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

杵 chǔ

部首:木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1。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臼。砧~。~臼交(舊稱互相不嫌貧賤的朋友)。

2用長形的東西戳:~了他一拳。

杵和臼都是遠古使用的搗谷工具。原指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現已成為校園流行語,多用來指某人比較傻或腦袋不靈光,使用廣泛且靈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杵
  • 部首:木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8
  • 解釋: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杵·兵器,外觀和用法,歷史與發展,杵·字義,基本資料,字形結構,基本字義,詳細字義,英文翻譯,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

杵·兵器

外觀和用法

杵是棒的一種,因其兩端粗,中間細,故此得名。手握中間,用兩端粗的部分打擊敵人。打兵器的打擊力與自身的重量有關,越重,打擊力越大。所以,把杵的兩端做的又粗又重。杵用木、鐵、銅等多種材料製成。有的,是以木料做芯,外包鐵皮,用以增加打擊力。也有全部用鐵製成的鐵杵,威力更大,即使打在厚重的鎧甲上,也能給敵人以致命的傷害。杵棒,為宋代之物。兩端為木芯外包鐵皮製造而成。全長約150cm,兩端打擊部的長度各為45cm左右,前端有約15cm長的鋒尖,是用來刺戳的。為進一步擴大殺傷效果,在兩端粗大的打擊部上,還安有許多長1.5cm的鐵釘。
舂杵舂杵

歷史與發展

杵和臼都是遠古使用的搗谷工具。據說,是由伏羲發明的,也有說是由黃帝的臣下雍父製造的。杵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在“版築”這種中國傳統土木建築施工法中,通過把土搗實,來修築牆壁或打基礎。而杵就是把土搗實的工具。
許多古代的城牆,也多是採用“版築法”修建的。所以,軍隊里就有杵這種工具。久而久之,士兵們就把杵作為一種兵器使用起來。在《武經總要》中介紹了杵棒,這種杵型打擊兵器出自宋代。在重裝甲騎兵盛行的時代,杵棒作為一種能給披鎧戴盔敵兵以重創的有力武器而被廣為使用。在歷史上,曾出現了許多使用鐵杵的英雄好漢,王珪就是其中的一個。

杵·字義

基本資料

杵 chǔ
杵棍杵棍
部首:木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86:STFH 五筆98:STFH 倉頡:DOJ
筆順編號:12343112 四角號碼:4894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775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木午
漢字部件分解: 木午
筆順編號: 12343112
筆順讀寫: 橫豎撇捺撇橫橫豎

基本字義

1.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臼。砧~。~臼交(舊稱互相不嫌貧賤的朋友)。
2. 用長形的東西戮:~了他一拳。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木,午聲。本義:舂米的棒槌)2. 同本義 [pestle]
杵
杵,舂杵也。——《說文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易·繫辭》傳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貧賤的交情);杵臼(杵與臼);杵頭(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battling stick]。如:杵砧(搗衣的槌棒與墊石);杵聲(棒槌搗衣的聲音)
5. 築牆、築堤時,用來填實泥土的棒槌 [trip-hammer]
築謂之杵。——《廣雅
杵以梧。——《禮記·雜記》
6. 又如:杵聲(築城填土的杵槌聲);杵木(築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種棒形兵器。形如杵 [pestle-like weapon]
〈動〉
1. 搗,砸 [pestle]
傲童不謳歌,舂築者不相杵。——《新書》
2. 用長形的東西戳 [poke]。如:用指頭杵他一下

英文翻譯

1.a pestle; a pestled-shaped wooden stick

常用詞組

1. 杵杖 chǔzhàng
(1) [stick]∶臨時用來拄著地面支撐轎子的木棍
(2) [walking stick in old fashion] 〈方〉∶舊式手杖(多為老年人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杵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唐韻》《韻會》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並音處。《說文》舂杵也。《易·繫辭》斷木為杵,掘地為臼。杵臼之利,萬民以濟。《禮·雜記》杵以梧。《注》所以擣也。 又砧杵,槌衣具。《儲光羲·田家雜興詩》秋山響砧杵。 又《前漢·天文志》彗星曰天杵。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杵
舂杵也。從木午聲。昌與切

說文解字注

舂杵也。舂、擣粟也。其器曰杵。繫辭曰。𣃔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從木。午聲。昌與切。五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