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滕城村

東滕城村

滕國故城位於滕州市西南七公里滕城村一帶,荊河之陽,如今城牆依稀可見,子城周長約2公里,1977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11月,獲得中國生態文化協會“2018年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滕城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地理位置:滕州市西南七公里滕城村一帶
  • 面積:128畝
  • 人口:123人
標誌建築,滕國故城,唐古槐,周泠沼,文公台變遷史,碑林,史料考據,地圖信息,

標誌建築

滕國故城

黃帝(約前26世紀)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其中第十子封滕,稱“黃帝之滕”。“滕”者,取水騰湧為名。
滕國的滕字,原為“塍”字。鄭玄云:“古人在書寫時,由於‘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為之,趨於近之而巳’”。“滕”就此情下,為古人使用的一個同音的假借字。假的時間長了人們便以錯為正。
公元前1027年,武王克商封其十四弟叔繡於滕,爵為候。是為姬姓滕國的開始。叔繡及其子孫是周王朝派來東方監視東夷各國的親信,滕國當初與魯、衛、晉、鄭地位齊名。滕國傳三十一世,歷時七百餘年,於周赧王二十九(公元前286年)被宋國所滅(一說越滅滕,一說齊滅滕)。
 戰國時期,滕國國君滕文公以方圓五十里的小國,在八百諸侯並立,七雄稱霸的境況下,不但沒被大國吞併反而被譽為“善國”,“卓然於泗上十二諸侯之上”,這不能不說是一歷史奇蹟。
滕文公在做世子時途經宋國國都彭城,兩次問政於孟子。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也”。其父滕定公卒後,派然友去鄒,向孟子請治喪之禮。孟子教以行“三年之喪”。因喪禮久廢,群臣反對。又派然友去鄒。孟子說:“然不可以他求也”。於是文公行“三年之喪”,居廬盡哀,因此孝名在諸侯中傳揚。
滕文公繼位後,請孟子於上宮開課講學。文公問孟子:“滕,小國也;間於齊楚間,事齊乎?事楚乎?”孟子說:“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主張不依靠某一大國,只要施行仁政,就能富強不敗。於是文公“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不久滕國名聲大掁。遠近頌文公為“賢君”。
楚國的許行研究神農學說,是先秦諸子中農家較有影響的人物。他慕名率徒十人來到滕國定居。宋國的陳相之徒陳良,與其弟辛,背著耒耜來滕國安家落戶。 滕國故城又叫文公台, 文公古台位於滕國故城東北隅,為戰國時滕文公所築,故名文公台,亦名靈台。《詩經·大雅·靈台》中這樣一段詩:“經始靈台,經之營之,王在靈沼於[牛刃]魚躍。”也說明滕國的靈台、靈沼是滕文公效文王的建築,“與民同樂”。幾千年來,台上先後建有滕王閣、文公祠、真武廟、文昌閣等。昔日靈台、靈沼、古剎、古槐,依樓閣殿宇之勢,梵誦笙管之音晨鐘幕鼓,綠天如幕,殿壁森森,頗具規模,為古滕八景之一。
現今修復的文公台,保持原始台基,高約十米,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台上建有雙重樓項的滕文公樓。樓高數十米。武中奇先生書寫的《滕文公樓》巨額懸於樓上。鄉賢王學仲先生書寫《為善興滕》金碧輝煌,畫棟雕梁,飛檐碧瓦,絕勝於昔日樓台雄觀。文公樓正廳內有《孟子·滕文公》所載的滕文公問政於孟子,群臣聆聽史官筆錄的彩臘塑像,神采飛揚,栩栩如生。樓兩翼為對稱仿估式遊廊,內設滕國十大名人雕像,東側有自唐以來幾十塊碑碣的善國碑林。台前兩株唐槐東西對峙,虬枝擎天。周靈沼遺遺蹟亦尚存。
文公台正門嵌有民國初年趙明珠撰文魏振傑丹書的磚刻巨聯:“古蹟近荊流,曾向高台懷世子;遺封原叔繡,莫將飛閣誤滕王。”何謂“誤滕王”?因此處本應奉滕文公,而當時卻時玄武大帝,此時飛閣也非滕王之閣矣!”“誤滕王”另有一說。據《舊唐書》載:“滕王李元嬰,高祖第二十二子。貞觀十三年(639年)受封。”據《滕縣誌》載:唐貞觀十三年六月,封皇弟李元嬰為滕王,因其驕縱淫逸,胡作非為,被貶為洪洲都督(今江西南昌),李元嬰在那裡又仿建滕王閣。唐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使南昌滕王閣聲名遠揚。聯語寓意不要將此處飛閣與王勃筆下的“滕王閣”相誤,亦可見當日文公台之壯偉。

唐古槐

文公台前兩株古槐東西對峙,為文公台自然景觀之一。相傳是唐代貞觀年間所植,距今一千三百餘載的年輪。古槐冬日虬枝舞天,夏來綠葉蔽日,蒼勁古樸,古韻盎然。當地民眾稱為“神樹”,觀者到此敬意油然而生,文人雅士更是慨嘆不已。

周泠沼

文公台前,唐古槐樹南有一坑池,相傳為周代滕國“靈沼”。《孟子·梁惠王上》載:“文王以民為台、為沼、為民歡樂之,謂其台為靈台,為其沼為靈沼。”滕文公效法文王因建此沼。據史載,靈沼原有兩個,東西對峙。因年久日遠,滄海桑田,東邊的靈沼已稱為窪地,後來在那裡建成鄉村校舍。
傳說周靈沼內沒有蚊子,青蛙不叫。
當年,滕王於盛夏之時,月夜賞花觀景,當滕王走到靈沼池邊,看著月光映照靈沼池,荷花滿池,清風徐徐,心情甚是舒暢。只是蚊子嗡嗡飛竄,蛙聲不斷,大煞風景。滕王隨口說道:“若青蛙不叫,沒有蚊子,豈不更美哉!”滕王話落,池內的青蛙鼓肚就是叫不出聲來,嗡嗡亂飛的蚊子也不知躲到那裡去了。從此,靈沼內青蛙不叫,沒有蚊子。

文公台變遷史

仰望滕國故城文公台及台上的滕文公樓等建築群,使人思緒萬千,不由想起滕文公仿效周文王在滕國築靈台、李元嬰封滕王食祿山東滕縣和南昌滕王閣建在高台上的往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後,封他的異母弟叔繡來滕地立國,史稱周之滕。歷經數代,傳到戰國中期一代賢君滕文公時,此君有著不甘落後,爭強圖存,善於學習和勇於實踐的精神,他辦了許多好事,使滕國得以長存,並贏得善國的美名。在這諸多好事中有一件:他仿效周文王經始靈台。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深得民心的周文王舉兵消滅了商的附屬國密須國後,在得勝回西岐的途中,文王為感謝上天保佑在荊山側(今甘肅省東陲靈台縣)築靈台,恨透了商朝的密須國的老百姓也紛紛前來幫忙,所以靈台很快就築成了。台下周人頂禮膜拜,台上祥雲繚繞,花雨繽紛,仿佛千萬神靈齊聚天空,為周人賜福,這台便是後人說的靈台。戰國中期的滕文公也在滕國仿效周文王築靈台,滕地所築靈台既起到與民同樂,更重要的起到了抗敵衛國的作用,因為滕國是介於齊、楚、魯、宋等大國之間的小國,要時刻做好抗擊強敵入侵,保衛滕國的準備。靈台及其上面所建的樓閣高達二十餘米,便於瞭望很遠的敵我情況,以利於指揮滕國軍民抗敵。滕文公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賢君,將靈台改稱文公台,在文公台上修廟宇、建樓閣,從未中斷,據史料考證,在高台上僅以滕文公的名字命名的亭、台、樓、閣等建築就有文公台、滕文公祠、滕文公廟、滕文公台廟、滕文閣和滕文公樓等。因滕文公禮聘孟子來滕國幫助治理滕國,他按孟子的教導,在滕國實施行仁政、辦庠序、施善教等措施,把滕國治理得人丁興旺、享譽四方,許多外國的名人如楚國的許行等紛紛前來定居。因此,滕國的國名及滕文公的名字載於《孟子》、《左傳》等史冊上。所以,隋、唐以後,有數代帝王取用滕國的滕字或國名封其宗室或功臣為“滕王”或“滕國公”。在被封的諸多“滕王”、“滕國公”中,出現了一件對傳播古滕文化有很大影響的事,那就是唐高祖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封為滕王后,他一生先後輾轉滕縣(今滕州)、金州(今安康)、蘇州、洪州(今南昌)、滁州、壽州(今安徽壽縣)和隆州(今四川閬中),這位有亭、台、樓、閣之好的滕王李元嬰,他在從政地滕縣、洪州和隆州地先後建滕王閣和滕王亭。他在南昌贛江之濱建滕王閣後,過了二十二年,即唐上元二年(675年),巧遇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過洪州、逢盛宴揮毫寫下了享譽古今的《滕王閣序》後,從此便形成了“序因閣生”、“閣依序存”的相互關係,衍生了輝煌的滕王閣文化,使得這座滕王高閣迭廢迭修,重建次數達二十九次。凡是到南昌遊覽過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的人,都知道這座高閣是建在高台之上,為什麼要建在高台上呢?追其根源和三千年前的周文王在今天的甘肅省東陲靈台縣築靈台有著淵源的關係。
在滕縣史料中載有“李元嬰在那裡(指南昌)又仿建滕王閣。”仿建滕王閣是指:唐貞觀十三年(639年),李元嬰詔封為滕王食祿山東滕縣後。他在滕地見到紀念滕文公的樓、廟等是建在文公台上,這位有亭、台、樓、閣之好的滕王,也在近荊流處的高台上建樓閣,滕地的紳民們便用他的封號命閣名,這便是神州大地上的最早的滕王閣。由於李元嬰在滕地為滕王期間,逾越典章、暴斂錢財、歌舞宴集等,所以他在滕地從政期間無政績可言。而他的暴斂錢財、宏建樓閣、歌舞宴集、蕩舟昭陽等為老百姓所厭惡,被朝廷謫貶為金州刺史,由滕縣史料記載的實封千戶削為八百戶。李元嬰在距京城長安只有秦嶺一山之隔的金州,他往日在滕地那些不遵軌轍、逾越典章、歌舞宴集等行為有所收斂。但到了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卒,在喪服期間他竟做出了召集僚屬,歌舞宴集,狎昵廝養等荒唐之事,新繼位皇帝高宗李治知道後非常生氣,對他御書嚴詞切責,並警告說:“人之有過,貴在能改。國有憲章,私恩難再。”並於永徽三年將他調往蘇州仍為刺史。在蘇州過了不久轉任洪州都督。在山高皇帝遠的洪州,李元嬰於永徽四年(653年)興土木、縱娛游,在贛江之濱築起了飛檐翹翅、雕樑畫棟的高閣,這就是王勃筆下的滕王閣,這也就是《滕縣文史資料》中所記載的“李元嬰在那裡(洪州)又仿建滕王閣”,這便是用了“又”和“仿建”的原由,因為李元嬰在滕地建滕王閣時就是仿效文公台將閣建在高台上,在洪州築建的滕王閣又按滕縣滕王閣的式樣,比著葫蘆畫瓢也建在高台上。當今,人們可以從南昌《滕王閣志》、《晚香堂蘇帖》等史料中查到復原後的唐代滕王閣、宋代滕王閣、宋代的宮廷畫中的《滕王閣圖》、元代滕王閣、明代滕王閣、和原版的《晚香堂蘇帖》、清代滕王閣全景這些滕王閣的圖上可以看到,這些不同時期建的滕王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是建在高台上就是建在城牆上,建在城牆上的滕王閣是指宋南渡後的元代兩次,明代一次將滕王閣建在城牆上,其他每次重建滕王閣的位置都是建在贛江邊。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年的恢復和發展,國家經濟形勢有了好轉,1957年11月,江西省準備重修滕王閣,省文管會在《重建滕王閣意見書》中指示:新建高閣樣式要以1942年《中國營造學社》的主持人梁思成偕其助手莫宗江設計的滕王閣方案為基礎。為此,江西省文管會於1957年11月6日致函《中國營造學社》主持人、我國著名建築專家梁思成先生,徵求他對重建滕王閣的意見。梁思成先生在同年11月19日覆信中特彆強調,重建的滕王閣應建在一個高約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上。梁思成為何要將滕王閣建在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上呢?因為梁思成在1942年和他的助手莫宗江在考察江南古建築時途經江西,他在南昌聽說有一家《天籟閣》藏品店,在這家藏品店裡藏著一幅宋代宮廷畫《滕王閣圖》,圖中的滕王閣是建在高台上,他對此圖進行反覆研究後,便和助手莫宗江便依據這幅名為《滕王閣圖》的宮廷畫及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營造法式就是政府對所有建築提出的標準)一書,對滕王閣進行繪製,用了七十多天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八幅《滕王閣復原意向草圖》。在此期間,他們經過調查,唐代滕王李元嬰在洪州建的滕王閣沒有留下一點線索。他便根據宋代宮廷畫《滕王閣圖》進行復原。通過調查了解,宋代滕王閣正如《滕王閣圖》所畫的那樣,是建在贛江邊的一個小山包上,後來江西省逢遇暴雨季節,浩大的贛江洪水將小山包衝垮,滕王閣也隨之倒塌。因為沒有找到李元嬰在洪州首建的滕王閣有關資料。所以梁思成先生看到的那幅宋代宮廷畫《滕王閣圖》是距李元嬰在永徽四年創建的滕王閣按時間來說是最近的。從王勃的名序最後那首詩里“滕王高閣臨江渚”的“高閣”二字和宋代宮廷畫《滕王閣圖》佐證了滕王閣是建在高台上。所以,他在覆信中特彆強調:重建的滕王閣應建在一個高約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上。
大家今天看到的第二十九次新建的南昌滕王閣是屹立在11.6米的高台上。追溯今天南昌滕王閣建在高台上的原由是因為李元嬰在滕地創滕王閣時受到滕地人民把紀念滕文公的樓、廟、閣都建在文公台上的影響,他在滕地仿效文公台上的建築所建的神州大地最早的滕王閣也是建在高台上,在洪州又仿滕地的滕王閣也是建在高台上。此後唐、宋、元、明、清諸朝及當代在重修滕王閣時總是後一代仿效前一代,均建在高台上。因滕國故城的文公台最早的名稱叫靈台,滕地靈台的創建又是仿效周文王在荊山側築靈台。歸根到底,不管滕地把紀念滕文公的樓閣、廟宇建在文公台上,還是南昌每次重建滕王閣時都把高閣建在高台上,都是受到三千年前周文王在荊山側築靈台的影響。
(作者:高建民 文章原載2010年9月1日《滕州日報》)

碑林

在滕州姜屯鎮境內的滕國碑林中有塊“聖諭碑”,在眾多的石碑中,此碑個頭最矮小,但它所載的內容卻非同小可。這塊碑上刻有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給全國各郡、縣等行政官員們下達的《戒石銘》(即刻在石碑上作為警戒之言),又稱“聖諭碑”。規定各州、縣衙門大堂前正中立一塊碑,在碑正對府衙大堂的那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蒼難欺”十六個字。前面兩句是:你們這些官員所領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說明了官民關係;後兩句“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是說官員魚肉百姓容易,但天理不容。以此碑警告官員,做官要愛民,為政要謹慎。此碑原在滕縣縣衙內,後來歷經數次易地,在1991年滕州政府撥專款重修文公台時,將此碑轉移到滕國碑林中。  其實,宋太祖趙匡胤所“創作”的《戒石銘》並非他自己的作品,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是後蜀後主孟昶。孟昶是位年少老成的英明君主,其父孟知祥去世後由他繼位。為了治好小小的後蜀,他採取眾多措施,讓官員們愛民勤政是其中重要內容。為此,他親筆書寫了《頒令箴》,其內容如下:“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長,撫養安綏。政在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功,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就是這短短不足百字的《頒令箴》,把後蜀治理得國富民強,兵強馬壯,使後蜀疆域得以不斷開拓,一度擴展到長安附近。但後來孟昶隨著國家政局的穩定,他開始鬆懈起來,任用一些光說大話不辦實事、善於逢迎的人掌握國政,自己不問政事。他耗費巨資宏建水晶宮殿供其享樂,廣徵蜀地美女充其後宮,天天沉湎酒色,奢侈無度。他用的夜壺選用珍寶製成,被稱為“七寶溺器”。由於他不理政事,腐化墮落,造成國勢日衰、民怨載道。後蜀廣政三十年(公元965年),宋軍在大將王全斌的指揮下,以兩路大軍伐後蜀。在川北劍門關一帶,宋軍與後蜀軍隊進行一場大戰,後蜀精兵被全殲。隨後,宋軍包圍了成都,孟昶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投降國君,後蜀滅亡。
宋太祖趙匡胤創建大宋江山後,接受前、後蜀因政治腐敗造成亡國的教訓,便從孟昶的《頒令箴》中提煉出十六個字,就是上面說的《戒石銘》。《戒石銘》於興國八年(公元983年)頒行天下。當時滕縣縣衙也立了《戒石銘》碑,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滕國碑林中的“聖諭碑”。宋太祖頒行的《戒石銘》影響甚遠,從南宋至清多個朝代沿用。過去每屆新官上任時,都要率領其下屬官員恭拜“聖諭碑”,並大聲誦讀這十六個字,儀式非常隆重。每當官員們處理完公務,抬頭看到大堂前“聖諭碑”上的十六個字時,都暗暗警告自己切不可徇私枉法,以免遭來牢獄之災。
時至今日,《戒石銘》依然在許多地方留存。河北邢台是千年前後蜀後主孟昶的祖籍,如今在邢台清風樓順德府衙舊址,《戒石銘》碑依舊在。一些國家、地區等,也把《戒石銘》當成要求從政人員廉政的準則。在“日本東北地區公務員培訓所”大門口的石碑上,就刻著《戒石銘》上的十六字,在台北地院審理前“總統”陳水扁貪瀆案中,公訴檢察官林怡君便引用《戒石銘》中的語句質問陳水扁說:你貪污“民膏民脂”,良心何在?
在當前我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中,這塊“聖諭碑”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這裡成為滕州市廉政教育基地。
(作者:高建民 原載2010年7月2日《滕州日報》)

史料考據

我想那地方去過的人沒幾個,幫你找了個與眾不同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西周至戰國的滕國都城遺址。位於滕州市姜屯鎮東滕城村。地處平原,荊河自城東北流向西南,又有分支小荊河,故城坐落在兩河分岔處。 《史記·陳杞世家》云:“滕、薛、騶,夏、殷、周之間封也。”《索隱》:“滕不知本封,蓋軒轅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後周封文王子錯叔繡於滕。”戰國時,滕文公曾禮聘孟軻於“上宮”,求教治國大略,為後世儒家所推崇。滕為小國,《左傳》謂其國土絕長補短方50里,卻傳31世,歷700餘年。 據清于鬯《戰國策年表》,周慎靚王三年(公元前318年)為宋所滅。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齊滅宋,滕地歸齊,後歸楚。秦置滕縣,漢改為公邱,晉因之,劉宋時廢。後縣名迭更,縣治東遷,古城漸成村落。 清道光《滕縣誌·古蹟考》載:古城“城周二十里,內有子城。”現城牆殘跡依稀可尋。“外城”略呈長方形,東西橫陳,僅東北隅尚存一“城角”,當地居民仍沿襲舊名,稱城角外的田地為“城外”。沿外城西牆南去,有一座塹壕,俗稱“ 西海子”,當是昔日的護城河。 子城在外城中央,略呈長方形,周長2795米。近百年來,當地居民為抵禦兵禍水患,在原城基上囤土築圩,使整個“子城”形制仍保持完整,高出地面2~3米,城基寬10米,城頂遍植林木。城內東北隅有一台,高7米許,面積約2700 平方米,俗稱“文公台”,亦稱“靈台”,據傳為滕國國君的寢宮基址。台上有明萬曆年間修築的寺廟,新中國建立後為國小校舍。台下一池,傳為“靈沼”。子城外東南角下原有土台,即“上宮”遺址。 子城西北約1500米有莊裡西村,村西一高台, 俗稱“鬼城子”, 現存面積約 22500平方米,高約4~6米。從斷崖觀察,耕土層下出現灰層, 內含較多的夾砂灰陶殘片,屬商、周文化層。灰層之下是龍山、岳石文化層。遺址北、東部斷崖上見有兩處夯土,圓形夯窩直徑3.5厘米,夯土層厚6厘米左右,旁有邊緣整齊的土坑墓。1979年春,在遺址東南部進行局部鑽探,面積約15000平方米,探孔距離1米,探出周代墓葬4座,車馬坑1處。由此可知,此地即滕國國君墓葬所在地。自1973年以來,在遺址範圍內陸續出土了“滕公鬲”、“滕公簋”、“滕侯鼎”等10餘件滕國銅器。

地圖信息

地址:棗莊市滕州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