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交民巷保護街區

東交民巷保護街區

位於天安門東南側。1990年被定為歷史文化保護街區。保護街區範圍東接崇文門,南臨前門東大街,西至天安門廣場東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交民巷保護街區
  • 總占地面積:62.84萬平方米
  • 形成於:元初
  • 位於:元大都城南城外
近代使館建築保護街區。北面東長安街。總占地面積62.84萬平方米。東交民巷形成於元初。位於元大都城南城外,為出售南來糧米處。因北方人習稱南方的糯米為江米而得名“江米巷”。明永樂十七年(1419)拓北京南城,將此巷劃入內城;正陽門內的棋盤街把江米巷分為東、西兩段,遂稱“東江米巷”。明、清兩代,此處為朝廷“五府六部”所在地,衙署、府第及祠廟較多,設有吏、戶、禮、兵、工各部,宗人府、鴻臚寺、欽天監和太醫院等,多建於明初。明代以後,東交民巷成為朝廷對外交往和與邊疆民族聯絡的活動中心。清鹹豐十年(1860)年起,英、法等國在區域內相繼建立使館,存有使館舊址。光緒二十六年(1900)後,東江米巷改名為使館街,其在中國繪製的地圖中正式更名為東交民巷,成為由各個使館自行管理的使館區,清政府在這條街上的衙署,僅保留了吏、戶、禮三部和宗人府。隨後在此出現了外資銀行、法國郵局、醫院等設施,並出現大量西式建築。1937年後使館區移交給國民政府。1949年後此處仍被作為使館區,與中國建交的民主德國、匈牙利等國的使館沿用了舊有建築。1959年各國使館遷走。保護街區內有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等文物保護單位;有古樹名木(掛牌保護)88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