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楊格莊村(山東省海陽市盤石店鎮東楊格莊村)

東楊格莊村(山東省海陽市盤石店鎮東楊格莊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楊格莊位於盤石店鎮政府駐地西部。三面環山,西南與虎山村隔河相望。隸屬盤石店鎮,距鎮政府駐地1.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17.5公里。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於、杜兩姓建村。因建村處有楊樹林,故命村名楊格莊。後趙姓從即墨遷入,陳、陶兩姓從萊陽遷來。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薛姓從大莊村、董姓從大柴村遷入。清末,胡姓從龍塘埠村、牟姓從棲霞遷入,後又有劉、黃、王姓等相繼自外地遷來居住。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重名,且處重名村之東,故改稱東楊格莊。

全村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3.33公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蘋果、蔬菜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楊格莊村
  • 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21°15′,北緯36°52′
  • 人口:744人
  • 戶數:260戶
2002年,全村有260戶,744人。有牟、劉、薛、董、杜、邵、黃、王等8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4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2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4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60%、10%、30%,人均收入3162元。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30公斤,總產18.2萬公斤。1983年,畝產460公斤,總產39.2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669公斤,總產55.2萬公斤。
1986年後,逐步擴大果園面積。2000年,有果園40公頃,收入60餘萬元;全村農業收入20萬元,林業收入10萬元,畜牧收入80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32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33萬元,畜牧業收入185萬元,林業收入2萬元。
第二產業1983年,村集體建起麵粉廠。1987年,建起添加劑廠。後又成立羊毛衫廠。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6人,收入54萬元。
第三產業1951年,村辦起了供銷合作社代銷店。後又辦起了小規模粉坊3座,油坊1座,收入微薄。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勾花、修理業和商店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98人,收入160萬元,其中服務業收入54萬元,商飲業收入106萬元。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楊格莊國小。1970年,投資13萬元,建國小教室15間,教學用具配套齊全。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5人。村黨支部重視科技教育,經常聘請專家來村講課指導,並派人外出學習,提高了村民的科技素質。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只能半糠半菜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收入不斷增加。2002年,全村有運輸車輛110輛、機車70輛、電話170部、彩電150台、電冰櫃50台,村集體有推土機1台、拖拉機1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齊,住房破爛不堪,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3年以來,全村建房實行統一規劃,劃出新房區2公頃,建房320間,面積達8000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
集體福利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不斷提高。1970年,村成立合作醫療站,村民平常用藥集體報銷50%,重病住院的醫藥費報銷70%。1978年,村集體投資3.5萬元,自行發電照明,結束了煤油燈時代。1982年,購置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92年,投資7.6萬元,修建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同年,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村民,負擔20%的保金;對年滿70歲的老人,免去一切提留款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