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橋木版年畫

杜橋木版年畫

杜橋木版年畫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源於清光緒八年,杜橋中街順興齋就有印製木版年畫,繪稿刻版、套色印刷。木版年畫按照勞動人民的思想要求、風俗信仰、審美觀點、生活需要逐步發展完善,形成了自己古樸雅拙、簡明鮮艷的風格。它植根於民間,裝飾於節日,長期以來起著豐富勞動人民精神生活,反映美好願望,美化節日環境的作用。

杜橋年畫鄉土氣息濃郁,民間情趣強烈,具有特獨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古老的民族藝術風格,它雖然遠遠不及開封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山東三濰坊、蘇州桃花塢的年畫聲名遠播,但也算是台州地區特色藝術中的一塊瑰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橋木版年畫
  • 性質:古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
  • 時間:清光緒八年
  • 地點:杜橋中街順興齋
  • 特點:鄉土氣息濃郁,民間情趣強烈
溯源,特色,工藝,傳承,

溯源

年畫在民間是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長的歲月里,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衍生形成的一種傳統社會特殊的象徵性裝飾藝術。杜橋木版年畫,源於清,光緒八年,杜橋中街順興齋就有印製木版年畫,繪稿刻版、套色印刷,一份份喜慶吉祥的年畫在年關行銷台州各地;盛於民國時期,鎮內狹街黃岩王伯臣經營的大酉豐、中街黃岩王青松經營的桂林齋兩家開設的年畫作坊,因雕刻圖案精美、印刷色彩艷麗,博得來自溫嶺、黃岩、樂清、三門等地的畫商小販,年關來臨前來訂購年畫紛至沓來,推銷到台州各縣。是這兩家的畫店,支撐著杜橋年畫興旺景象。 解放後杜橋的大酉豐、桂林齋兩家畫坊停止年畫印製銷售。1954年,潘國興家庭年畫作坊開張營業。
杜橋木版年畫
1954年,他掏錢購買了杜橋桂林齋畫訪的許多刻版,心血來潮地照著樣版臨摹刻制。由於虛心好學,不出二個月,潘國興刻版脫穎而出,24塊墨線版和印色版逐步刻制完備。隨後,印刷技術也掌握得得心應手。有了新穎刻版和精良的印刷功夫,一張張絢麗的年畫從他手中躍然而出,上市成為搶手貨。在年畫創作興旺的80年代,潘國興每年灶神年畫印製二三十萬張還供不應求,鬥神、日曆年畫每年印量三千多對還不能滿足市場購買力。 1956年,柴爿行章像初和項道涵合夥、前王村的金申安和吳呂考合夥分別向桂林齋老畫坊買來舊刻版印製,自立開辦畫坊。此外,還有八年村的項柳春、杜橋樓下村的鄭永梅等人陸續開辦起家庭畫坊。至此,全杜橋鎮年畫手工作坊發展到7家。
1958年間,是杜橋年畫發展鼎盛時期,其品種多、銷量大。章安、洪家、蔡橋、下洋陳、連盤、道感堂等地畫販雲集在杜橋搞批發,銷往台州外更遠的地方。60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要破“四舊”,年畫作坊全部關閉,印畫的版子不是燒了,就是砸了,全部毀掉。
80年代,野火燒不盡,大膽的潘國興重操舊業,開辦新畫坊獨樹一幟。這時期他創作年畫以豐富題材、儒雅的畫面和清秀的色彩所顯示的魅力,受到農村廣大百姓的歡迎。有親臨市場趕集的,有批發給採購年畫商人推銷的,杜橋年畫遠銷至寧波、溫州、象山、三門、溫嶺、石浦、南田等地,銷售活躍,名揚全省各地。
到了90年代初,傳統年畫隨著傳統習俗的改變和社會現代變革,出現了瀕危局面,傳統手工業製作的木版年畫被現代印刷業的機器膠印所代替,潘國興家庭畫坊也就停止了木版年畫製作。90年代後期,八年村的項先富、項昌夫等家庭年畫作坊,僅印製少量謝年神馬硬支撐著杜橋年畫的市面;此時,他們也將帶著昔日衣耕社會田園牧歌的一抹餘輝,艱難地走著杜橋木版年畫的最後一步。

特色

杜橋年畫一般篇幅不大,但構圖飽滿,線條粗獷,概括力強,造型誇張變形,色彩對比鮮明,洋溢著濃郁的民間風味。年畫,因它發售對象大都是農村廣大勞動民眾,所以年畫取材於世俗社會生活,表現內容豐富多彩。從題材上分有歷史故事類、神話傳說類、世俗生活類、花鳥蟲魚類、吉祥喜慶類。其中喜慶吉祥是杜橋年畫的主題,如喜祥如意、豐年吉慶、富貴榮華、金玉滿堂、年年有餘,向親人的祝福、好友的問候,構成了農民民眾新春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特點;按用途可分為鬥神畫、灶神畫、財神畫、謝年神馬畫、月大月小日曆畫。鬥神是杜橋年畫中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杜橋張貼鬥神亦有講究,宅院大門上張貼鬥神取材都是武士鬥神,一般選貼秦瓊、尉遲敬德及斬鬼之神鐘馗等武將;而屋子裡的門上貼的是文相鬥神,如賢相魏徵、徐懋功等。年畫中的秦瓊、敬德鬥神,從體態到神情,刻劃得給人一種既慈祥善良、又殺氣騰騰,頗具有鎮妖除邪之神威的感覺。
台州北岸的杜橋一帶,年畫是年的象徵。“有錢無錢,買畫過年”,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每當春節來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把屋裡、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在門上、窗旁和灶前貼上煥然一新的年畫,既用來營造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又藉以祈求上天賜給幸福、消除災禍與不幸。杜橋刻制張貼的年畫從民國時期的神祇信仰、驅邪祈福逐漸發展為增添喜慶氣氛、裝點家居環境的節日風俗,表達了廣大勞動人民傳統樸素的思想情感和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工藝

木版年畫,大都以梨木或桕子木刻版,以紅、紫、綠、黃等顏色套印,這些都是通過“拓稿畫樣、雕刻木版、上案印刷、烘貨點胭”的四道工序來完成。畫稿創作,在形式的選擇、內容的確定、畫幅尺寸的布局經過細緻考慮後,然後完成畫樣。雕刻畫版是關鍵的環節,先刻線板,再刻色版,每幅年畫的墨線版和套色版準備齊全後,紙覆蓋在塗勻顏色的畫版上,用棕櫚刷子刷印。印刷色彩,先印墨線,次印黃色,再印藍、紅、紫、橙,再後套印金粉。也有的只用墨線版印出輪廓,不用色版套印,全憑手繪。用紙主要是毛邊紙、白連紙。謝年神馬畫一般用土黃草紙,上單色墨,紙蓋在墨線版上用棕櫚刷子刷印。灶君神畫不套彩色,用白連紙印刷,人物臉部留白。
杜橋木版年畫
套墨、鋪紙、刷印、程式井然,動作熟稔,印刷出來的墨線年畫輪廓一張比一張鮮明。我看他做得輕巧,就說:“潘師傅,讓我試試好嗎?”他很高興,忙把我推到操作台上,說:“大膽試吧,我看你有悟性,一學準會。”在他的指導下,我細心地連續印刷了幾張,雖然暗淡不一、深淺不均,但白紙上已躍上了人物形象,我像小孩子一樣的快樂,連連說:“好玩,好玩。”

傳承

明天的杜橋木版年畫,景況如何?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杜橋年畫實在太古老了,古老得讓現代人不屑一顧。隨著時代的變遷,印刷年畫的技術也不一樣了,你看那膠印畫兒,用機器代替手工,把世代相傳的老手藝給頂了。老手藝刻制出來的木版畫兒,雖然比較古樸,但大多數人覺得它沒有用現代機器膠印的畫兒好看。杜橋年畫這枚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無可奈何地冷落、蕭條了,瀕臨滅絕的危機。所以說,杜橋年畫,只有輝煌一陣子的昨天,很難展望有美好的明天。當然,星星之火還是有的,八年村的三四家年畫作坊,在年關時還在默默無聞地印製著謝年神馬出售,只是引不起社會的重視、保護和搶救。世間萬事萬物,包括所有的藝術門類,自有它的發展、興盛、消亡的過程,規律不可違。杜橋年畫出路如何,順其自然吧。杜橋年畫的老藝人默默祝福杜橋年畫有繼承、有發展、有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