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湖

東平湖

東平湖,古時稱蓼兒窪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鹹豐年間才定名稱為東平湖,位於山東省東平縣。是《水滸傳》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遺存水域,1985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同時也是山東省推出的水滸旅遊線路中的重要景區。總面積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總量3億立方米。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平湖
  • 地理位置:山東省東平縣
  • 總面積:627平方公里
  • 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
  • 平均水深:2.5米
  • 蓄水總量:3億立方米
  • 所屬水系:黃河下游支流大汶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位置境域,境域變遷,主要支流,水文特徵,治理開發,治理,設施,排灌,養殖,采捕,旅遊開發,航道,旅遊資源,

位置境域

東平湖
東平湖位於東平縣境西部,在東經116°2′~116°20′,北緯35°43′~36°7′之間,北起清河口門,南至金線嶺圍堤,西瀕濟梁運河和黃河大堤,東沿鳳凰山、黃花園、州城、吳桃園等村鎮及湖東排滲河。湖中有金山、崑山、土山、鐵山等。西南距黃河三門峽樞紐585公里,東北距黃河入海口364公里。湖底西北高,東南低,最低高程36.7米。總面積627平方公里,(①原水庫面積為632平方公里,大運河穿黃改線後,水庫總面積減少5平方公里。)設計蓄水高程44米~44.5米,容水量40億立方米。是滯蓄黃河洪水的大型水庫,為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
東平湖分老湖區與滯洪區兩部分,中以二級湖堤分開。老湖區在東北部,面積209平方公里,常年蓄水,即一般所稱的東平湖。滯洪區亦稱新湖區,在東南部,面積423平方公里,大部為農耕地,是防禦黃河特大洪水的分洪區。
東平湖經過治理後,成為控制山東黃河安瀾入海的大型水庫,其近期防洪水位定為44~44.5米(大沽基點,下同),相應蓄洪量為30.4億立方米,除去老湖底水和預留給大汶河來水量,實際蓄水能力為20億立方米,可抵禦鄭州花園口出現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使下游確保全全。
東平湖老湖湖盆寬淺,它北起清河口門,南至大安山,西瀕陸莊、十里堡黃河大堤,東北臨丘陵。湖底西北高,東南低。常年積水區約100平方公里,相應最大水深1.8米左右,分布在土山、金山、二道坡、八里灣、大安山、埠子、前后蒼、辛店鋪、陽穀店一帶。盛夏時湖面150多平方公里,洪水時可達200平方公里。當湖水位為4米時,湖泊容積為7.78億立方米,相應最大水深5.8米左右。
東平湖風光東平湖風光
湖的東、北是山丘地帶,東有大清河入湖,南、西、北3面為石砌大壩,南接流暢河、西臨黃河、北端有陳山口出湖閘與黃河相通。湖底多淤泥,中部水深約2米左右,常年蓄水量10多億立方米。

境域變遷

東平湖亦發育在黃河扇形平原與山前沖積洪積平原的接合地帶。它是古代大野澤-梁山泊演變後的殘跡。春秋至宋初,今新、老湖區均有城邑,或為郡治,或為縣城,濟水由南而北流經其中。由於黃河決溢屢注大野澤,使大野澤上游逐漸淤積,澤面從南向北推移。到五代後期,形成了環繞樑山的巨浸梁山泊,今新湖一帶亦成為浩淼的湖區。北宋末到金代,黃河時而決注梁山泊,梁山泊隨著黃河水補給大小而變化無常,黃河泥沙也時斷時續地堆積在泊內。至元末,梁山泊已不復存在,在昔日廣袤的湖區里,殘留著幾個小湖泊,其中位於今東平湖區的是安山湖。安山湖在今新湖區安民山下,明初貫安山湖開會通河,並在運河南蓄水作為運河水櫃,周長八十三里有奇。明中葉後,安山湖減小,失去水櫃作用,湖區大部開墾為農田,安山湖僅具其形。
東平湖風光東平湖風光
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初期,黃河所挾帶的泥沙,絕大部分都淤積在張秋以上的泛濫沖積扇上,下泄入海的水較清,張秋以下河道處於沖深展寬階段,大汶河、宋金河及大運河等河水,能夠順利地下注黃河。隨著張秋以上黃河泛區開始修建南北大堤,黃河含沙量提高,黃河河道由沖刷轉而淤積,河道不斷淤高,致使大汶河、宋金河及大運河等河水下泄受阻,各河河水停蓄在窪地之中,淹沒了村莊、田疇,形成了新的積水區,即現在常年蓄水的東平湖老湖區。由於大部分屬東平縣所轄,故在民國年間便有東平湖之稱,但當地居民一般稱大運河以南老安山湖為南湖,以北新形成的湖區為北湖。建國前,黃河洪水經常漫灘入湖,因此常年不涸。193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鄭州花園口扒決黃河南堤,河水南注入淮,東平湖因失去黃河水源而乾涸。直至1947年花園口復堵,黃河回歸故道入海,東平湖重又蓄水。
東平湖聚義島東平湖聚義島

主要支流

東平湖主要注入河流是大汶河,大汶河由東平縣州城西北入東平湖老湖,經東平湖調蓄後流入黃河,因此大汶河和老湖區屬黃河流域,新湖區微向南傾斜,屬淮河流域。
大汶河,古汶水。大汶河發源於山東旋崮山北麓沂源縣境內,匯泰山山脈、蒙山支脈諸水,自東向西流經萊蕪、新泰、泰安、肥城、寧陽、汶上、東平等縣、市,匯注東平湖,出陳山口後入黃河。

水文特徵

根據土山站1960~1966年觀測資料,東平湖多年平均水溫為14.0℃,一年中有185天水溫在15℃以上。水溫月平均最高值出現在7月,為27.2℃;月平均最低值出現在1月,為1.3℃。東平湖水質較好,無污染,是山東省重要的淡水養殖基地。
湖水透明度為18~60厘米,酸鹼度7.5~8.4,溶解氧8.5~10.5毫克/升,三態氮 含量較為豐富,湖水屬重碳酸鹽類鈣組第Ⅱ型或第Ⅲ型,湖水營養充足,水質肥沃, 適於水生生物繁衍生長。

治理開發

治理

東平湖老湖區有林辛、十里堡、徐莊、耿山口4個進湖閘,黃河洪水進湖經調節後,由陳山口、清河口兩齣湖閘泄湖水入黃河。滯洪區有石窪進湖閘,一旦分泄黃河洪水經調蓄後,由張壩口泄水閘、柳長河泄水閘和碼頭泄水涵洞,泄滯洪水入梁濟運河,南流注入南四湖
建國後對東平湖進行了大規模治理,修堤建閘,將東平湖與黃河、運河分開,形成新、老湖區,使東平湖樞紐基本上做到“蓄得進,守得住,排得出,防洪保全全”。
建國前,為防黃水南侵,在東平湖修有西起梁山縣十里堡,東至東平城西解河口一線的圍堤(舊臨黃堤),堤高、頂寬均為1~2米。1949年黃河大水,梁山大陸莊民埝決口,黃水倒灌東平湖,衝破運西堤,受災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但滯洪後,對減輕黃河下游堤防的威脅起到顯著作用。為此,1950年7月,黃河防汛總指揮部確定東平湖區為黃河自然滯洪區,作為確保黃河下游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950-1951年,新建金線嶺堤和新臨黃堤,堵復舊臨黃堤決口,並修復運西堤、運東堤。形成第一滯洪區(即東平湖老湖區)和第二滯洪區,視黃河、汶河洪水情況分級運用。滯洪區總面積943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滯洪區223平方公里)。
1958年7月大水後,為了防禦黃河更大洪水,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於7月26日向國務院報送《山東省關於防禦黃河二萬九千秒立米洪水提前修建東平湖水庫工程規劃要點和施工意見》,經國務院批准提前修建東平湖水庫。湖改水庫工程從1958年8月~1962年底,連續五期施工完成。修築水庫圍堤76公里,新湖堤迎水面砌石護坡61公里,興建十里堡、徐莊、耿山口3座進湖閘與陳山口出湖閘。改建後,使東平湖滯洪區成為平原水庫,庫區總面積632平方公里,總庫容40億立方米。五期湖改水庫工程,共完成土方2923萬立方米,石方115萬立方米,工日2744萬個,投資3974萬元(不包括移民費和進出湖閘建築費)。
1963年,隨著位山樞紐破壩改建,東平湖水庫又恢復以滯洪為主,分級運用的格局。改滯洪區後,最大庫容為30億立方米。1963-1965年,修復二級湖堤及石護坡。1966-1970年對圍壩石護坡進行全面整修。進出湖建築物經多年修建、改建,至1985年底,已建成石窪、林辛、十里堡、徐莊、耿山口5座進湖閘及陳山口、清河門2座出湖閘。
1950-1985年,東平湖滯洪區工程,共完成土方9700萬立方米,石方278萬立方米,混凝土22萬立方米,工日8388萬個,投資2.3億元。·
東平湖滯洪區控制運用原則是根據黃、汶洪水過程情況,採取分級運用,以減少分洪蓄水造成的淹沒損失。不超過黃河下遊河道安全泄量的一般洪水不分洪;運用時,根據洪水情況,儘量用老湖區滯洪;當黃河發生特大洪水或黃、汶洪水遭遇時,始考慮運用新湖區蓄水。新湖區除1960年試行蓄洪外,沒再運用。1982年8月2日,黃河花園口站發生15300立方米每秒洪峰,運用林辛和十里堡進湖閘,向老湖區分洪,歷時72小時,最大入湖流量2400立方米每秒,共蓄水4億立方米。分洪後,艾山最大下泄流量7430立方米每秒,削減洪峰28.6%。

設施

涵閘工程 陳山口出湖閘 1959年10月建成,7孔,每孔寬10米,高8米,閘室淨寬70米,全長80.8米。設計流量1200秒立方米,泄老湖水入黃河。
十里堡進湖閘 1960年3月動工,8月建成。閘型為開敞式,10孔,每孔寬10米,高6米,閘室淨寬100米,全長115.5米。設計流量2000秒立方米,分泄黃水進入老湖。
耿山口進湖閘 1960年4月建成。開敞式,6孔,每孔寬10米,高8米,閘室淨寬60米,全長69米。設計流量1840秒立方米,為分泄黃水進入老湖的備用閘。
徐莊進湖閘。1960年建成。5孔,每孔寬10米,高7米,閘室淨寬50米,設計流量1000秒立方米,為分泄黃水進入老湖的備用閘。
國那裡進湖閘 1966年10月始建,1970年改建。3孔,每孔寬5米,高4.5米,設計進水流量101.8秒立方米。用以放黃河洪水進入東平湖老湖區。
石窪進湖閘 1967年8月建成,樁基開敞式放水閘。共49孔,每孔寬6米,高5.5米,閘室淨寬294米,全長344米。設計流量5000秒立方米,是分泄黃水進入新湖的主要閘。為提高防洪能力,1976~1980年進行了改建,使防黃水位高程由48米提高到52.5米。
林辛進湖閘 1968年8月建成。15孔,每孔寬6米,高5.5米,閘室淨寬90米,全長106.2米。設計流量1500秒立方米,分泄黃水進入老湖。
清河門出湖閘 1968年8月建成。15孔,每孔寬6米,高5.5米,閘室淨寬90米,全長107.8米。設計流量1500秒立方米,泄老湖水入黃河。
大閘排灌站引水閘 1966年5月建成。涵洞式,2孔,每孔寬2米,高2米,長43米。設計過水流量10.5秒立方米。澇時排新湖水入老湖,旱時引老湖水入新湖灌溉農田。
劉口排灌站引水閘 1976年建成。涵洞式,1孔,寬2.5米,高2.5米,長41.95米。設計過水流量10秒立方米,用以排新湖水入老湖,或引用老湖水灌溉新湖農田。

排灌

1960年以後,國家輔助湖區人民,興建引湖、引黃、灌溉及排澇建築物67座,總裝機容量13152馬力,提水流量87.72秒立方米,灌溉農田14.09萬畝,排澇33.37萬畝。據沿湖135個村的重點調查,1949年,糧食畝產平均152斤,1985年畝產726斤,為1949年的4.8倍。

養殖

魚類養殖
1958年始建魚種場,址在夏謝村北,池塘占地180畝。1959年遷至馬口村,占地280畝。後稱縣淡水養殖試驗場。進行人工孵化鯉魚、鰱魚、鱅魚、草魚等魚苗。1979年後,繁殖魚種的專業戶1700戶,池塘面積500畝。國營池塘119.6畝。
網箱養魚
1979年推廣湖北省黃岡地區白蓮河水庫網箱養魚經驗。縣漁技站、縣淡水養殖試驗場、馬莊漁種場、隨河船等4個單位在湖內架設網箱54個,計3.5畝。翌年,又有5個大隊架設網箱192個,計8畝,每畝造價0.6萬元;魚種箱112個,計4畝,每畝造價0.6萬元。同年,經省、地、縣水產部門檢查驗收,縣淡水養殖試驗場網箱最好,成魚網畝產1.8萬斤。魚種箱投放了長1寸的草、鰱、鱅等魚苗,出箱時長至4寸。每萬尾價490元,總計款0.85萬元。網箱可利用3年,當年收回成本有餘。 魚種暫養 1972年10月,東平湖水產生產指揮部向湖內投放3寸以上魚種200萬尾。1973年10月,在大安山東北湖內下樁,網圍千畝水面,投放魚種220萬尾暫養。翌年汛期,放魚入湖。1974年,在大安山老運河口三角水域用石砌壩,建暫養灣3000畝,放入魚種260萬尾。1975~1976年,兩次又投放3寸魚種600萬尾。5年共向東平湖投放魚種1280萬尾。1979年,湖區公社在二級湖內建成商品魚基地1000畝,其中抬高土地442畝,魚池88個,水面354.5畝。1980年,解窪魚場向國家交魚5000斤,1981年6000斤,1982年8000斤。
其它水產品養殖
1974年,移殖田螺千餘斤,二、三年後繁殖到2萬畝。1975年,從上海市崇明島引進蟹苗725斤,放入東平湖。1976年10月捕獲大量成蟹。後每年投放,產量大增。1980年,捕撈成蟹近200萬斤。
經濟植物種植
建國前,湖內經濟植物靠自然繁殖。1950年,在王窪附近撒播菱種5萬斤,播種面積近萬畝,當年豐收。1951年,在新、老湖區播種7萬畝。1963年從江蘇省引進蘇菱種5000斤,在老湖埠子以西與湖菱混播。因收穫期晚,二、三年後淘汰。後因水面不穩,菱角商品率低,停播。仍靠自然繁殖。1970年始播種芡實。1977年,播種8萬畝。1979年後,芡實商品率提高,每年播種。1983年最多,播種10.30萬畝;1979年最少,播種1.10萬畝。

采捕

魚類捕撈
1855~1937年,湖水北連黃河,東通渤海,南經京杭運河直達南四湖和江淮。魚類徊游暢通。年捕魚蝦近千萬斤。1938~1946年,黃河改道入淮後,湖內水產量驟減。建國後,大力開展捕撈工作,1952年湖內總產440.6萬斤。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總產2020.30萬斤,年均440萬斤。1958~1959年,水產品總產1319.70萬斤,年均659.80萬斤。1960年,修建了進、出湖閘,大運河改道,逐漸隔斷了東平湖與黃河、渤海和南四湖魚類回遊的通道,捕撈量減少。“文化大革命”期間,漁民的積極性受挫折,出湖漁船減少,產量下降。1966~1975年,捕撈總產2921.20萬斤,年均292.12萬斤。1981年實行聯產承包,開放魚業市場後,捕撈量增加,加之1982年蓄洪之後,流入了新的水源,魚類增多。在湖水位低、水面減少的情況下,第五、第六兩個五年計畫期間共產魚3805.60萬斤,年均380.56萬斤。捕撈魚類中,鯽魚約占總產的40%,鯉魚占8%,其它為雜魚。按四季劃分,春季產量較少,有“柳條發青,餓死漁翁”之說。夏季幼魚生長,多為禁捕期。9月產量上升。白露後,漁民多在清河門一帶設“肚袋”網,捕回遊入海的鱭魚(毛刀魚),每架網可捕萬斤,年產鱭魚200萬斤左右。由於修建了陳山口出湖閘,使毛刀魚絕跡。1963年後,捕獲量減少。冬季多“起草捕魚”。首先在淺水區栽植蒲江草,封凍前,趁魚潛伏草叢越冬之際,分片圍網,割除蒲江草,一個圈可捕萬斤。大雪封凍後,破冰捕魚,產量亦很高。
其它湖產品捕撈
捕蝦,每年5月,捕撈卵蝦(麥黃蝦)。秋後捕撈當年成蝦。年均產量50萬斤左右。河蚌,湖內特產。1970年,縣淡水養殖試驗場和侯屯村等單位曾利用河蚌育珠,後因質差價低,滯銷停產。1980年,江蘇太湖附近社隊來東平湖一帶收購,每斤0.30元,漁民大量捕撈,資源遭一定損失。鱉(甲魚),70年代,年產3萬斤左右,大者每隻重10斤。1973年後外貿出口,最高年收購量萬斤以上。80年代後資源衰退,產量減少。捕蟹,用竹網、箔、勾、罩、刺網捕撈,或夜間用燈照捕。1979年,最高捕收鮮蟹57.55萬斤,暢銷天津、濟南、濟寧、新鄉等地,近幾年產量減少。
經濟植物採集
采菱,湖菱有四角菱、三角菱、兩角菱、疙瘩菱、禿頭菱等品種。舊社會,漁民以菱代糧。採收方法因品種而異。一般在農曆8月下旬,按統一規定時間開湖先採水面菱,大船10餘人,小船三四人,每人每天采150斤左右,多者200斤。對落水菱用三種方法採收:一是推菱,用帶有菱綆的推耙,一隻船每天可采鮮菱400斤左右;二是拉菱,用麻繩製成的菱拉,每人每天可拉200斤左右;三是罱菱,用罱網可將禿頭菱罱上來,每人每天罱300斤左右。採收芡實,在處暑後開始,漁民乘船進湖採收,年總產200萬斤左右。

旅遊開發

水滸之旅創始於1980年代初期,是一個以觀光為主的專項旅遊活動,也是山東獨有專項旅遊項目。1984年,參加水滸之旅的第一個境外旅行團是由20名香港旅遊者組成的,該團遊覽了水泊梁山及景陽崗、獅子樓、壽張縣衙、時遷盜雞處、祝家莊等景點。 水泊梁山,位於山東省梁山縣。北宋時,宋江帶領農民在此起義,憑藉天險地勢殺富濟貧。著名歷史小說《水滸》使水泊梁山名聞天下。山東於70年代末開始修復水泊梁山景點,並於80年代初推出水滸之旅。該專項活動以梁山、陽穀為主。創始之初,旅遊者遊覽的景點主要有水泊梁山舊址、景陽崗、獅子樓等。80年代中期以後,又增加了忠義堂、宋江寨、黑風口、演武場、賽馬場、杏花村、水滸博物館以及梁山好漢活動的地方東平湖、棘梁山、小岱峰、石碣村、金沙灘、黃泥崗等景點。80年代末,水滸之旅又增添了新的內容,旅遊者可以觀看魯南地區傳統的民間活動,如斗羊、鬥雞、 武術等表演。1989年4月,日本探訪系列團參加了水滸之旅專項旅遊,旅遊者對傳統的民間活動極為讚賞。

航道

清河,又名北沙河、鹽河。東自戴村壩,西至馬口入東平湖,長33.7公里。戴村壩——武家漫,汛期水大時可行船,冬季阻滯;武家漫以下至東平湖可常年通航。北橋以下分南、北兩條航線:北行航線由北橋西北行,經東平湖出清河門,至姜家溝入黃河,下洛口;南行航線由北橋入新坡河,至安山入運河,下濟寧。1958年運河改道後斷航。

旅遊資源

東平湖位於東平縣境內,古稱大野澤、巨野澤,亦名梁山海。金大定年間,黃河長期淤淀使梁山海大部乾涸,到清鹹豐五年(1855年)改稱東平湖。建國後,政府多次整修湖堤,湖堤長135公里。湖面面積632平方公里,常年蓄水量為10多億立方米,為山東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的遺存水域。東平湖三面環山,面臨黃河,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湖區盛產魚、蝦、鱉、蟹等魚類,菱、葦、蒲、蓮等植物。環湖畔有白佛山石窟造像、臘山風景區及司里山的造像群等人文景觀。每逢夏季,萬畝荷蓮花、菱花齊放,湖面魚帆點點,吸引著眾多的遊人來此觀光。
臘山位於東平湖西岸。其特色是奇、險、幽。有“小泰山”、“小岱峰”之稱。為山東省風景名勝區之一。以臘山為主的臘山林場是省級森林公園,總面積1.08萬畝。林區內有四片群體式名勝古蹟九處,分別為:六工山林區的玉皇廟、理明窩、摩崖造像,建福寺和白衣庵;臘山林區的以三清宮、碧霞行宮為主的祥龍觀;山趙林區的青龍觀和磨香寺;山沃林區的月岩寺和跑馬泉。其中理明窩摩崖造像系唐代所創,歷史悠久,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清宮邱祖閣傳為元代道士邱處機修仙處,廟內香火旺盛。景區內還有大量的唐、宋、元、明、清歷代風格各異的廟宇建築和碑刻。
司里山造像司里山又稱棘梁山,別名小梁山,位於東平湖西畔銀山和戴廟交界處,因明代在此設“巡檢司”,故名司里山。傳為梁山好漢晁蓋、吳用及阮氏三雄等起義初期的根據地,並有起義軍活動的遺址多處。山頂千佛崖雕鐫著從春秋戰國、唐、宋、元、 明、清至民國各朝代不同風格的佛像560餘尊,主像高12米,侍像高近10米,是山東最大的造像之一。山頂原有千佛大殿等建築,現僅存遺址、柱礎、石碑等,為佛文化藝術的寶庫。1992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