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灣鎮(奇台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灣鎮位於奇台縣城西南部,天山山脈北麓,南與吐魯番、鄯善隔山相望,北與大泉塔塔爾鄉相接,東與奇台縣吉布庫鎮相鄰,西與吉木薩爾縣相連,總面積191.74平方公里。

鎮政府所在地距奇台縣城39公里,距烏市185公里,烏奇公路橫貫鎮境北側,全鎮有中渠村、墒戶村、根葛爾村、白楊河村、大泉村5個行政村,2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570人,其中農業人口9870人,主要居住有漢、維、回、蒙、滿五個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灣鎮
  • 外文名稱:Dongwan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994
  • 地理位置:地位於烏奇公路以南15公里處
  • 面積:191.74平方公里
  • 人口:10570人(2016年)
  • 方言中原官話
  • 車牌代碼:新B
人口,自然地理,經濟發展,社會事業,

人口

總人口戶數是3052戶10100人,常駐2034戶6387人。

自然地理

總耕地面積15.28萬畝(其中:水澆地14.5萬畝,旱地0.78萬畝。確權後契約地11.7萬畝,人均耕地10畝)。境內有兩個水庫(白楊河和根葛爾水庫)分別是根葛爾水庫(小型),庫容120萬立方,年均引水量260萬立方;白楊河水庫(中型),庫容990萬方,年均引水量3400萬方,占來水量的45%。
東灣鎮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無霜期平均為155天;受地形地貌的影響,全鎮形成三個不同區域:上山丘陵旱作河灌區,中部戈壁井河水混灌區和下部平原井灌區。東灣鎮的氣溫環境和自然條件特別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全鎮耕地面積8.6萬畝,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亞麻、打瓜、裸仁南瓜等。
林業資源豐富。自2000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共退耕還林1.2萬畝。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楊繼平、國家林業部森防站站長趙良平、測報處處長趙鐵良等領導曾多次來東灣鎮視察林業工程建設。以趙洪山為首的十幾戶農民致力於發展育苗業,現有面積85畝,樹種主要有榆樹、楊樹,樹苗銷往全疆各地。鎮域內還有仁用杏、鮮食杏、葡萄、金蓋酥梨、栗子等水果,因汁多味美而廣受歡迎;有冷香玫瑰、文冠果等優質原料。

經濟發展

路沿經濟發展迅速。位於S303省道沿線大泉村的村民在沿線從事修理、美發、餐飲等行業的有50多家。2005年由14戶農民自籌資金105萬元修建的兩層16間高檔商鋪現已投入使用。2006年,大泉村被確定為縣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後。2008年,計畫在大泉村沿路繼續修建12套高標準的商鋪,建成以大泉村為中心,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農畜產品交易、餐飲和加工維修、金融、教育、商業一條街。
2017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5.1億元,增速6%以上,實現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7407元,較上年增加802元,增幅4.6%。
在畜牧業發展上,綿羊早冬羔直線育肥和生豬養殖是東灣鎮的兩大特色,東灣鎮積極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發動農民開展直線育肥。共有育肥大戶21戶,全年育肥牛2189頭,育肥羊27508隻。生豬養殖成效顯著,現有養豬大戶21戶,其中飼養量300口以上的養殖戶9戶,飼養200口以上的飼養戶6戶,飼養100口以上的飼養戶10戶,飼養50口以上的飼養戶12戶。
農業結構繼續最佳化。圍繞企業、畜牧業和市場繼續調優種植業結構,糧經草比為1:0.36:0.03,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2007年,預計可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035萬元。種植業人均純收入2350元,二三產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155元,畜牧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全鎮牲畜最高飼養量達到16.76萬頭(只),畜牧業產人均純收入2498元。

社會事業

東灣鎮政府所在地位於烏奇公路以南15公里處,政府辦公大樓坐落於東街北側,圍繞政府樓及十字路口,分布有8個村民小組,居民點道路均已開通,綠化良好,家家通有自來水;醫院、文化中心、學校等15個機關單位及商店、餐館等服務行業分別分布在集鎮主街道兩側。
旅遊業方面。2004年,實現招商引資項目1個,到位資金200萬元,對中渠村蘋果園度假村進行全面改造,提升了服務檔次。2005年,實現招商引資項目1個,到位資金800萬元,在S303沿線中渠十八村處建成一座集加油、停車、住宿、餐飲與一體的多功能加油站——光大加油站。2006年,爭取到項目性資金51萬元,新修白楊河村文化室,擴建鎮文化中心,為該鎮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國家投資600萬元修建根葛爾水庫,有效緩解水土矛盾。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投入資金70萬元,新修了獸醫站,建成生豬養殖小區,為該鎮畜牧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投入資金36萬元,新修了420平方米的綜合醫療用房,為農民看病提供了良好的就醫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