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根腐病

杜鵑根腐病

杜鵑根腐病由半知菌類鐮孢霉引起,病率雖不高,但杜鵑感染後死亡率極高。在杜鵑的栽培管理中必須重視對根腐病的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鵑根腐病
  • 群體:杜鵑
  • 病因:半知菌類鐮孢霉
  • 症狀:腐爛脫皮,黑褐色,灰白色
症狀:,水肥管理:,防治:,

症狀:

根腐病多發生在杜鵑的根莖部位,因為,根莖部位因陽光照射不足往往會很潮濕,半知菌類鐮孢霉活動頻繁。半知菌類鐮孢霉一旦侵入杜鵑皮層,不久即會引起其腐爛:根部出現水漬狀褐斑,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幹,使整個皮層壞死,造成養分及水分輸導阻斷,植株頂端嫩葉逐漸乾枯,並自上而下植株萎蔫失水,導致死亡。

水肥管理:

要改善場地的通風條件,增加光照。在植株生長過程中合理澆水,切忌濕度過大。適時增施鉀肥,同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現蕾後注意定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防治:

防治杜鵑根腐病,可採取以下措施:半知菌類鐮孢霉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數年內遇合適寄主仍有浸染力。凡濕度大、溫度高的鹼性土壤,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蔓延,故當杜鵑確定患根腐病後,應及時對死株及盆土進行處理。對鄰近的植株可先用0.1%高錳酸鉀浸泡或淋洗全株,然後用淨水沖洗後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進行噴灑。應注意改善場地的通風條件,增加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每年5月份用200倍液甲基托布津塗抹於主幹進行防治,每7-10天塗抹1次,連續塗抹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