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燈塔(舊稱松山燈塔),是位於中國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結構布局,歷史沿革,獲得榮譽,旅遊信息,所在地址,開放時間,

結構布局

澳門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就以東望洋燈塔的經緯度坐標為準。燈塔底部海拔93米,由澳門土生葡人加路士·維森特·羅扎設計,建於1865年,已有150多年的歷史,至今基本保持原貌。燈塔底部直徑為7米,總高15米,只有一人寬度的迴旋樓梯連線底層與塔頂。燈塔內部總共分為4層,1至3層在燈塔內部,第四層為燈塔射燈和眺望台。燈塔內部設有文物陳列,展出了各個時代燈塔使用的照明器件。每層還有澳門海事及水務局的人員維持秩序,並向游笑微循客講解展覽物品。
東望洋燈塔為白色,帶著黃色的線條點綴。燈塔建築為一圓柱形結構,底部直徑為7米往上收分為5米,內部共分三層,有一迴旋梯連線垂直空間。燈塔總高15 米,塔頂設定了巨型射燈,其射程可達16海浬之遠。燈塔旁邊設有一座具17世紀葡萄牙修道院特色的聖母雪地殿教堂。燈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坐標值,為澳門於世界地多奔請圖上之地理定位。松山又名東望洋山,燈塔坐落在位於松山西南部的山頂上,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分。

歷史沿革

1864年(清同治三年)東望洋燈喇婆朵塔始建,是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維森特·羅扎所設計府熱擊譽的。是中國海槳斷戲櫻岸第一座現代燈塔,其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標值亦為澳門於世界地圖上之地理定位。
東望洋燈塔
1865年9月24日塔再承櫃正式開始運作。東望洋燈塔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現代燈塔,最初只是靠一盞火水燈發光。1874年,燈塔因風暴受損,
1910年6月29日經過重修後於重新啟用和轉為電氣化淋斷運作。在雷達還未普及之前,是進入珠江的地標。
上世紀二十年代,燈塔的發光體由燒椰子油的“火水燈”換成了電燈泡。
現如今燈塔已改由現代化照明系統,仍為航海人士服務。由於地勢高,燈塔亦被用作懸掛颱風訊號和燈號,向公眾發放風暴訊息。
燈塔上更成為旅遊景點,讓遊客欣賞澳門全景。至於參觀燈塔內部,則要先取得澳門港務局之允許。

獲得榮譽

1992年,東望洋燈塔被評選為“澳門八景”之一,並於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旅遊信息

所在地址

東望洋燈塔在松山最高處

開放時間

9:00-17:30 東望洋燈塔平日不對外開放,
每年一度的港務局日5月20日,燈塔才會向公眾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