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由東軟出資舉辦的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醫學等學科的民辦普通高等院校,是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2000年經遼寧省教育廳批准,成立大連東方信息技術研修學院並成為東北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大連分院,2001年轉制為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2004年成為東北大學東軟信息學院,2008年轉設為獨立設定的民辦本科院校大連東軟信息學院,2023年5月學校舉辦者變更為“大連東軟軟體園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大連東軟控股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3月,總占地面積83.3萬平方米(1200餘畝),總建築面積60.9萬平方米;設有14個教學機構,36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 外文名: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 創辦時間:2000年
  • 辦學性質民辦高校
  • 學校類別:理工類
  • 學校特色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主管部門:遼寧省教育廳
  • 現任領導:校長:郭權
  • 高職專業:7個
  • 本科專業:36個
  • 院系設定:14個教學機構
  • 校訓:精勤博學,學以致用
  • 校歌:《夢想在路上》
  •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軟體園路8號
    遼寧省大連市高新園區博川路8號 
  • 院校代碼:13631
  • 主要獎項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6年)
    遼寧省省文明高校
    遼寧省省平安示範校園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教學建設,學校榮譽,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 大連東方信息技術研修學院
2000年,經遼寧省教育廳批准,成立大連東方信息技術研修學院並成為東北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大連分院,開展網路本科教育。
  • 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2001年7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大連東方信息技術研修學院轉制為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開展高職專科教育。9月。遼寧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學校為遼寧省示範性軟體學院。12月,國家教育部、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批准東北大學成為首批全國33所示範性軟體學院之一,學院成為東北大學軟體學院的分院。
2003年11月,學校成為首批國家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並被推選為國家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聯席會主席單位。
  • 東北大學東軟信息學院
2004年3月,東軟日語IT人才培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4月,東北大學東軟信息學院經教育部批准設立,開展全日制本科教育。
2005年1月,EMC存儲技術授權培訓中心落戶學院。
2006年9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首次開啟東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學位碩士(MSE)研究生培養工作,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教學點)從2006年起開始招收東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學位碩士。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2008年9月,教育部批准東北大學東軟信息學院轉設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學校成為獨立設定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2012年5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啟動了與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合作培養項目管理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研究生培養工作,後由於教育部政策調整,東北大學軟體工程碩士和項目管理碩士在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招生暫停。7月,學校成為CDIO國際合作組織正式成員。
2015年3月,由學校牽頭的“大連市數字媒體職教集團”正式成立。11月,學校成為遼寧省首批向套用型轉變的10所試點高校之一。
2016年2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SOVO(大學生創業中心)通過科技部火炬中心審核,成為遼寧省首批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服務體系的眾創空間。8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首批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之一。
2017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學校成功入選。12月,學校被授予“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獲批遼寧省首批向套用型轉變示範高校。
2018年3月,學校順利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019年12月,遼寧省科技廳、遼寧省教育廳正式認定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大學科技園為省級大學科技園。
2021年,學校獲批遼寧省高等學校數字校園試點建設項目。11月,獲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體產教融合項目首批合作院校。
2022年8月,學校獲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遼寧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基地。12月,學校獲批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2023年5月25日,教育部批覆同意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舉辦者由“大連東軟軟體園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大連東軟控股有限公司、億達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大連東軟軟體園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大連東軟控股有限公司”,辦學地址由“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軟體園路8號”變更為“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軟體園路8號、遼寧省大連市高新園區博川路8號”。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2023年9月14日,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同時正式揭牌。
2024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名單,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申報的《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 培育高素質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技術人才》項目成功獲批“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人才培育試點示範項目”。
2024年3月,獲批設定網路空間安全專業。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教師折合總數為861人,其中專任教師645人,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有46人,比例為7.13%,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有223人,比例為34.57%,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為7.13%,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為92.87%;具有行業經歷教師所占比例33.02%,高層次人才教師所占比例4.19%;本科生主講教師中教授有50人,占所有教授比例為83.33%。
類別
名單
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
溫濤
遼寧省優秀專家
溫濤
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
溫濤、孫福權、孫曉凌、滕英岩、尹鳳芝、李連富、李迎秋、申華、邱建華、鄭俊生、陳美娜、孫風棟
遼寧省優秀教師
滕英岩
遼寧省職教名師
賈躍、張冬青
遼寧省民辦教學優秀教師
孫偉
遼寧省級教學團隊
軟體人才實訓教學團隊(2010年,溫濤)、嵌入式軟體開發教學團隊
(2011年,郭權)

院系設定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4個教學機構,36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
本科專業設定
學院
專業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物聯網工程
軟體學院
軟體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
信息與商務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大數據管理與套用、供應鏈管理
智慧型與電子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慧型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
健康醫療科技學院
健康服務與管理、醫學影像技術、智慧型醫學工程、醫療產品管理、醫學信息工程
外國語學院
商務英語、日語、俄語
數字藝術與設計學院
動畫、影視攝影與製作、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
專科專業設定
學院
專業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軟體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套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套用、電子商務

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3月,學校有1個國家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4個省級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4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首批優勢特色專業,4個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重點支持專業,1個省級首批向套用型轉變試點專業,3個省級首批向套用型轉變示範專業,1個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5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學校在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評選中共獲批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數量全國民辦高校第一。70門課程獲批2022年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類別
名稱
國家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軟體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商務、動畫、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數字媒體技術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東軟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遼寧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軟體工程、電子商務、影視攝影與製作
遼寧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財務管理、物聯網工程、電子商務、通信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影視攝影與製作、網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動畫、英語
遼寧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網路工程
遼寧省級重點支持專業
物聯網工程、動畫
遼寧省級向套用型轉變試點專業
軟體工程
遼寧省級向套用型轉變示範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動畫
遼寧省級優勢特色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遼寧省級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
軟體工程
遼寧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
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
遼寧省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電子商務、通信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影視攝影與製作等
遼寧省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
信息技術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空間藝術設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遼寧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數字藝術實驗教學中心、信息技術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商務運營實驗教學中心、現代企業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遼寧省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大連市世紀鯤鵬科技有限公司移動網際網路軟體人才(騰訊)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嵌入式軟體人才(東軟)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程式設計基礎(C語言)I、物聯網系統開發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溝通與演講
遼寧省級精品課程
企業資源規劃、高級程式設計基礎(C語言)、Java語言高級程式設計、網頁設計與製作、大學英語
遼寧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溝通與演講
遼寧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資料庫實用技術、套用型大學英語-IT行業英語、溝通與演講、iOS套用開發、大學英語批判性閱讀、計算機網路、線性代數
遼寧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程式設計基礎(C語言)I、資料庫原理與技術、線性代數初步、物聯網系統開發、智慧型感測器套用系統仿真教學項目設計、數字積體電路Self-Check驗證環境設計、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工藝製備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特殊情景複雜建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多感測器互動藝術裝置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多種體感互動設備人機互動虛、程式設計基礎(C語言)I、計算機網路I、Linux伺服器管理與套用I、Web開發技術(Java)、面向對象程式設計(Java)、企業資源規劃、電子商務概論、管理學、嵌入式系統技術與套用、通信原理I、高級數字系統設計、人機互動技術、品牌形象設計、虛擬現實設計、工作環境英語實訓、商務日語場景實踐、基礎俄語(一)、大學物理、太極扇、漢語(一、資料庫原理與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會計學基礎、企業會計模擬實踐、信號與系統I、人工智慧、微電子技術綜合實訓、增強現實技術、三維軟體基礎、經貿俄語(二)、大學英語批判性閱讀與寫作(一)、日語泛讀(一)、創新創造與改變、創業者的成長之路、溝通與演講、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建校以來,學校共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71項,其中: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2009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13年獲本科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2018年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特等獎1項,本科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2020獲本科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2021年獲職業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2022年獲職業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本科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2023年,學校大學生計算機類競賽數據位列全國民辦高校第一,創新創業類競賽水平居省內民辦高校榜首。
教學成果獲獎(部分)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創新型IT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軟體人才培養的實訓平台建設與套用
2009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創新型I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與實踐
2005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軟體人才培養的實訓平台建設與套用
2009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基於TOPCARES-CDIO的IT類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12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IT專業國際化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012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基於校企合作的信息管理類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012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套用型數字藝術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012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面向套用型人才培養的智慧化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2020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新時代套用型IT人才核心素養的涉及、培養與評價
2022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OBE導向的高校“內外驅動式”教師教學發展支持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2022年遼寧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學校榮譽

頒布機構
類別
獎項名稱
省市政府
---
省文明高校
省平安示範校園
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省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
遼寧最美校園
市工業科教旅遊示範單位
市軟體和服務外包產業突出貢獻單位
---
黨建方面
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評選黨建類特等獎
思政類特等獎
遼寧省先進黨組織
遼寧省首批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培育創建單位
遼寧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範點
遼寧省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獎
遼寧省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
遼寧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專項工作成果一等獎
遼寧省教育系統黨員教育培訓示範基地
遼寧省教育系統雷鋒式學校
註:名單不全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獲批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科普基地1個、高等學校對接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基地1個、高等學校創新團隊1個,獲大連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重點實驗室3個、科普基地1個、技術轉移示範中心1個。
類別
名稱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實驗室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級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網路安全與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企業資源規劃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微系統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教育數字出版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遼寧省數字家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
泛在網路安全與計算技術研究團隊
大連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軟體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進電子技術套用工程中心、大連市微電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大連市重點實驗室
大連市積體電路與系統重點實驗室
註:名單不全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近年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青科基金3項、國家藝術基金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6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1項,國家出版基金4項,校企聯合國家級項目9項;獲專利108項、積體電路布圖設計3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287項、作品登記證書25項、商標3項;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6項,其中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有140篇論文獲市級以上自然學術論文成果獎。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藥物潛在作用靶標預測和發現方法(參與)
2020年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科學技術)一等獎

學術資源

截至2021年12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圖書館紙質圖書總量125.6萬冊,電子圖書729600冊,電子期刊338001種;精品課程、名師講座視頻60餘門,資料庫14個,自建資料庫6TB。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圖書館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下設東軟電子出版社和《軟體工程》雜誌社。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7月,學校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南澳大學美國聖何塞州立大學、蒙特克萊爾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韓國建國大學、俄羅斯交通大學等110餘所國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係,開展了出國長短期留學、國(境)外實習就業、長短期來華留學等多種合作。每年來校長短期留學生400餘人,出國留學和短期交流學生300人左右。2020-2021學年,學校與埃森哲、IBM、東軟商用、阿爾派、紫光雲數等9家企業合作開展定製培養計畫,定製培養學生人數達281人。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校徽
鐘樓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標誌性建築,它見證著學校和東軟學子的成長成熟,鐘樓的鐘聲召喚著東軟師生求知進取的心靈,激勵著代代東軟學院人學以致用、創新融合、貢獻社會。鐘樓的指針指向九點,象徵著我們的學校、學生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生機勃發,充滿朝氣。A1座的廊橋巧妙融入了IT兩個字母,代表信息技術,強調學校的IT套用型大學的定位和專業特色。下方的波紋象徵大海,不但凸顯學校位於濱海之都大連的區位,更象徵著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海納百川的博大與智慧,追求開放、包容、自由的大學品格。

精神文化

精勤博學,學以致用
精勤,意思是精專、專心、勤奮、勤勉。唐·韓愈進學解》有言:“業精於勤,荒於嬉”。“精”字強調探究、精專、專注、深湛、嚴密。“勤”字強調勤勉、勤奮。博學,意思是廣泛地學習,並且有博大包容的眼光與胸懷。《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以致用,意思是為了實際套用而學習。《論語》中提到:“學而時習之”“傳不習乎”,這裡的“習”字,含有踐履的意思;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強調不但要“認識”,還要“實踐”。明末清初顧炎武提出了“經世致用”的思想,強調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精勤博學”強調的是為學為人的態度和原則,並詮釋了“學”的程度、方式方法和範疇。作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師生員工,首先要培養探究鑽研、專業敬業的精神,保持專注嚴謹的態度,精益求精,避免功利浮躁之風;其次要勤勉,大學之中,無論是教育者的治學授業、育人樹才,還是學生的求學問真、實踐創新及人格完善皆是在勤奮求知、勤勉踐行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歷練。要不怕吃苦、腳踏實地,用鍥而不捨、水滴石穿的精神追求卓越;再次,要廣泛地學習,始終保持對知識的好奇心和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欲,不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廣泛涉獵其他方面的知識,豐富人文素養,完善品德,修煉身心,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還要有博大包容的眼光與胸懷,倡導兼容並包的大學之風。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校訓
“學以致用”旨在倡導將學與用緊密聯繫起來,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將知識運用於實際套用,並在套用中敢為人先,勇於創新,使所學能夠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達成“教育創造學生價值,學生創造社會價值”的目標,彰顯教育的價值和使命。這裡提到的創新包括了更新、創造和改變三層含義,要全面提升廣大師生的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充分發揮大學的引領創新功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大學應有的貢獻。“學以致用”的校訓強調在大學之中,既要求知,又要養志,更為運用。把遠大的理想抱負和鍥而不捨的努力結合起來,既要志存高遠,又要聯繫實際,腳踏實地,勇於創新,從而完善自我、回饋產業、服務社會、造福民生。
《夢想在路上》
作詞:溫濤,作曲:張明華
這裡山海壯闊,這裡草木芬芳
每一塊磚石,銘刻大學理想
聽那汽笛悠長,聽那鐘聲激盪
每一顆心靈,在此追夢遠航
精勤博學,求知的腳步
拓出人生寬廣,學以致用
堅實的臂膀,扛起時代擔當
這是創新樂土,也是人生課堂
每一段青春,寫就無悔時光
在這裡快樂分享,在這裡勇敢闖蕩
每一次成長,源自夢的力量
你好,遠方!你好,夢想!
在這裡,我們將未來眺望
你好,遠方!你好,夢想!
在這裡,我們永遠青春飛揚
我們剛起航,夢想,在路上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校歌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黨委書記
張國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