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縱快速路隧道

東縱快速路隧道長1.25公里,屬天津市,東縱快速路全長24.2公里。沿東縱快速路隧道向南行駛出隧道後,沿東縱快速路直行至津濱大道,直行可到東風立交橋;東風立交橋行駛車輛可通過東縱快速路到達志成道、西北半環快速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縱快速路隧道
  • 隧道長度:1.25公里
  • 地區:天津市
  • 東縱快速路:全長24.2公里
簡介,防水措施,湖底工法樁,交通施工,

簡介

沿東縱快速路隧道向南行駛出隧道後,沿東縱快速路直行至津濱大道,直行可到東風立交橋;東風立交橋行駛車輛可通過東縱快速路到達志成道、西北半環快速路。
出隧道沿東縱快速路向南直行去往真理道方向,右側有斷口可駛入輔道去往新泰路周邊居民區,注意輔道內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華昌道鐵道口尖峰時段易擁阻,火車經過時西側壓車至新開路、東側壓車至王串場一號路,車輛應提前繞行;由一中心醫院東院去往車管所方向,車輛可由新開路向南,左轉衛國道,經順馳 (論壇 新聞)橋上紅星路,右轉真理道即可到達。
天津市首條水下快速路——東縱隧道工程示範段基本完工,隧道模樣初現。整個工程主體將於2006年9月基本貫通,11月初具備通行條件,屆時將現“船在湖中駛,車在湖底行”的美好意境。水下如何建成隧道,記者上午到現場進行了探訪。

防水措施

東縱隧道總長1.25公里,上午基本完工的隧道示範段位於北寧公園西大湖,近400米長。項目經理王振龍告訴記者,整個隧道施工過程並不難,先把西大湖的水抽到東大湖中,在乾燥湖底採用明挖方式建設隧道46節箱體,全部箱體建好後再將淤泥“請”回來,注入湖水恢復原貌。
施工最大難點主要體現在防水處理上,幾十名工人進行防水結構處理。水下快速路建設採取三層防護措施,首先是隧道箱體使用抗滲混凝土,厚達1.6米,這種混凝土自身具有防水功能。其次採用先進的防水材料,在1250米全部隧道箱體防水外側做了厚達2毫米的外包防水,相當於用厚厚的“塑膠布”把整個箱體裹了起來,將水嚴嚴實實地擋在外面。最後在隧道頂板上覆蓋上“請”回來的約1.5米厚的淤泥。面對三重防護,水只能望而興嘆了。

湖底工法樁

多項重點工程線路集中,是東縱隧道工程一個施工難點,即將施工的捷運3、6號線都下穿西大湖湖底隧道。
在西大湖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了一些長長的鋼筋。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鋼筋叫H型鋼。由於天津泥質鬆軟,為防止湖底隧道塌陷,工作人員在這兩個捷運施工處打了400根工法樁來為捷運隧道“強身健體”。工法樁其實是水泥、土、鋼筋結硬後形成的具有一定強度剛度的、連續完整的、無接縫的地下牆體,然後通過油壓千斤頂拔出H型鋼,這樣地下牆體不含鋼筋,但混凝土強度硬度保留了,400根工法樁扎紮實實楔進湖底隧道,牢牢固實周邊泥土。400根工法樁里的H型鋼均已拔出,便於盾構機將來施工。

交通施工

2006年03月27日上午,北站立交橋下立起圍擋,項目部開始對北站立交橋進行加固施工。施工負責人介紹,東縱隧道從北站立交橋下穿過,兩個獨立箱室分別穿過北站立交橋的兩個橋跨,為保證隧道施工,必須要對年頭長的北站立交橋實施加固。為防止北站立交橋沉降,還進行24小時監測。加固工程並沒有影響北站立交橋通行,橋上車輛限速限載,仍能自由通行,橋下行人、機動車通過導行路也很順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