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村街道

東村街道

東村街道地處海陽市政府駐地北部,轄35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面積75方公里。該街道成立以來,本著“膨脹二三產業,最佳化第一產業”的總體思路,突出重點,發揮優勢,街道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村街道
  • 外文名稱:East village street agency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山東省海陽市
  • 面積:75方公里
  • 人口:79039日(2010年) 
概況,沿革,代碼及分類,詳介,

概況

東村街道位於海陽市城區西部,東經121°04′,北緯36°43′。東鄰方圓街道,西接二十里店鎮,南連龍山街道,北依朱吳鎮。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79039日(2010年)。轄3個居委會、35個行政村。

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衛置縣後屬嵩山鄉。1928年裁鄉設區,屬海陽縣第一區。1942年解放後,東村為縣直轄鎮。1944年改鎮為區(十三區)。1958年9月設立東村公社。1965年設區,1976年復名公社。1981年12月改稱東村鎮。1984年5月,將東村鎮分為東村鎮、南城陽鄉。1995年10月,撤銷南城陽鄉,併入東村鎮,全鎮面積217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城北、民主、團結、生產、新興、窯上疃、和平、院西、南才苑、北才苑、南倪家、宅科、姜家疃、北倪家、鞋西溝、北八里莊、後唐家、柳樹莊、西八里莊、李家村、後辛治、地北頭、五間屋、石劍、里口、車村、李家莊、東哲陽、西哲陽、秋林頭、西石蘭溝、東石蘭溝、邵家、鎬地、北城陽、溝於家、宅子頭、它山泊、龍塘埠、南修家、南城陽、北石河等74個行政村。2000年12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撤銷東村鎮,設立東村、方圓2個街道,將原東村鎮的閆家莊等37個村劃歸東村街道管轄,辦事處機關駐海陽路31號。2002年,面積75平方千米,轄37個村。

代碼及分類

370687002(38村):~201 111窯上疃村 ~202 111和平村 ~203 111民主村 ~204 112石劍村 ~205 220大磊石村 ~206 220南磊石村 ~207 112五間屋村 ~208 220閻家莊村 ~209 220榆林澗村 ~210 112地北頭村 ~211 220山後村 ~212 220小叢家村 ~213 112姜家疃村 ~214 220鞋西溝村 ~215 112羊角溝村 ~216 112北倪家村 ~217 112北八里莊村 ~218 220大叢家村 ~219 112城北村 ~220 112薛家莊村 ~221 112初格莊村 ~222 112宅科村 ~223 112北才苑村 ~224 112南才苑村 ~225 111院西村 ~226 112南倪家村 ~227 112西八里莊村 ~228 112涼山後村 ~229 112黑石埠河村 ~230 112邢家村 ~231 112李家村 ~232 220垛蘭村 ~233 112後辛治村 ~234 112前辛治村 ~235 112朱家莊村 ~236 112後唐家村 ~237 112前唐家村 ~238 112柳樹莊村

詳介

東村街道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街道經濟結構日趨合理,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城區各村主要以工業為主,轄區內擁有羊毛衫加工、工藝品、建材五金、農產品加工等10多個行業,是全街道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產品暢銷歐美、日本等多個國家。市郊各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以經濟林果為主導的綠化產業已經形成,連續四年開發的四個3OO0畝以上的經濟林果集中方,極大地帶動和促進了本地的農業結構調整,為促進農業增收、農民致富打下了基礎。
東村街道綠化投入逐步加大,特別對城區三出口進行了高標準綠化美化,增添了城市新亮點,提升了街道的軟環境。街道醫療、教育、郵電、通訊等各項社會事業設施也進一步齊全,機構發達,服務優質,為街道民眾提供了一個舒適優美的良好社會空間。街道連續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再造海陽紅旗集體”榮譽稱號。並先後被省綜治委授予“平安建設先進街道’’;被煙臺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等榮譽稱號。
街道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經濟發展後勁十足,特別是工業組團發展區,硬環境優越,投資政策優惠,是創業者的理想投資場所。街道正在進行的舊城改造,開發新的商業網點,為第三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其廣闊的空間。街道城區以外各村林果資源豐富,畜牧養殖漸成規模,且又毗鄰城區,各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也極具潛力。廣闊的發展前景,無限的市場商機,為該街道經濟的新一輪發展帶來了新的大好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