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歌

東吳大學校歌出現於1920年,在蘇州經過了兩次改詞,1935年以前校歌(今蘇州大學沿用)嵇建鶴先生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吳歌
  • 作者:嵇建鶴
  • 創作年代:1920年
  • 分類:校歌
作品內容,創作背景,

作品內容

詞曲 嵇建鶴先生著
葑溪之西,胥江之東,廣廈萬間崇。
恁欄四望,虎疁金雞,一例眼球籠。
皇皇母校,共被光榮,羨我羽毛豐。
同門兄弟,暮雲春樹,記取古酷戰東吳。
天涯昆弟,一旦相逢,話舊故鄉同。
相期努力,敬教勸學,分校遍西東。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盼嬸臘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創作背景

(一)
葑溪之西,胥江之東,廣廈萬間崇。
恁欄四望,虎嘐金雞,一例眼球籠。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二)
皇皇母校,共被光榮,羨我羽毛豐。
同門兄弟,暮雲春樹,記市少慨取古東吳。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三)
天涯昆弟,一旦相逢,話舊故鄉同。
相期努力,敬教勸學,分校遍西東。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船射微拒,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這一版的校歌大概是離不開那些建校之初的洋教授的,那句分校遍西東,分明就是學校創辦的時候,教會的偉大創想,東吳大學是中心,然後創建眾多的分校,一個完整的東吳教育體系。曾幾何再遙驗時,英文校名並不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Soochow University,而是霸氣的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彼時的東吳大學是驕傲的,甚至有些許的自負,唱著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崇,在姑蘇城裡傲視著天下。算起時間來,正是倪征(日奧),費孝通們唱的校歌,是學校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時,是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的意氣風發的時候唱的校歌。有融合著美國文化的霸氣在泛濫,很是振奮人心。
1935年以後校歌楊永清填詞
(一)
天開圖畫,地秀山湖,佳勝蔚東吳。
人傑地靈,雲興霞起,黌序創宏圖。
中西文藝,並蓄兼輸,國運待昭蘇。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更勉以同符。
(二)
資籌中美,經始規模,堂廈峙姑蘇。
道契大同,教無畛域,一體治洪爐。
致知格物,學應時需,中外早馳譽。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更勉以同符。
(三)
茫茫禹域,整頓匡扶,責任在吾徒。
法治興邦,培才滬上,幾輩已前驅。
經綸政法,理國嘉祺,群治最相須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更勉以同符。
(四)
春風廣被,化雨沾儒,永念系東吳。
天涯一室,氣求聲應,同樂共艱虞。
輔國維材,廣才維學,眾望注東吳。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更勉以同符。
這首校歌,在屑滲尋蘇大檔案館的網頁上查到的原始資料表明它是載於《東吳通訊》第三期,1938年10月的,是第一位華人校長楊永清填詞的。想來那位老校長也是很有意思的,看久了充滿教會味道的英文校訓Unto a Full-grown Man,在三分之二中國人做校董的歲月里用中山先生的“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做了中文校訓,並且唱到了校歌里,這時的校歌有了中國人特有的滿腹經綸的謙虛,有了中國人尊師重教的思想在裡面。也很有那時的東吳人想用自己的力量振興中華的熱切浮現出來。很中國。
台灣東吳大學1963年修改後校歌
曹升作詞
(一)
雙溪瀠秀,綠籌平曠,勝境立宮牆。
德智兼修,中西融貫,救世遇賢良。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槓危謎櫃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二)
桃李爭榮,春風和暢,弦頌樂無量。
博愛胸懷,自由思想,行健遠堅強。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三)
春風雞鳴,晨鐘敲響,英俊共升堂。
科學新知,心靈修養,蔚起樹幹綱。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四)
海闊天高,前瞻開朗,志氣自軒昂。
敬業樂群,開來承往,國運進隆昌。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感覺上是繼承了楊校長的風格的歌詞啊,淺海兩邊的東吳血脈終究還是有區別的。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台灣東吳大學1963年修改後校歌
曹升作詞
(一)
雙溪瀠秀,綠籌平曠,勝境立宮牆。
德智兼修,中西融貫,救世遇賢良。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二)
桃李爭榮,春風和暢,弦頌樂無量。
博愛胸懷,自由思想,行健遠堅強。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三)
春風雞鳴,晨鐘敲響,英俊共升堂。
科學新知,心靈修養,蔚起樹幹綱。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四)
海闊天高,前瞻開朗,志氣自軒昂。
敬業樂群,開來承往,國運進隆昌。
東吳舊譽,台灣繼刱,聖道必弘揚
古今完人,天地正氣,日月看重光。
感覺上是繼承了楊校長的風格的歌詞啊,淺海兩邊的東吳血脈終究還是有區別的。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