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坪民俗村文化村

東湖坪民俗村文化村

東湖坪民俗村文化村是粵北地區第一個集明清建築、民俗風情於一體的大型文化遊覽區。占地面積29平方米,位於國道323線側旁,西距韶關市55公里,東距始興縣城3公里,是往南雄、江西所經之地。[br/]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湖坪民俗村文化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粵北地區
  • 占地面積:29平方米
文化村歷史,文化村民俗藝術,

文化村歷史

東湖坪卻沒有湖,而有的是大、古、奇的建築物和講不完的神奇故事。東湖坪共轄6個緊密相連的自然村,其中以曾姓為主的有4個自希遙拜然村。相傳東湖坪曾姓居民均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後裔糊匙辣。據《武姓曾氏重修族譜》(公元1926年)的介紹,500多年前,現在的東湖坪曾姓始祖“由嘉應州鎮平縣(今梅州蕉嶺縣)遷居始興縣東湖坪開基”,從此他們在這裡辛勤勞動,繁衍生息。這裡始建於清代的九棟十八廳曾氏祠堂、永成章歸堂圍樓、藏寶秘圖與曾氏銀庫等都是他們所創基業。這些建築結構獨特,建造堅固,雄渾古樸,凝重厚實,反映著當年客家文化的豐碩和經濟富庶。

文化村民俗藝術

民俗村內清代曾代宗祠雕樑畫棟,匾額金碧輝煌,陳設有曾氏五位始祖神像,再現了宗法社會宗族祠堂肅穆莊重和估盼敬的場面。內還有千塊奇石精品供遊人觀賞
搶親表演搶親表演
清代婚嫁搶親表演,說親、對八字、相親、定親、哭嫁、送嫁、出親、搶親、拜堂、鬧洞房、婚宴等系列婚嫁活動讓你感覺古時的婚嫁習俗。
清代永成保障圍樓是為清朝重臣張之洞題寫石匾五層樓高的圍樓,裡面設有民俗文物展覽,層出明清時期農村人的各種用品數百件,像一部再現上百年前宗法社會的民俗翻芝跨大觀。清整多辯代曾氏銀庫有三棟共三套封閉性防禦性極強的民居,每套為一廳四房。廳內有精美絕倫的灰塑、彩畫、詩詞、對聯的壁畫,俗稱“天門阿公”,是全國罕見、具有極高文化品味的民居室內裝飾藝術。 在
一塊石灰批盪的牆壁表面,刻劃有各種山川河流的地形圖。相傳清朝末年,兵荒馬亂時,曾氏家族把大批金銀財寶藏在這張地形圖中,誰看出此圖,財寶就歸誰。東湖坪民俗文化村內還有很多古文化歸應犁殃風貌,使遊客能領略到多姿多彩的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風采。
功名牌功名牌
天門阿公天門阿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