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峰寺

東峰寺

福建省柘榮縣赤嶺東峰寺,是依山而立亦依山而名的,寺廟後面的山叫“東獅山”。東峰寺系慧義法師始建於東晉義熙十四年(四一八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 一九八三年悟榮法師主持重修。法脈系曹洞宗。現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法堂、禪堂等建築,珍藏《大藏經》一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峰寺
  • 重修時間: 一九八三年
  • 所在地區:福建省寧德
  • 歷史: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福建省寧德柘榮東峰寺,福建龍巖上杭東峰寺,

福建省寧德柘榮東峰寺

柘榮東峰寺位於城郊鄉赤嶺後洋村北側,距縣城3公里。背後雄峻巍峨的東獅山,又層巒疊嶂出的一重青山,狀如釋迦牟尼佛的頂髻。這是東峰寺最耀眼的絕色背景!東峰寺地處西南麓谷地,坐東朝西,兩隻臂膀從主峰山脈緩緩向前延伸,環抱著整座寺院。高處遠眺,滿目青山綠樹,時有雲霧繚繞。寺前一條小溪,但直面前方視野之內是阡陌交錯的一疇平壤。
根據《柘榮縣誌》記載,本寺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年),由曹氏先祖贈送土地創建,擁有大片的山林茶園。原寺建於坐東向西,磚木結構,五間二進。左右兩廊,殿宇寬敞,佛像鎦金。
解放前,有惠丹法師(1883年---1950年)在此住持,享年68歲。往生後屍體存放在磁缸裡面。1992年建海會塔時,悟榮師父將之遷移靈骨往靈塔安放。缸蓋打開時,但見惠丹法師坐在那裡,依然穿著海青,外罩七衣,頭戴兜帽,胸前掛著木製佛珠,雙手交疊捧著胸前,雙眼微閉,相貌莊嚴,栩栩如生。40多年過去肉身依舊,讓人遠近僧眾驚嘆不已。最終,因為無知,遺體還是被火化掉了,甚是遺憾!!!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段時間,東峰寺曾改作茶場。文革期間被大隊用去做養豬場了。滄海桑田,遠古的伽藍不見舊貌!1981年悟榮法師住持道場,在原寺地基的南隅新建殿堂。舊院的大門,就是利用古寺遺留下來的石板重新組裝,保存了古寺的風貌。1985年被批准為開放寺院,同年柘榮縣第一屆佛教協會在此成立。
2008年悟榮法師退居後,現由惟明法師住持道場,是純淨的女眾道場。2013年在僧俗二眾的努力下,建成了一棟中西結合三層框架的綜合樓。取名為“正見樓”。這座多功能的建築既是滿足僧尼食宿和聽經聞法等的需求,也是舉辦各種活動的場所。
2014年,一條高速公路橫貫寺院前方,又重新樹立院牆,把寺院和村落隔絕開來。原有直滑向村莊的中心道路,現今改為新開發人工湖旁的曲徑通往寺院。
環視四周,東峰寺猶如與世隔絕的淨土,遠去塵俗的煩擾。四合院式的舊樓,朱紅色的柱子,斑駁的樹影,剝落的土牆灰瓦,青灰色的殿脊,門楣上被風雨剝蝕的邊緣有殘缺的“東峰寺”三個大字,告訴了我們它的滄桑。現今,擬建兩層仿唐式的全木製結構的大雄寶殿。一層為念佛堂,二層為大雄寶殿。每層大約600平方米,計畫三年時間建成。

福建龍巖上杭東峰寺

上杭縣官莊東峰寺,位於上杭縣官莊鄉樹人村風景秀麗的東峰山上,又名“仙人岩”,系佛教道場。東峰寺,前身為樹人村西峰寺,文革時期因動亂西峰寺被毀,60年代初眾信徒建庵於東峰山仙人岩上,東峰寺名稱由此而來,並於1994年重建。東峰寺景色怡人,香火興旺,中有仙人岩、形狀如“雄獅上山”之怪石、登天梯等景,成為大家登高遊玩的好地方。
東峰寺“仙人岩”傳說:傳說有一位老人,七天七夜未吃飯,不知不覺來到現東峰寺的一處石床上,吃了些地瓜乾、野菜等,後在該地得道成仙,該地因此得名“仙人岩”。
遷建以來,首代住持為釋普向住持,1997年6月釋普向住持圓寂後由石光有(俗名石連子)代理,2001年則由釋普競(俗名李書田)住持至今。
東峰寺分為華藏寶殿、天王殿、純陽殿、土地堂、第三殿,另設有客堂。寺內供奉有佛教三寶、觀音、彌勒佛、四大天王、定光古佛、純陽祖師、地藏王、財神等眾多菩薩神靈。每逢假日及佛教活動日,香客雲集,遊人攢動。
整座寺廟建於陡峭的岩壁之上,地勢陡峭,建築極富特色,寺內晨鐘暮鼓,香火興盛,環山路盤旋而上,周圍樹木蔥鬱,環境清幽寂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