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遺址群

東河遺址群

東河遺址群,位於台灣省台東縣馬武窟溪入海口南北兩岸,共有八處史前遺址,因此泛稱為“東河遺址群”。馬武窟溪源自海岸山脈東坡,在台東縣東河附近進入太平洋,出海口附近的南北兩岸的海階上,共發現有八處的史前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河遺址群
  • 所在地:台灣省台東縣馬武窟
  • 建立時間:6000年前
  • 遺址文化:最早為長濱文化
地理簡介,遺址文化,長濱文化,繩紋紅陶文化,卑南麒麟文化,靜浦文化,

地理簡介

這些遺址在年代上從舊石器時代跨越到金石並用時代,直至現代,這裡也有兩個阿美族聚落,東河的阿美族地名“舊日”即為大小馬武窟社所在。

遺址文化

6000年以來,馬武窟溪河口的海岸線變化相當大,小馬海蝕洞口陡崖下方就是海灘;隨著板塊運動地盤逐漸上升,海水逐漸後退,陸續形成的海階在覆蓋一層山上風化沖積土壤之後,新石器時代不同的人群開始遷徙落腳當地,對於居處的選擇也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

長濱文化

當地史前文化延續甚久,最早為長濱文化,見於東河北Ⅲ遺址(或稱小馬洞穴遺址)下層;當時人口不多,利用天然的海蝕洞穴為棲身之處,形成游團式的小型社會,主要以漁獵與採集維生,以礫石偏鋒砍器、石片器和小型石英刮削器作為日常生活工具,尚不知磨製石器,陶器的製作與使用亦未出現。
小馬Ⅰ(東河北Ⅰ)遺址發現的石棺小馬Ⅰ(東河北Ⅰ)遺址發現的石棺

繩紋紅陶文化

下一階段為“東部繩紋紅陶文化”,見於東河南Ⅲ遺址中層文化層;這個文化屬台灣地區廣義的“繩紋紅陶文化”的一部份,年代距今約4500-3500年前,學者推測可能由大坌坑文化演變而來。由同類型遺址的規模較大和文化層堆積較厚,推知該文化居住的時間相當長久,已是長期定居性的聚落,屬於部落社會。以農業為主要生業活動,出土的器物也以農具為主,可能已知種植稻米,但打獵與漁撈活動仍占重要的地位。該階段已出現墓葬,亦有使用石板棺,但較少有陪葬品的出現。

卑南麒麟文化

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後,在當地發現具有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特色的遺址;東河北Ⅰ~Ⅳ和東河南Ⅱ、Ⅳ等六處遺址見有卑南文化層的存在,而在東河南Ⅰ遺址發現屬於麒麟文化的遺址。此一現象也引起考古學家對於卑南文化與麒麟文化兩者諸關係的論證,限於目前研究材料及對麒麟文化內涵認識的不足,還未有較令人滿意的一致看法,有待之後進一步的研究。

靜浦文化

當地史前文化最後一個階段為金石並用時代的靜浦文化(富南類型),見於東河北Ⅲ、Ⅳ和東河南Ⅲ、Ⅳ等四處遺址。陶器所見的器型有罐、缽、甕、甑、瓶和碟等,器表多為素麵無紋,器體上帶有提鈕或橫把。石器數量少,只有石鋤、石錛、石杵與石錘。參照其他遺址還有鐵器、青銅器、玻璃器、瓷器等。有的墓葬發現豐富的陪葬品,包括青銅項飾、青銅鈴鐺、金飾、琉(玻)璃珠和鐵器等,多是非台灣本島產品,反映出當時有相當繁盛的海外貿易或交換活動。由年代、陶器類型與聚落型態等的研究,考古學家認為靜浦文化為阿美族的祖型文化。最近兩、三百年阿美族的祖先也在此落地生根。
大馬Ⅱ(東河南Ⅱ)遺址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大馬Ⅱ(東河南Ⅱ)遺址出土的陶器和石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