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村(山東省日照市松竹村)

松竹村是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的一個村,清朝乾隆十五年建村,因為村前大竹園和村東、村後的松林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松竹村
  • 別名:雹泉廟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日照市
  • 人口:450人
松竹村地處絲山西麓,距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辦事處駐地2公里,距潮石公路120米。全村有耕地580畝,居民139戶,450口人。
松竹村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村。因村前有大竹園,村東、村後皆為松林,故稱松竹村。後因該村歷來不受雹災襲擊,村民為感激神靈,便在村東建一“雹泉廟”。後村名也改稱雹泉廟。1966年“破四舊”時,廟宇拆除,報經上級同意,又恢復松竹村原村名。
在松竹村正東絲山北側,有一處古寺院遺址,俗稱為“清涼寺遺址”。相傳,清涼寺建立於明代。當時,一位道士遊覽絲山,見此地山清水秀,冬暖夏涼,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便在山上建立了寺院,取名為“清涼寺”。據傳,清代雍正朝名臣秦國龍早年曾此讀過書。
寺院坐落於絲山主峰的陽坡上,東及東南面,為絲山主峰。主峰南北走向,像一座屏障,擋住了從東南方向吹來的海風。正南是絲山主峰分向西延伸的3座低矮小山,依次排開,綿延10餘里。站在寺院望去,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正南及西南方向,視野開闊,山外曠野、村落盡收眼底。附近山風徐徐,松濤涌涌,溪水潺潺。令人回歸自然,淨心養性,心曠神怡。
今從遺址平面看,寺院有前大殿和後大殿,每個殿長9米,寬6米,前後殿相距6米。大殿西側,是四間偏房,每間長6米、寬4米。因寺院建在山坡上,寺院閘基最高處達6米,砌閘基用的石塊,多為長方形石條,石面平整,石體長大。閘基至今完好。在寺院遺址處,到處可見建寺院用過的青磚殘體。整個建築面積達1800平方米。寺院前方,有一直徑兩米多的大型石碾台,由此可見寺院全盛時的規模。
遺址西側不遠的小山溝,至今松樹茂密,當地人稱為“道士林子”,即道士死後埋葬的地方。道士林子裡,現有墳墓五座,有被人盜過的跡象。其中有一座墳墓的墓碑基本完好,碑高1.5米,寬0.8米,碑頂有碑帽,碑兩側有護碑石,碑前有石制香爐,碑上有“康熙”字樣。還有塊長1.6米寬0.9米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全部是人名,據推測這是一塊“功德碑”。
寺院遺址背後200多米處,山峰周邊有石頭砌成的石牆,當地俗稱為“圍子”。圍子現存最高處達2米,狀若長城,依山勢蜿蜒而建。據民間傳說:明朝時,倭寇經常來此地搶掠。為躲避危害,抗擊倭寇,寺院的道士和山下百姓,共同修建了這個“圍子”。倭寇侵擾時,道士和百姓們便躲進圍子,用石塊砸擊。寺院的大銅鐘,就是那時被倭寇搶略到日本去的。
據傳,清涼寺在乾隆年後逐漸蕭條。寺院長期無人管理,年久失修,終至坍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