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志

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志

《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志》是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志
  • 作者: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局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年10月
  • ISBN:7-80633-191-3
  • 編纂人員:陳光不、徐守成、魯廣西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江乾區教育事業的歷史與現狀。包括各級各類教育、教研、科研、教育經費、校舍設施建設等。

作品目錄

封面
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志
圖片
《明代西湖圖》上天真書院和萬松書院的位置
敷文書院舊址上光緒十八年的石刻
清敷文書院圖
敷文書院圖(<浙江通志>卷一)
清紫陽書院圖
紫陽山上紫陽書院石刻
民國時期太廟巷國小校門
民國時期吳山聾啞學校校門
民國時期服務證書、聘書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清瓊為茅以升實驗學校題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題詞
全國政協副主席朱光亞題詞
中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為茅以升實驗學校題寫校名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題詞
高士其為鳳凰山國小“高士其中隊”題詞
1981年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參加鳳凰山國小主題隊會後與師生合影
省委書記王芳和省有關領導看望彭埠中心國小師生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為筧橋中心國小題寫校名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行貫視察筧橋中心國小
市委書記李金明給“西子十佳好少年”采荷二小毛培民發獎
萬松嶺上於子三烈士墓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題寫墓碑
浙農大華家池畔於子三銅像
馬寅初先生題詞(1957)
聶榮臻元帥題詞
撫寧巷國小校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蔣築英
中科院副院長路甬祥題詞
原江濱國小校校友吳小旋是我國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第一位女運動員
七堡國小校友丁振麟曾任浙江農業大學校長
撫寧巷國小合唱團獲全國首屆童聲合唱賽“蒙華杯”
榮獲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貢獻獎的筧橋中學校友張征宇在授獎大會上講話
四季青中學評為省先進學校
“雙基”驗收合格,省政府授予區政府的銅牌
彭埠中心國小
朝陽中學
采荷第二國小
江乾區職業高級中學 筧橋中學
采荷第二幼稚園
丁橋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景芳大地實驗幼稚園
歷屆區教育局(文教局、教委)主要負責人與現教育局黨政領導合影
曾獲全國、省榮譽稱號的教師代表合影
江乾區學校分布圖
《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志》編纂機構和工作人員
凡例
目錄
綜述
大事記
上編 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 (1028-1949)
第一章國學州學書院
第一節國學
第二節州學
第三節書院
第二章社學義學私塾
第一節社學
第二節義學
第三節私塾
第三章普通教育和聾啞教育
第一節幼兒教育
第二節晚清時期初等教育
第三節民國時期初等教育
第四節日偽時期初等教育
第五節中等普通教育
第六節聾啞教育
第四章各類專業教育和高等教育
第一節職業教育
第二節中等師範教育
第三節軍警教育
第四節高等教育
第五節師生愛國民主運動
第五章社會教育
第一節晚清時期社會教育
第二節民國時期社會教育
第六章教育行政和人物
第一節教育行政
第二節人物
下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 (1949—1996)
第一章幼兒教育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管理
第三節學制課程
第四節保育教育
第二章初等教育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管理
第三節學制課程
第四節貫徹教育方針
第五節思想品德教育
第六節各學科教學
第七節體育衛生
第八節課外活動
第九節國小名錄
第三章中等普通教育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第三節管理
第四節學制課程
第五節思想品德教育
第六節各學科教學
第七節體育衛生
第四章特殊教育
第一節聾啞教育
第二節弱智教育
第五章職業教育
第一節技術補習學校
第二節農業中學
第三節職業中學
第六章成人教育
第一節掃盲
第二節職工文化技術教育
第三節農民文化技術教育
第四節幹部教育
第五節管理機構
第七章教師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管理
第三節待遇
第四節社會地位
第五節人物
第六節進修培訓
第八章教研科研
第一節教學研究
第二節教育科學研究
第九章經費校舍設施校企
第一節經費來源
第二節經費管理和使用
第三節校舍
第四節教學設施
第五節校辦企業
第十章教育行政機構政黨和民眾團體
第一節教育行政機構
第二節中國共產黨組織
第三節民主黨派
第四節工會組織
第五節共產主義青年團和少年先鋒隊
第十一章各類學校一覽
第一節幼稚園
第二節國小
第三節中學
第四節成人學校
第五節區境內高校中專技工學校
續編1997年至1999年三年教育概述
大事記
三年教育概述
編後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