  • 人口:14800
  • 火車站:廣南站
  • 車牌代碼:雲H
簡介,資源優勢,水利資源,林業資源,農作物資源,民族文化資源,畜牧資源,環境資源,經濟社會狀況,經濟狀況,教育事業,衛生狀況,計畫生育,社會保障,思想政治建設,

簡介

全鄉總面積為297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4800人,共有板蚌、木艾、永懷、麻栗、平老5個村民委員會,7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瑤等民族共同生活。
板蚌鄉
地勢西北偏高,東南偏低是廣南縣平均海拔最低的鄉鎮,平均海拔為832米。
氣候類型為亞熱帶氣候,氣候炎熱,年平均氣溫為21攝氏度。由於板蚌鄉資源豐富,自然風光旖旎莊重,絢麗多彩,“田園風光”式的板蚌也被外人稱為“魚米之鄉”。

資源優勢

水利資源

因西洋江、阿用河、八寶河流經板蚌並在此處匯合,其屬珠江上游水系。所以板蚌鄉河水資源十分充沛,全年無枯水季節,水利灌溉方便,目前投資近2個億的板蚌電站正在板蚌西洋江段修建,預計到2007年建成送電。以此將水利資源轉化為生產力。

林業資源

板蚌鄉森林資源豐富,據調查統計鄉域內擁有14.7萬畝林地,森林覆蓋率為33.1%,現有經濟林:油桐8000畝,杉樹林3000,畝,油茶600畝,八角5000畝,水果甘蔗200畝,其它水果類350畝。

農作物資源

板蚌鄉氣候炎熱,土壤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目前存在的農作物主要有:甘蔗、油茶、八角、黃果、香蕉、橘子等。特別是板蚌的水果甘蔗深受外地人的青睞,人們對板蚌的水果甘蔗稱讚不絕。這幾年來,板蚌的水果甘蔗也形成一定的規模,市場銷售暢通,由此成為增加當地農民經濟收入的一種途徑。

民族文化資源

板蚌鄉居住有壯、苗、瑤等少數民族共同生活,這意味著該鄉境記憶體在著多種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濃厚是該鄉民族文化發展的一個亮點。
特別是這幾年來,該鄉民間藝術文化發展比較盛行,目前由人民民眾自籌自建的有:民間沙戲隊、獅子隊、山歌對唱隊、壯族舞蹈、苗族舞蹈、瑤族舞蹈等他們能夠善歌善舞,經常利用節假日開展豐富多樣、內容健康、反映改革開發以來的時代發展和農村生活的文體活動。

畜牧資源

畜牧業是該鄉的一大支柱產業,是增加當地農民經濟收入的一種重要途徑。2004年全鄉生豬存欄11477頭,出欄4830頭,大生畜存欄11005頭,出欄1341頭。比上年1237頭增加0.82%,家禽存欄37083隻,出欄45400隻,比上年增加0.9%,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為195元。

環境資源

板蚌,繫於壯語,板——村寨,蚌——低凹,即低凹處的村寨,過去板蚌街上是往廣西的水運通道,至今還留有4個碼頭舊址,加上西洋江、八寶河流經板蚌直通廣西剝隘以至百色。
兩條江河近看豁然開朗,遠看似條蜿蜒臥龍爬經板蚌。板蚌自然風光美好,立體型的氣候類型,這種環境資源優勢,為今後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奠定了環境基礎。

經濟社會狀況

經濟狀況

這幾年來,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搞好物資調,切實服務於農,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基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著點。2004年該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1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0.98%,比上年增長8%,財政收入達33萬元。

教育事業

到目前為止,全鄉年內完成掃除文盲80人,掃盲控制率5%接受省、州、縣檢查驗收,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小學生輟學率為1%,適齡少年毛入學率95%,國中生輟學率3%,15周歲人口完成率98%,完成國中超生人數180人,17周歲人口完成率90%,普九工作通過縣級驗收。

衛生狀況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工作,有效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大疫病防治和檢測工作,有效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病。積極推進村一體化管理和合作醫療進程。
年內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97.18%以內。“四苗”接種率95.43%以上,孕產婦、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0%和22.7%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達62.78%。

計畫生育

黨委政府堅持把開展計畫生育與社會進步和經濟緊密結合起來,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省、州、縣的計畫生育政策。把“三為主”和“三結合”落到實處。到目前為止,計畫生育年內出生率為18.3%,出生人口控制數273人,持證生育率達94.5%,計畫多孩控制數3人“三術”節育完成236例,占任務的104.8%,長效節育率達212例,占任務的89%,綜合節育率達2534例,占任務84.2%,避孕率達69%,“三結合”重點戶達91.3%,一般戶達36.13%,“三為主”鞏固率95%。

社會保障

為維護社會穩定,堅持自力更生,生產自救,對困難民眾生活進行救濟扶持,妥善解決貧困 戶的吃、穿、住和醫療問題,保證了貧困戶的正常生活,對下崗職工按照有關政策實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同時拓寬就業渠道,老齡、殘疾、人工作得到加強,離退休老幹部職工政治社會總體水平有所提高,民政工作積極向上級爭救災物資,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送到全鄉各地受災農戶,特別是五保戶,特困戶手中。同時做好軍烈軍屬優撫,傷殘軍人和退伍軍人的生活補助。為民眾辦理婚姻登記手續,穩定和加強基層政權,促進各項任務的完成。

思想政治建設

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和民族文化精神:
1、繼續抓好政治理論學習,加強幹部民眾理論教育和理論武裝,使農村幹部民眾更深刻地認識到黨和國家的優越性,穩定農村社會風氣,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
2、堅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加強宣傳報導和信息交流,素造板蚌形象,樹立奮鬥精神;
3、扎紮實實開展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逐步實現農村“繼承傳統美德,弘揚高尚品質”,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新風尚,促進物質文明健康發展;
4、做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學習,確實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