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後社區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松山後社區

松山後村位於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北3.5公里處,北鄰漢河村,南鄰南宅科村,村東是南九水河,村西是綿延起伏、奇峰異石的山巒,因位於松山之後而得村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松山後社區
  •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
  • 人口:752人
  • 人均收入:6040元
簡介,經濟發展,社會事業,

簡介

松山後村位於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北3.5公里處,北鄰漢河村,南鄰南宅科村,村東是南九水河,村西是綿延起伏、奇峰異石的山巒,因位於松山之後而得村名。該村現有村民256戶,752人,有曲、王、劉、張、孫、任等姓氏,其中曲姓約占全村總人口的93%;耕地490餘畝,山巒7000餘畝。
相傳明朝永樂年間,曲氏先祖東山、東嶺、東坡三兄弟由小雲南來松山後安家置業。雖然傳說其三人來此立村,但家譜和春節期間掛的祝子上只有曲東山、曲東嶺兩人,至於為什麼沒有曲東坡的名字,因無文字記載而不得知。在曲姓來松山後之前,在村西南有高家門口的傳說,高家門口、南宅科的薛家廟、於哥莊的魯家崗均為明朝三將之地,三將或因為戰敗、或因為逃避戰爭來到這崇山峻岭之中。三將各居一地,但相距不遠,交往甚篤。後來還是逃脫不了皇家的搜尋,被一一抓捕遣回。在今日的松山後村仍然有高家門口的遺址。

經濟發展

幾百年來,松山後村主要以農果為業,還有打鐵修钁、加工冬粉的傳統工藝。建國前,松山後人有在沙子口開設魚行、在青島市開設汽車行的。建國後經濟有了發展,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松山後村人緊緊抓住改革開放所帶來機遇,充分利用交通便利,水、電充足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村辦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先後建有電信材料廠、熔模加工廠、石油加工廠、包裝材料廠、服裝加工廠、首飾加工廠、制傘廠、製冷廠、石墨廠、磚廠等16個集體、私營企業,飯店、批發部、理髮店等個體私營店30餘家,外來打工人員近千人。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1.66億元,人均收入6040元。

社會事業

松山後村人重視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村里投資6萬餘元對進村路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投資12萬元建起了幼稚園;家家戶戶安裝了有線電視;農戶電話普及率達80%;設立了獎學金,對本村考取高中、中專、大學的學生髮放獎學金;2001年村里投入130萬元,為全體村民辦理了農工商社會養老保險,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1996年在村前建起兩座五層居民樓。現今的松山後村已經發展成樓房林立、華宅競秀、街道整齊、具有現代氣息的村莊,多次被評為區級文明村莊。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0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流清河等36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