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哲學的故事

東方哲學的故事

《東方哲學的故事》是2011年1月1日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貝克,譯者是傅永吉。該書主要介紹了東方哲學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方哲學的故事
  • 作者:(英)貝克 著,傅永吉 譯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1
  • 開本:16開
  • ISBN:9787214020635
  • 定價:¥35.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譯序,

內容簡介

作者以一個嚮往、熱愛並在相當程度上理解東方精神的西方人的眼光,闡釋著超凡脫俗印度古典哲學瑜伽佛教,神秘而充滿生命激情的波斯蘇菲教,以及講求個人道德完美主義孔孟之道,追求精神絕對自由的老莊哲學……
西方的主要成就在於拓展了人類的知識視野,而東方則在開發人類精神領域方面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正是東方人對生命本源、本質的探索和智慧結晶,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心靈滋養品;亞洲各民族亦因此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保有其永不磨滅的神性魅力。
東方的神秘面紗一層層地揭開,亞洲的心靈之光在悠悠歲月、茫茫宇宙中熠熠生輝。

作者簡介

L.A.貝克(Lily Adams Beck.1862—1931),原名伊莉莎白·路易莎·莫斯比,英國作家。由於父親擔任皇家海軍上尉,她早年在東方度過了很長的歲月,深受東方哲學的影響。晚年移居加拿大。她的作品無論小說還是非虛構讀物,均以東方為背景。

目錄

第一章 印度哲學的起源
第二章 冥想及其力量
第三章 《薄伽梵歌》與高級意識
第四章 佛生佛滅 佛法無邊
第五章 西藏《死經》
第六章 愛好神秘主義的波斯人
第七章 孔子人格的力量
第八章 博大精深的孔子學說
第九章 中國古代社會組織和中國精神
第十章 偉大的神秘主義者老子
第十一章 莊子的諷刺與幽默
第十二章 帝王之師——孟子
第十三章 禪宗在中國和日本
第十四章 後記

寫作這本書的初衷,是用儘可能簡明易懂的方式向不習慣東方表達方式的讀者介紹亞洲思想和思想家。這意味著不是翻譯原著,因為翻譯需用大量我們所熟稔的英文術語,而這些術語卻往往不能充分表達原文的含義。我唯一祈望的是,我的努力並不是一敗塗地,也沒有誤入歧途。
亞洲思想的價值日益為西方學者所承認,了解亞洲思想寶藏的渴望亦愈來愈顯著、明朗。商隊帶著比金銀珠寶更為貴重、更令人嚮往的財寶從亞洲的腹地源源湧出。
西方人的成就主要是在智力開發與套用方面,而東方人則發展了人類的意識。只有日本是個令人感興趣的例外。日本人的思想似乎是東方與西方的某種綜合,它既有與東方思想相像之處,又有與西方思想一致的東西。而要介紹亞洲的思想成就,伊朗人的獨特貢獻總必不可少。
東西方價值觀並不衝突。毋寧說,二者相互補充因而可以相互交流。這一觀點一旦得到整個世界的認同,將是莫大的幸事。如果那樣,將會出現思想的自由傳播。信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學則是其智慧的結晶。如沒有這兩方面的共同基礎,民族間勢難相互理解。而理解恰恰為當今時代最必不可少。在本書中,讀者至少可以發現東方思想所建構、闡述的深切的同情之心。我認為,這種同情之心,是人類思想在其能涉及的領域中所達到的最高成就。
為了寫作這本書,除了我個人對那些所涉及到的國家、那裡的人民、他們的信仰和哲學等等的知識之外,還參閱了大量有關書籍,也與很多東方友人就有關問題作過探討。藉此機會,我對那些書的著作者們及朋友們謹致衷心的謝忱。
如果詳細地羅列有關著作者及友人的名字,簡直就不可能——那就得另外再寫一本書了。我所能說的僅僅是,在某種意義上,像本書這樣的著作絕不可能純系新穎獨創之作。書後所附書目也並不完全是要表達對本書中大量的引用、轉述、提要的忐忑不安之心,更不敢企望這小小的附錄能充分體現我對那么多的書籍的難以言盡的歉疚和感謝之情。開列這張書單,僅僅是想對那些願意就本書涉及內容有更多些了解的學生及研究生們有所裨益,如此而已。倘若有哪位專家學者垂顧拙著,請千萬體諒本書寫作的初衷,體諒本人面向廣大普通讀者介紹東方思想所面對的巨大困難。也許,真正的“理解”會在這裡意外地出現,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些“魔障”的人是難以想像箇中滋味的。
亞當斯.貝克
(依.拜靈頓)
1928年於錫蘭(今斯里蘭卡)

譯序

此文撰於1997年9月。12個年頭過去。近日偶爾稍暇,捧來自己讀,覺得還算不失趣味,亦不失品位。也發到部落格上,或能與有同好者交流?
20世紀,東西方社會不約而同地深情脈脈地凝視著對方。
西方人力圖在東方尋找某種法寶,某種足以抵消西方現代物質主義社會病的精神良藥。一些西方文化大師虔誠地跪拜在東方文化的聖殿前,不少更得窺門徑、悄然深入到東方文化寶庫之中,流連忘返,其樂融融地尋覓著、挖掘著,誠摯無比地祈求發現能救助西方社會病的靈丹妙藥。本書作者亞當斯.貝克就是其中的一位。其虔誠、執著、鍥而不捨的態度,令東方人不能不感動。
西方人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本世紀的前半葉,資本主義制度經歷了空前危機挑戰。慘絕人寰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釀造的苦果,讓人們對西方現代社會產生了疑問,人類近代以來數百年間所親手締造的民主政治暴露了其猙獰的一面,玩弄其造主於掌股之上,隨時準務吞吐食下去。西方人仰天長嘆:現代文明的出路何在?
而與此同時,在東方世界,悠久的傳統正遭遇被砸爛、遺棄的尷尬時刻,知識精英對本民族文化的口誅筆伐仍在節節升級,向西方尋求救國為於水火拯民於倒懸的錦囊妙計成為壓倒性的、近乎痴狂的潮流,洶湧澎湃,無休無止。
東方大智大慧者對西方的熱戀、痴迷,正如同西方一些文化大師們對東方的狂熱、崇拜一樣,具有真切的現實而客觀的社會歷史基礎。
東方民族,曾經站在世界文化發展的頂峰。然而,在19世紀的某個早上,人們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的民族已經遠遠地落在了後面,西方列強依仗著堅船利炮打到自己的家門口,而且登堂入室,喝五吆六地作起了主子。東方人(日本人除外)卻在自己的家裡充當了別人的奴僕。這種奇恥大辱,是可忍而孰不可忍?!久久地思量之後,東方世界的哲人得出了緒論:我們自己落後了。不僅是技術,不僅是制度,而且尤其是文化價值體系,整體上統統落後了。面對打進家門的西方強盜,痛苦的東方人下定決心向敵人學習――師夷以制夷。民族的精英們在尋找拯救自己民族、祖國出於水火的法寶時,不約而同地把視線轉向了西方。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國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是東方面向西方世界求取救世法寶的集中體現。從實用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民主與科學――也即西方的精神價值之核,東方的精英們發自內心地確信救國救民的根本方法,只能從西方那時拿來。
東方與西方,像一對戀人般地渴望著對方。同時又對自身的種種弱點包含幾許言說不盡的慚愧歉疚之情。這是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世界文化領域的一大奇觀。這一奇景向世人昭示著某種真理――某種進入20世紀下半葉後,西方人漸漸淡忘了的真理:“東西方價值觀並不衝突。勿寧說,二者相互補充因而可以相互交流”(見本書作者自序)。而探求東西交流文化的交流、融合,應該是人類所嚮往的美好明天的最為重要的基礎。本書作者在介紹東方諸主要國家的文化的同時,力圖昭示一種真正:東方生命智慧將是拯救現代西方文明走出困境的精神食糧。
本書作者對東方文化的推崇,令我這箇中國人狠狠地吃了一驚。書中的許多關於印度、中國哲學的評論,如果是出自東方人自己之口,總不免有自吹自擂、恬不知恥的感覺。即便是出自西方人口中,也著實讓我一次次冷汗浹背。
姑舉書中的一些例子如下:
在評價西藏《死經》時,貝克說:“這部著作是東方所給予西方的最偉大的禮物之一。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本書將會重組他們關於死亡的觀念。”“與東方清晰、深刻的心理學知識和經驗(五千年研究的成果)相比,我們西方的現代心理學簡直還處在襁褓之中。我從未讀過比這些誕生在重重雪山環繞、保衛著的奇異國度的更為深奧、深刻的書籍了,在這些國度中,生與死被賦予與擁護不堪的西方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內涵。”
關於古波斯、古印度的宗教信仰,她說:“宗教信仰瀰漫在整個國家,塑造了整個民族(其中許多人是低等種族成員,因而在他們身上許多低等種族的特性仍然保持著),從而形成了某種多種多樣包括某些原始的萬物有靈的多神信仰在內的信仰和哲學,這種兼收並蓄,共存共榮,構成了印度的多姿多彩的信仰世界。儘管其戰鬥力是巨大的――在歐洲歷史上絕沒有與此類似的情況。在歐洲,哲學和信仰一直毋寧說某種裝飾而不像東方那樣是生活本身。”
關於佛教,亞當斯則如是說,“有一天人們可能會發現,將由佛教的最高形式來拯救西方;佛教將成為西方從本身的可以說是帶著死亡基因的物質主義文明中逃遁的避難所。”“這些思想將哲學之魂推展為包羅萬象的極淵博廣大的思想,它們還將推展到更為廣泛、更為精深的領域和範圍。西方仍然在期待著來自東方的征服。”
關於中國文化,作者是這樣評價的:“人們難以擺脫那些高超美好的福音的魅力,即使他們真想那樣做。在孔子身上,人們看到了理想中的完人、君子、道德高尚者,也即他如此經常勾勒,如此經常地以深深的摯愛並當作中國之希望的理想人格的化身……國家由那種其人格境界和榜樣力量就是他們手中的劍和盾的人來統治,他們之所以登上君主寶座的唯一原因是道德上的完美無缺,是他們的人格修養達到如此完美、如此誘人的地步,從而贏得了所有的人的熱愛和效忠——不僅是熱愛並忠於這些人本身,尤其熱愛並忠於他們所代表的神性——寓於他們身上的神性。”
“讓我們記住中國是個十分古老而智慧的國度,而我們卻十分年輕且愚蠢,雖然我們在機械的物理的方面有超前的成就,但與社會生活的調整方面的成就相比,我們的那些成就就顯得是雕蟲小技,無關宏旨了……以家庭和孝順關係為基礎,從孔夫子說出了以上那些話語之後,中國作為一個偉大民族歷經繁榮、窮困、風暴、動盪和戰爭等等,整整2500年過去了,但她仍然在這一切的交織興替之後頑強地存在著,並正在我們的眼皮底下煥發青春、返老還童。誰敢預言我們白人的文明也能延續到同樣悠久?”
“西方各民族也可以從這種高尚生活的寧靜的實踐理性中,從它全神貫注於治國之才以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人格理想中——在這種人格中,一切理智和心靈的高雅都統一了起來——學到許多東西。”
關於《論語》她甚至這樣說,“以我之見,應該把《論語》作為所有上大學的年輕人的必讀書,如果這能夠實現,那么每個偉大民族的最偉大人物的最偉大的思想,就是全人類的共同的財富了。《論語》讀本應放在那些把個人的和民族的最高倫理價值上的進步看作最可珍貴之物的一切男人和女人伸手可及之處。”
關於中華傳統文明與世界上其他文明的比較,她認為,“這種實用精神是多么偉大,又是多么高貴,它產生了道德高尚、秩序井然的文明,這種文明的美好形式只有印度人在神靈王國中才堪與之相比。它完美無損地保持這一文明,很多的侵略者自以為控制了中國,而實際上被中國精神所完全控制、同化,甚至幾乎不能絲毫改變它。”
也許由於長期旅居於東方的緣故,本書作者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心胸氣度,這本是東方哲人才具有的博大胸懷,一個西方學者能有如此修為,令人欽佩不已。
這是一部一位西方人寫給西方大眾的有關東方文化的通俗書籍。當然,本書所介紹的畢竟是哲學,因而其通俗性也就僅僅有十分相對的意義。而且,東方哲學歷來被普通西方人視為十分地晦澀難解(部分地是由於語言文字的緣故),總將其視為畏途而敬而遠之――只有那些具有超乎尋常智慧的人們才敢深入東方思想寶庫。在這種意義上,應該說,本書已經足夠通俗。撇開其他的一切不談,能夠把東方哲學問題演繹到如此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其原有意蘊的水平,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工作成就。
本書作者希圖以講故事的方式介紹東方的哲人及其思想。然而,請讀者切不要由此以為作者真要講許多哲人的生平故事給你聽。雖然書中確實不乏這樣的故事,但是,正如書名所標明的,這書所關涉的主要是哲學故事而非哲人故事。也就是說,本書所要介紹的是東方哲學而不是某些著名哲人如孔子、孟子、釋迦牟尼、商燮羅等的生平軼事。如果說,書中確實介紹了不少這樣的人物生平,那也僅僅是為介紹其哲學思想服務的,因此,這樣的故事與我們通常所看到的哲人故事書籍就很不相同。在這裡,故事是為思想服務的。娓娓道來的哲人軼事,僅僅是為了使“枯燥”、“艱深”、“晦澀”的東方哲學思想更為生動、具體、直觀、親切。比如,孔子離婚的故事,在我國正史並無詳細記載,歷代文人更一直諱莫如深,20世紀新文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兩次打倒孔家店之後,對此問題雖不再忌諱,但卻頗多爭議。在亞當斯,則不過是要通過孔子離婚而引出孔子有關離婚(即“七出”)的理論。也就是說,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人們所要把握的是東方哲學而不是東方哲人——是東方哲人的思想而不是他們的生平軼事。孔子的許多故事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本書所講的故事卻並不總是與國內的許多關於孔子的書籍完全吻合的。如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本書只涉及到其中四個:魯、齊、衛、楚,而把其它如陳、蔡、宋、晉等等統統省略掉或簡化、歸納到發生在其它諸侯國的故事中去了。如果僅僅從史實角度說,這顯然與正史嚴重不符。我以為,這並不是亞當斯先生望文生義或故意篡改,而是為了內容的需要或照顧那些對東方文化及東方式思維方式了解甚少的西方讀者,於是對故事情節進行了必要的刪減、改造。就本書這樣的通俗的學術讀物而言,亞當斯先生將講故事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細心的讀者不難從精彩的故事中體會到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親切實用價值。
作者所介紹的東方哲學以諸多典籍為藍本,如印度的《吠陀書》、《摩奴法典》、《薄迦梵歌》、《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中國的“四書五經”以及《道德經》和《南華經》;西藏的《死經》;伊朗的《阿維陀經》;日本的《古事記》和《日本書記》等。多少有點令人遺憾的是,作者很少關涉或關心近代以來這些國度的實際生活情況狀況與變化。對於中國,作者似乎只了解到19世紀末。成書於20世紀20年代的這部著作,對於發生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隻字未提,令人不得其解。不知作者是由於幽居於錫蘭(今斯里蘭卡)而對中國驚天動地的革命一無所知呢?還是對中國革命並無信心或者認為中國的情況本無須進行革命性改造呢?抑或是別的什麼原因呢?至少,從書的字裡行間看,作者眼裡的中國仍然是全然傳統的,幾千年來變化甚微。此外,作者認為“中國在後期無保留地接受了印度的影響和印度思想”,這顯然與史實嚴重不符。因為印度的佛教只是在發生了某種根本性的適應性(革命性)的轉化(本土化、中國化)之後,才真正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
作者眼中的中國是孔孟老莊構勒出來的理想化的理念中國。而對於其弱點與不足方面並未涉及——我想這並不是故意避而不談,而是該書的一貫宗旨使然。因為這並不是全面地評價東方哲學的學術專著,而是以介紹東方哲學精華為宗旨的頗為通俗的著作。這些是讀者諸君在閱讀時應注意甄別的。
對於東方人來說,具體地,對於中國人特別是當代有相當文化修養的青年人來說,了解東方特別是我們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必需。一方面,作為現實的人,也即生活在自己民族文化傳統中的人,傳統的許多優勢長處及其許多弱點弊病,必然地表現在每一個體身上(實踐中)――每一個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中國人都必是一個真正的儒——只是大多數人渾渾然而不自覺而已。另一方面,人們又處在這個理性反思的特定時代,背棄傳統甚至反傳統仍然是年輕一代自然而然認同的心理傾向。在這種情勢下,真切地了解一下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當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情。特別是聽一位西方人站在西文價值體系的立場,觀察評判東方傳統文化,或者會有所裨益。
這部書涉及東方主要民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和猶太文化除外)的傳統文化的主要成果。恕我孤陋寡聞,在中外此類著作中,這是我接觸的第一部涵蓋如此廣袤地域、如此眾多民族、如此多的相互區別又存在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繫的信仰之煌煌巨著。這種大跨度的綜合性的文化研究嘗試本身就是令人欣賞也值得贊成的。本書文字堪稱流暢、筆調優美且輕鬆,對東方文化的主要之點把握得恰到好處,表述亦相當準確得體。這也是我們決定把它翻譯介紹給中國讀者的原因。
從事東方文化研究,尤其是比較文化研究的人,可以大致分為四類。一類是本民族土生土長的專家,以中國為例,有梁潄溟、張岱年、牟宗三、熊十力、唐君毅等先生。他們精通本民族經典,然而從未到過西方――或沒有比較長期的在其他文化價值背景氛圍中生活或受教育或從事研究工作的經歷。第二類是在本民族中土生土長,精通民族典籍,又有在其它民族文化背景下生活或學習或研究的長期經歷者,如馮友蘭、胡適之、魯迅、季羨林、陳鼓應、杜維明等等。第三類人則身為其他(西方)民族成員而從未親身經歷過東方生活的人。第四類則是其它民族(西方民族)成員,具有西方文化背景——受過充分的西式教育和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薰陶滋養,而又有比較長期的在東方國家旅居生活經歷的西方人。這四類人中都可以出文化大師——眾所周知,以上列舉的這些人都是文化大師。而容易形成突破性成果者,則以第二和第四類為最,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視野問題。異質文化的生活學習研究的經歷,本身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其對人的啟迪、激發人靈感潛質的作用,實不容忽視。尤其對於象中國文化這樣的正在邁入現代化――正在進行現代性轉化——而又具有如此悠久的歷史積澱的古老而歷久彌新的文化形態,其龐雜繁複、晦澀艱深等等,都很容易使人身居其中而不得其要領,恰如東坡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如俗諺所說:知人易(其實知人何易?),自知難。長期在東方深入生活的西方學者或長期旅居西方的東方學者們很可能因其所秉承的全新的參考體系,新的評價標準,新的思維方式,新的梳理規則,等等,因而有更多機會達成突破。當然,這並不是在任何意義上漠視“純粹”本土學者們的文化貢獻,事實上,即使是在當代這樣的文化大師仍在不斷湧現,如湯一介、龐朴等諸位尊敬的師長。
文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與心靈的真切體驗相關。而這種體驗不是單單躲在書齋中“皓首窮經”就可以做到的。直接而又深入的生命體驗,又能超拔於狹隘的、片面的、純然的個體經驗之上,再輔之以科學的參考系(十分重要,也許至為重要),而最為緊要的則是兩種以上文化背景的生活經歷(生命體驗)所造成的文化價值系統在人的心靈深處的碰撞激盪,足以形成突破性成就。這就是文化比較研究的特殊之處,也是本書的優勢所在。本書作者亞當斯.貝克先生長期旅居亞洲,到過北京、拉薩、東京、白沙瓦、德里、貝納勒斯、德黑蘭等地,對東方文化有深刻的直接體驗。書中不僅隨處可見東西方文化間的對照比較,而且就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日本文化等等之間的比較、交流、互動影響以及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等多有闡示,且不乏獨到見解。
當然,作為一個西方人,不可能完全把握東方文化的細膩、微妙之神韻,對一些內容的精深絕妙處的理解與轉述也許不盡準確。此外由於譯者的英語水平限制、東方文化知識限制,都足以影響到準確地理解、表達作者的意思。如果讀者諸君發現譯文中有不恰當不準確之處,懇請不吝賜教。
1997.9.撰寫2009.9刪改於北京昌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