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崗古村

東崗古村

飛悠然與心會

明 · 吳伯宗

南山郁蒼翠,下有幽人居。身與樵者倫,不為世俗拘。濯纓碧澗底,煮石青山隅。落日或忘機,看棋隨仙徒。

以茲謝朋輩,白雲從卷舒。嗟彼會稽叟,富貴將焉如。王克深世皆,趨市朝子獨。棲林塢人皆,佩干將子獨。

腰鐮斧苔茵蒼蒼兮,山經曲鳥啼交交兮。春樹綠居東崗兮,田園盼北嶺兮。

得趣忘疲春景艷兮。紅密秋火淡兮。甘泉苦茗飲一食兮。云何鐘鼎傍觀殘棋兮。

誰負誰勝斧柯未爛兮。天長日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崗古村
  • 外文名:Donggang
  • 詞條管理:【歷史文化遺產 + 網際網路】團隊
概述,主要古建築,傅氏祠堂,懷郁公祠,遜志齋,是亦軒,

概述

東崗村坐落在金谿縣北部、合市鎮東部,東鄰雙塘鎮蓮溪和柏林村,南靠霞澌龔家村,西與塘霞村毗鄰,北接聯橋和雙塘鎮翁塘村,距鎮政府駐地公路里程8公里,縣政府駐地公路里程23公里。村東、北二面環山,南、西為田畈、小溪,形成一種背靠青山、前臨開闊地的格局。全村有耕地791畝,山地3200畝,其中原始生態林1300畝。設1個村民小組,有96戶364人(不含在外地居住的族人),除在東崗參加土改的3戶外來戶外,戶主均為傅姓。村民以農為主,主產稻穀。
東崗古村
東崗古村傍山而建,呈“一橫三縱”結構。“一橫”為村前卵石鋪就的總幹道。“三縱”為3條青石鋪就小巷。小巷長度不一,寬約1米有餘,每個巷口都有巷門,下雨天行走絕不染泥。30多幢明清時期建造的民居集中分布在3條巷道兩側,坐北朝南,排列嚴謹,錯落有致,每幢占地面積都在200平方米以上,為清一色的青磚黛瓦馬頭牆,風格清逸,建築物中的樑柱、門窗雕刻精美,牆裙均為三層高的大板石。整體建築採用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形式。3條巷道都面臨水塘,體現著防火防盜的匠心設計,且大多數保存完好。原屋的主人或為朝廷命官,或為商賈,或為社會賢達,都是從東崗走出去的文化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大善堂連體屋、“父子登科”舊居、大夫第,通體古樸典雅、恢弘壯美,其建築和裝飾工藝讓人嘆為觀止。屋內檐樓、斗拱、梁坊、柱頭、柱礎、雀替、門楣、隔窗等處無不考究形制,石雕、木雕、磚雕中的人物戲文、魚蟲花馬、山水瑞雲圖案生動精美,構思別致,堪稱金溪明清建築的代表,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另有一民居的大門兩側石板牆上還雕刻有各種花葉圖案,極為精緻,在金溪鄉間實屬罕見。每幢民居均為上下兩堂,中設一天井,可使四水合一,起著採光、通風、聚集和排除雨水等作用。天井中的雨水通過青石板間的縫隙和方孔錢狀的漏孔導入“滲井”再流入暗溝,再通過排水溝流入楊沽塘中。民居大門造型不拘一格,有的奢華,有的簡樸。奢華的均為牌樓式,造型優美大方。所有門框、門梁、台階均為石質材料打造,門楣兩側均附有座墩。還可以看到各種圖案的石雕窗欞嵌於牆體。此外,東崗村保存下來的還有各具風貌的遜志齋(官廳)、是亦軒(陽崗國小校)、傅氏祠堂、懷郁公祠、泰顯祠、觀音堂、“文武世家”門樓、古橋、古井等明清時期或更早建造的公共建築。這些古建築布局上體現了古代的風水理念,是研究明清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俗、建築史的實物資料。

主要古建築

傅氏祠堂

為全族總祠,位於村西,坐北朝南,始建於明嘉靖辛酉(1561年),倡修並捐資者為傅時禮、傅導學、傅受甫、傅長至。12年後被兵焚,明萬曆癸酉年(1573年)重建。清康熙庚寅(1710年),上祠棟折檁崩,門牆倒塌,康熙甲午(1714年)復建,倡建者為由楚而歸的傅順行。該祠為四堂直進,下堂為中位祠,中堂為下位祠,上堂為上位祠,後堂為寢堂,始遷祖神位陳列於中,二、三、四世祖及有功爵者列左右,下堂設三門,中門上方懸掛“傅氏祠堂”巨大木匾,此匾寬4米,高1.5米。原門坊為八字型磚石結構牌樓,今不存。
現存傅氏祠堂寬約20米,長約80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為金溪鄉間祠堂之最。後堂四排大柱,一人難以合抱,柱磉高50厘米,為典型明代制式。

懷郁公祠

坐落在村內。懷郁,諱遇至,勅封登仕佐郎,生於清乾隆戊申(1788年),卒於同治庚午(1870年),為富商傅子清祖父。懷郁言行端方,持躬勤儉,疏財好義,具有愛心。該祠為其後人出資建造,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約240平方米,二堂直進,左右為廂房,中間一大天井,面積約50平方米。上堂為祭祠,天井上原搭一戲台,今不存,下堂為戲台內台。坐北朝南,東西各設一側門。門坊為四柱三間三樓式,門上起五樓,是典型的南方磚牌樓。門楣石匾上攜刻“懷郁公祠”四字,石匾上下左右共嵌有9塊石板雕刻,分別雕有工藝精緻的花葉、飛鳳、仙鶴、瑞雲等寓意吉祥圖案。除局部遭到破壞外,其餘保存完好。

遜志齋

坐落在村東,為並列兩棟式樣相同的連體建築,坐東向西,建築時間不詳,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東邊一棟為正房,上下兩堂,前有反廳,中有天井,後有用石板砌成的水塘,面積約12平方米。房的東面為花園,今不存。兩棟均為磚木結構,牆裙為3層石板,屋內裝飾簡樸而不奢華。既設大門,又設總門。總門共3個,均為卷形,磚石結構,其石匾上攜刻“遜志齋”三個大字。村里人稱此建築為官廳,何人所建不詳。從建築結構和取名“遜志齋”來看,應是官員致仕後所建的書房,整體建築保存較好。

是亦軒

坐落在村中,為並列兩棟式樣基本相同的連體建築,面積約380平方米。坐南向北,磚木結構,裙牆為3層石板。民國7年(1918年),留學日本的傅文震歸國後在東崗創辦私立陽崗國小校,延師課族中子弟。校址就設於此。東邊為正房,西邊為學堂。正房大門向南,學堂大門向西。正房上下兩堂,中有天井。上堂兩層,結構複雜,工藝精良,屋內梁托、窗檁、斜撐等都有雕飾,特別是兩邊斜撐雕刻的兩條龍極為精製。大門為牌樓式,磚石結構,門楣上方石匾上攜刻“是亦軒”三字。學堂前為教室,後為穀倉,整體保存較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