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代斷層

松代斷層

松代斷層--位於日本長野縣,屬平原地區,該地有很好的測震台網和地震前兆台網。震群活動延續到1967年底時,有感地震總數已達61494次。

簡介,地震起因,松代地震群,

簡介

這時的松代已經不是那時我們對它進行研究的松代了,和當時的情況完全不同,城鎮也發生了變化,此後還舉辦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就在旁邊通了高速公路,會場和旅館等高大建築物並排聳立著。當時(1975年)是發生震群10年之後,正是我們地球化學研究人員進入地震預報領域的時候。那時我們正熱衷於連續觀測地下水氡濃度的研究,同時也開始了震源活斷層活動性的預測研究。在對國內各地的斷層進行調查時,發現從松代地震斷層釋放出大量的地幔氦氣,並且發現從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普通田地里噴出的氣體與火山噴發時噴出的氣體相同。我們全神貫注地進行了研究,同時作為松代震群發生的關鍵,對含有異常化學成分的地下水大量湧出的原因進行了探索。綜合各種觀測數據,最終解釋為:震群發生的原因是由從地下深部的溶融層上升的少量岩漿引發的。

地震起因

喜馬拉雅地震帶是世界上地震多發地帶之一。它處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板塊相交處,由於印度板塊不斷北移(每年北移4至5厘米),與歐亞大陸板塊發生撞擊,於是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帶便產生了巨大的應力--喜馬拉雅山就是這樣形成的。與此同時,發生撞擊的周邊地區也極易蓄積起足以造成大地震的“形變能量”。專家經研測發現,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有一條長2000多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喜馬拉雅前緣斷層。斷層上最容易發生強烈地震,巴控克什米爾處在斷層西端,該處發生強烈地震不足為奇。1905年印度西北部曾發生8級大地震,也是在這個斷層上。 地震災害慘重且波及範圍廣,除了震級大的主因外,還與震源淺、震區人口較密、建築物的抗震能力差等因素有關。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的震級為7.8級,造成死亡達28.4萬人,就是因為震中唐山是人口密集的城市。

松代地震群

1965~1967年發生於日本松代地區的一系列地震。松代地區位於日本長野縣,屬平原地區,該地有很好的測震台網和地震前兆台網。這次地震群活動開始於1965年8月,8月3日記錄到第一次微震,以後逐漸增多,震級也逐漸加大,至11月一天可達100次以上。至1966年2~3月間,每天地震數有減少的趨勢,但至3月底4月初時,震群活動重又急劇增強,4月份達到高潮。最大震級為5.4級。最多時一天之內發生有感地震661次,平均每兩分鐘一次。一般可達一天300餘次。此後逐漸衰減。同年8~9月間又出現第二次高潮,但比第一次弱。震群活動延續到1967年底時,有感地震總數已達61494次。以後逐漸恢復平靜。在整個地震群活動期間,地面明顯隆起,重力值減小,地下水大量湧出。因所含小地震數量之多、持續時間之長,松代地震群在世界地震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